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

2014-06-15 07:25袁博成金春玉杨绍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量表社交家庭

袁博成 金春玉 杨绍清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6~16岁儿童。据父母外出情况,留守儿童可以分为2种类型: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1]。父母担当儿童时期爱护、教育和支持等重要角色。父母与子女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儿童心理发展需要,对其心理发展有重大意义[2]。该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状况的差异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唐山、石家庄等市共6所农村小学选取小学3~6年级134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向参与测查班级的班主任说明测查的目的和程序,经过统一的培训,再将学生集中在教室里,由班主任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学生现场独立完成,当场收回。

1.2.1 研究工具 ①儿童孤独量表:采用国内学者修订的Asher等人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24个项目,内部一致性较好,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均可接受。周宗奎,范翠英通过预测得到的 Cronbach a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72[3];②儿童社交焦虑量表:La Greca编制的一种儿童社交焦虑症状的筛查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焦虑性障碍,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科研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工具。该量表由两个因子组成,即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其信度与效度好,是一种有效的筛选工具,可为临床儿童社交焦虑性障碍的诊断提供帮助[4-5]并于2006年由李飞等[6]建立了中国城市常模,经信、效度检验达到了测量学要求。

1.3 统计处理 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儿童孤独感及社交焦虑状况 按父母不同外出打工情况,将留守儿童分为3组,这3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见表1。

表1不同类型儿童孤独感及社交焦虑情况()

表1不同类型儿童孤独感及社交焦虑情况()

留守儿童000社交焦虑总分 7.49 ±5.488 8.35 ±6.450 9.85 ±3.283 8.66 ±4.419 6.145 0.000量表总分 非留守儿童(n=903) 父亲外出(n=257) 母亲外出(n=41) 父母均外出(n=142) F P孤独总分 36.09 ±12.811 38.66 ±14.182 43.15 ±8.469 40.66 ±10.000 12.800 0.

由表1可知,不同类型的儿童在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发现,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的得分均显著小于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情况明显;同时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孤独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2.2 不同类型儿童孤独感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对非留守儿童以及3种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以及3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均存在显著相关(P<0.05),所有接受调查的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也存在显著相关(P<0.000),且均为正相关,见表2。

表2 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

3 讨论

孤独感是儿童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儿童处于孤独感的状态下会有许多消极的情绪体验,如失败感、缺乏安全感、不被信任感、甚至是抑郁、焦虑等情绪体验[7],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支持和关注,极易导致自卑、敌对甚至暴力倾向[8],甚至出现严重的人格障碍[9]。而早在1966年由Marks和 Gelder首次描述儿童社交焦虑以来,一直未被重视,直到1980年才作为明确的临床疾病记载在DSM-Ⅲ-R上,所以许多老师,家长,咨询人员甚至儿科医师对此病并不熟悉[10]。社交性焦虑障碍的儿童较易慢性化,且有较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11],所以应引起临床重视。

儿童时期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性格建立、习惯养成及人际交往的关键时期[12]。留守儿童因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幼年时期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有些儿童会将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并在成长的过程中泛化到其他的生活事件中去,产生较多的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加深[13]。本研究提示,所有的留守儿童不论孤独量表还是社交焦虑量表,其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儿童时期的成长,父亲和母亲双方任何一人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必然会给子女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父亲外出母亲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显著低于母亲外出者父亲在身边,而两者在社交焦虑方面则无显著差异,并且两者与父母均外出者相比,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均无差异。这反映出,家庭中的支持温暖主要来源于母亲,尤其是在避免孩子孤独感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由于家庭中父亲大多扮演“立规矩,树底线”的严父角色,因此对子女的支持温暖较母亲低。有研究甚至还指出,有的家庭父亲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支持温暖,而且还可能通过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伤害,其状况反而不如父母均在外打工由祖辈看护的留守儿童[14]。由于农村地区多为三代群居,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除父亲看护外,可能还会由祖辈共同来承担看护任务。由于父亲较少执行看护,而较多扮演惩罚者角色,所以此类家庭孩子孤独得分显著高于母亲在身边的孩子。而父母均外出的家庭,由于祖辈的“隔辈亲”习惯,此类留守儿童孤独感则会降低,因此与母亲看护者没有显著差异。

由于留守儿童处于长期亲情缺失、家庭结构不完整、甚至监护人抚养方式和抚养质量等也发生了改变[15-16]的家庭环境,使得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一系列诸如教育、心理行为等发展不良的问题[17]。家庭功能障碍是导致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与非留守家庭相比,无论何种类型的留守家庭,其家庭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上差异明显,而不同类型间的留守儿童,其社交焦虑则大同小异,无显著差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与3种类型的留守儿童孤独量表得分与社交焦虑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提示,无论何种类型的家庭结构,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家长和老师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孤独感或社交焦虑的表现,不能单纯地看待儿童孤独或社交焦虑,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心理隐患。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抚养者真正能做到关心其心理需要与情感需要,尤其是母亲这一角色更不能缺失,尽量减少母亲长期外出的机会。学校和留守儿童看护人要留意儿童情绪、状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1]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17

[2]Grotevant H D,Cooper C R.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 - 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J].Human Dev,1986,29(2):82-100

[3]La Greca A M,Dandes S K,Wick P,et al.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Reliability and concurrent validity[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1988,17(1):84-91

[4]马弘.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8-249

[5]周宗奎,范翠英.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442-444

[6]李飞,苏林雁,金宇,等.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35-337

[7]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44(1):84-88,51

[8]吴文春,陈洵,温桂生,等.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20-1222

[9]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25-327

[10]Cartwright‐ Hatton S,Hodges L,Porter J.Social anxiety in childhood:The relationship with self and observer rated social skill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3,44(5):737-742

[11]Todd B K.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2001,13(4):37-61

[12]季成叶.儿童青少年卫生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3]Clark D M,Wells A.A cognitive model of social phobia[C]//R.Heimberg,M.Liebowitz,D.A.H ope and F.R.Schneier,Editors.Social 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 and treatment.Guilfo rd Press,New York,1995

[14]赵宗峰,邹韶红,董红斌,等.儿童期受虐与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7):1379-1381

[15]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心理学报,2009,54(12):1165-1174

[16]方晓义,徐洁,孙莉,等.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4(7):544-553

[17]肖倩,洪黛玲.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27-529

猜你喜欢
量表社交家庭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社交距离
家庭“煮”夫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