姚丹妮+邢志鹏
[摘要]正值国内学术界提倡为中国类型片正名之际,赵薇担当导演的首部电影作品《致青春》成功与观众见面。从电影类型的角度看,《致青春》属于青春片范畴。赵薇以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作品,向观众提供了一种只属于青春的情绪。对于影片本身,无论从作品角度还是社会话语角度,都出现了许多颇具争论的观点。与之相关的也许是导演本人、作品或者是社会环境……本文将从三方面分析研究作品的“青春”现象。
[关键词]《致青春》;圆滑世故;青春;批评
2013年4月26日,《致青春》成功上映。据统计,影片首映日的实际票房累计4 650万,打破了《泰囧》保持的3 500万华语(2D)首映日票房纪录。对于《致青春》取得的票房成绩出现了很多种说法,其中至少包括人们对辛夷坞小说作品的关注程度、导演赵薇的知名度、电影宣传的轰动效应以及正值“五一”假期对于票房的保障,等等。借此,据专业人士分析,赵薇将凭借《致青春》成为第五位导演影片累计票房过亿的华语影坛女导演。
一、导演、演员:青春“梅开二度”
在近期的《影视大讲堂》以及其他影视专业期刊杂志上频频看到有学者提出关于为中国电影类型化正名的观点。《电影批评》一书中对于类型电影的阐述是:“类型电影产生于一定文化环境中电影在创作数量上的积累和内容形式上的模仿。是不同中见出的同。是变动不居中的稳定性。”[1]按照类型片的划分,《致青春》应该属于青春片类型,但在中国的影视大环境下,类型片发展尚不成熟,单就青春片而言也远不及台湾、日本、韩国那样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电影类型。赵薇选择《致青春》作为她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无疑显示了其远见和胆识。同时也是赵薇首次以导演身份参与电影创作的成功尝试。
有评论人士称从赵薇的年龄上看,已有些偏离了青春的年纪,她只不过是借着青春的名义导演了一场青春秀,可喜的是这场青春秀导演得非常精彩,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的确,赵薇本人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事业上都可谓在青春的边缘。观众最先熟知赵薇是通过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形象,“小燕子”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年少轻狂与放荡不羁,这种形象能够在赵薇导演的电影作品中有多大程度的体现?这样的青春片处理角度是否会更加冷酷与现实?成为观众最大的心理预期,同时也为日后影片的成功上映积攒了人气。赵薇从2007年开始攻读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到其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期间,一直活跃在影、戏、歌三界之中,成为人们非常喜爱和知名的艺人。可以说无论是赵薇本人还是代表其青春形象的“小燕子”,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都是观众喜欢并关注的焦点。另外,《致青春》在演员阵容上也是大打“青春牌”,并选择了两位当红小生韩庚、赵又廷参演。而这两位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帅气小生也正好成为“青春”的代言人。仅在中国,就有数以万计的少男少女们封他们做偶像,并成功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眼球。随着两位知名男星的加盟,《致青春》的“粉丝”数量也与日俱增,大量的“粉丝”为影片的票房成绩注入了关键一码。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明星背后的粉丝团也都是青春激昂的人群,大家一起观赏了这场充满着幸福与伤感的青春秀。
二、急切、贪心:青春“暴露无遗”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慧瑜表示,与时代同步的是电影的叙述方式而非电影类型本身,就好比《毕业生》《美国派》虽都是青春片,但讲述的内容与方式却并不相同。[3]无论对于青春本身还是青春片而言、无论青春的演绎是精彩或颓废,最终都要以挥手告别而收尾。就像导演赵薇通过《致青春》向观众传递的痛并快乐着的青春最终也都将以青春的结束而告终。
经常听到长者对于青年人做出急功近利、贪图名利的评价。如果说贪心与急切是青春的代名词,这就不难解释赵薇导演的首部作品《致青春》在影片结构上存在的断裂感的原因了。《致青春》以群像式的设定,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特定时代的青春面貌,为观众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体验。
编剧李樯在谈及片中人物角色塑造时表示,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4]这样的角色塑造方式使得每一个青春的面孔激情而富有鲜明特色的同时,也造成了剧中角色性格过于脸谱化的硬伤,剧中很多人物都可以用“富二代”“拜金女”“假小子”等一系概括性的词语来描述其个性特点。李樯给观众的解释是,想通过一种极端化、概念化的方式来表现青春的灿烂以及青春已逝的感伤。但笔者个人认为影片这样的人物塑造处理方式更像是青春本身或影片结构那样,是一种介于狗血与残酷、青春与世故甚至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含混感觉。好在生活的魅力就在于丰富多彩,既然现实如此,电影也不必避讳。
三、圆滑、世故:青春“转瞬即逝”
与九把刀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样,《致青春》作为一部青青片或青春爱情片,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只属于青春的情绪,而故事本身则更多的是为情绪提供出口。影片的前半部分灌入了大量90年代的生活细节:《新白娘子传奇》、红白机、啤酒的易拉罐图案……导演通过这样的手段达到了营造特有时代青春情绪和氛围的目的,这无论是对于正值当年的“60后”、大学时期的“70后”还是就读于小学、初中的“80后”而言,都是一种再熟悉不过的时代文化符号。这种颇具时代意味的处理方式成功地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实际距离,从吸引观众的角度讲,《致青春》的这种处理方式是颇具效果的。
从1997年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到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无论是《十八岁的天空》《十七岁不哭》还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我国电影、电视荧屏上不乏青春题材的作品,而且大多也被电影、电视观众所接受。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张国涛认为,讲述青春势必要涉猎“选择”的话题,而这种只属于青春的“选择”其根本特征是“猝不及防”[5]。的确,《致青春》为不同的观众群体留足了感悟“情绪”与甄别“选择”的空间,虽然这种空间的提供或许不是均等的,但青春又岂能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
《致青春》自上映之日起就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关于影片的评价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评论人士认为,从《致青春》的呈现效果上可以看出赵薇作为一名女性导演特有的敏锐和精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影片“计算”的意味明显,因为过度专业而显得颇有心机。这种具有争辩式的评论倒是为分析影片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角度。观众在电影院观看影片时所体会到的突转骤变的音效、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是导演运用专业知识“量化”地在调动观众情绪和刺激观众感受,但得到的直接效果可能却是嚼爆米花的声音停息之后的破口大骂,这对于专业而言是颇具讽刺意味的,同时也为这样一部以青春标榜的影片加了一些不属于青春的圆滑与世俗。
通过《致青春》的题材选择和故事讲述方式也可以看到影片制作团队的精明举措。从《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到《中国合伙人》,国产影片可谓迎来了低成本高收益的创作高峰期。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国产爱情片,如《爱出色》《影子爱人》等拍摄华而不实的场景,让观众感觉不那么真实。相比之下,最近取得较好票房成绩的影片,在题材上多偏向青春、爱情,在故事讲述策略上多降低了身段,更接地气。《失恋33天》讲述的“男闺蜜”话题、《101次求婚》讲述的男屌丝成功追求白富美的经历,与《致青春》有关的“青春话题”,都将很容易产生巨大的社会话题效应,这一点在《致青春》的前期宣传上,制作团队就早有准备并付诸行动。2013年5月2日版的《北京日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接连创票房奇迹——国产爱情片集体迎来春天”[6]的文章,按照文章的说法,《致青春》将以其超乎青春的精明赶上国产爱情片发展的快速列车。
看过小说原作的杨莹对于影片与小说的呈现结构分别做出过概括,认为影片与小说原作在结构表现上刚好相反,小说注重后半部分的描写,而影片的前半部分相对精彩,后半部分则没有力度。影片在叙事上的断裂感,具体表现在前后两部分对于校园与社会生活的处理基调上。《致青春》前半部分以柔和的笔触描写了美好快乐的校园生活,所有与青春有关的情感体验均在此发生发展。影片的后半段则将现实的苍凉与无奈处理得理性而冷峻。笔者认为,《致青春》的整体基调和结构确实存在断裂感,也有所谓“虎头蛇尾”的感觉。如果非要给这种现象找一个理由,那或许只能说:青春转瞬即逝,无需过多涉猎青春逝去后各种各样的现实处境,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感受只有青春能给予我们的怀念情绪。
值得缅怀的或许不只有青春,或者说不只是人类的青春。黑白默片《艺术家》一举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大奖的事件,同样值得我们缅怀——那是电影的青春,胶片拍摄的时代。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将全面取代胶片拍摄而成为电影的拍摄主流。[7]
我们应当承认技术的发展给予电影带来的诸多裨益,但是这样的行业发展趋势同样不得不让人感到唏嘘。《艺术家》以133∶1的胶片尺寸拍摄、没有“变焦镜头”、22帧率拍摄的黑白默片等手法,再现了电影的“青春”面貌,征服了奥斯卡的评委。在技术领跑的时代中,胶片电影已脱离了电影创作的主流领域而成为一种偶尔为之的创作行为,《艺术家》的成功作为一次美好的尝试,让观众重温了原本独一无二的黑白默片。我们不需也无法阻止技术的发展(那也许会是社会发展的倒退),何况对于那些曾经的再现和重温需要借助技术的发展,去追忆那些逝去的或即将逝去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电影批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16.
[2] 里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残酷物语[N].文学报,2013-05-16(024).
[3] 李博.青春风暴,让中国电影更多元[N].中国艺术报,2013-05-22(004).
[4] 清兵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如此年轻,如此……[O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947221.
[5] 赵亮.致青春 消费的是情感,而非电影[N].工人日报,2013-05-13(005).
[6] 周南焱.国产爱情片集体迎来春天[N].北京日报,2013-05-02(011).
[7] 电影胶片技术的终点:2015胶片时代走向终结[OL].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ulture/gd/201201/30/t20120130_23027091.shtml.
[作者简介] 姚丹妮(1989—),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邢志鹏(1988—),男,山东烟台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