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普,薛丹,童亚男,李敏,傅杰英
针灸改善体质状态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临床观察
张新普1,薛丹2,童亚男3,李敏4,傅杰英3
(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州 510510;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 510180;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 510240)
观察针灸改善体质状态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取温针灸足三里、涌泉加痤疮局部挑刺治疗,对照组针刺足三里、涌泉加痤疮局部挑刺治疗,每星期3次,治疗12星期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0.05);治疗组患者痤疮皮损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明显(<0.05)。结果表明针灸对患者阴虚体质状态和痤疮皮损的改善情况具有明显的优势,也证明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痤疮;温针疗法;针刺;阴虚内热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常常反复发作而迁延不愈,影响美容,损害身心健康,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对其防治日益受到关注。中医治疗痤疮强调整体治疗,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近年来,临床发现痤疮与体质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平和、气虚、阳虚、阴虚、湿热[2]、痰湿、气郁和瘀血等体质均有发生痤疮的实际情况,表现出非常复杂的病机特点。阴虚内热型痤疮,以阴虚体质为主,同时多兼夹气虚、阳虚、痰湿、湿热、气郁和瘀血等体质因素[3],证型也并非绝对单一因素,多混合存在痰热瘀结、冲任不调等类型,总体表现为本虚标实的复合病机,症状反复,病程缠绵,诊疗较为棘手[4]。近年来,基于阴虚体质所发痤疮已被大家认知,并在临床上逐步摸索出一些治疗经验,也逐渐认识到阴虚内热型痤疮的复杂性、顽固性和难治性,从而提出了整体调节疗法,着重从辨体-辨证-辨病的思维模式来认识痤疮,从整体调节,改善体质状态,调整病理体质,可达到更好的远期疗效。参考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我们已经从导热外出[4]、助阳化阴[5]等角度观察了调体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疗效,现采用针灸引热下行而改善阴虚体质状态,结合使邪有出路的痤疮局部处理的方法,内外合治,标本兼顾,从而完善该型痤疮调治路径。基于这个治疗思路,设计了本临床观察方案,以探讨并验证辨体-辨证-辨病思维模式在损美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病例来源为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门诊,将符合观察条件的8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26±5)岁;平均病程(2.10±1.24)年;病情分级Ⅰ级17例,Ⅱ级2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26±5)岁;平均病程(1.98±1.12)年;病情分级Ⅰ级15例,Ⅱ级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阴虚体质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1 辨病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诊断标准。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
1.2.2 病情分级标准
按照寻常痤疮国际改良分类法及参考相关文献[7],将寻常型痤疮按严重程度分为4级。
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O个。
中度(Ⅱ级):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之间。
中度(Ⅲ级):有大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0个。
重度(Ⅳ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伴有疼痛并形成囊肿,总病灶数多于100个,结节、囊肿多于30个。
1.2.3 辨证诊断标准
参考《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8]进行诊断和中医辨证分型。阴虚内热主证为面部皮疹以红色或者皮色丘疹为主,或伴有小脓疱、小结节,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数或细数。
1.2.4 辨体诊断标准
按照2009年3月26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表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方法,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结合临床四诊合参和患者的体检报告等综合判断,本辨体诊断标准选择阴虚体质转化分>其他体质转化分>40分的病例。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签订知情同意书;②近2星期内未使用过治疗痤疮的药物;③年龄在18~35岁。
①年龄<18岁或>35岁;②过敏体质者或痤疮样发疹者或痤疮相关综合征者;③近2星期内使用过治疗痤疮药物者;④伴有心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或糖尿病等严重内科疾病者;⑤怀孕和哺乳期妇女;⑥不愿意参与者,或不能合作者。
①不配合治疗者或自行退出者;②有严重不良事件,不能继续治疗者;③治疗期间服用治疗性药物,有可能干扰研究结果者。
两组均取双侧足三里、涌泉穴。两组均行痤疮局部挑刺治疗,患者选合适体位,严格消毒面部成脓的痤疮或粉刺甚或囊肿,用一次性0.45 mm×16 mm注射针挑破脓头,挤出痤疮内容物并使之出血1~2滴。挑刺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四周皮肤,以免留下瘢痕;挤压时尽量排净内容物;创口凝血后再次严格消毒。每2星期1次,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患者取合适体位,穴位常规消毒后,使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0.30 mm×50 mm无菌针灸针直刺进针,缓慢刺入至相应深度至得气,再在每根针贴皮肤处套上事先准备好的带有小孔的薄硬纸板隔垫,然后将长约3 cm清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距皮肤2~3 cm的艾段近端施灸,以患者感温热舒适而不烫为度,燃尽后再灸1壮,每次3壮,待燃尽后再留针5 min,最后清理艾灰,取下隔垫后按针孔出针,共约45 min。每星期3次,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患者取合适体位,穴位常规消毒后,使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0.30 mm×50 mm无菌针灸针直刺进针,缓慢刺入至相应深度至得气,10 min行补法1次,留针45 min。每星期3次,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于第一次就诊时及治疗后12星期末各作一次疗效评价。随访4星期后再作一次复发情况评价。
3.1.1 皮损积分
依据皮损的类型、数目,计算皮损积分。1个丘疹或粉刺,评分为0.5分;1个脓疱,评分为1分;1个结节,评分为1分;1个囊肿,直径<1 cm者评分为1.5分,直径≥1 cm者评分为2分。
3.1.2 体质判定积分
及时提醒患者认真填写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自测表,计算并统计积分。
3.1.3 复发率和复发程度
治疗结束后,对于治愈和显效患者进行跟踪调查,随访4星期,记录皮损积分和体质积分情况,以便统计复发率和复发程度,观察远期效果。
复发率=[复发人数/(该组治愈人数+该组显效人数)]×100%。
复发指数=[(随访后皮损或体质积分-治疗后皮损或体质积分)/治疗后皮损或体质积分]×100%,复发指数>30%为复发。
3.2.1 皮损改善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痤疮的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90%以上,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
显效:皮疹消退60%~89%,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皮损消退30%~59%,症状显著改善。
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
3.2.2 体质改善判定
体质改善判定参考上述辨体诊断标准条件。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0.05将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温针灸足三里、涌泉穴加痤疮局部挑刺治疗痤疮总有效率优于针刺足三里、涌泉加痤疮局部挑刺治疗。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阴虚体质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阴虚体质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阴虚体质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阴虚体质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阴虚体质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更明显。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4.4 两组复发率及复发程度比较
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4星期,统计皮损积分和体质积分情况,以便统计复发率和复发程度。但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一部分患者转用或加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因其他原因而失访,造成追踪观察这一部分数据不完全,所以这一部分数据未进入最终统计。
3.4.5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阴虚内热型痤疮的发生和复杂性的关键在于热和阴虚。阴虚不能托涵阳热,则阳热乏根内扰上窜,形成阴阳不相维持的状态[9],这构成了基于阴虚体质的痤疮的基本证型是阴虚内热或阴虚火旺,逐步兼夹或演化为其他证型。“阴平阳秘”的理想体质状态是历代医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个“平”和“秘”的阴阳和谐的形神健康状态是基于机体内在的阴和阳的有序与稳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有序、内稳态才和谐健康。因此针对阴虚内热型痤疮的治疗若能使在上在内之虚阳入于阴,虚火潜于水来促进阳的封藏扎根,减少阴的消灼暗耗,则可减少疾病发生或加重,或缓解或治愈。这种阳、热、火的贵降思想应该是阴虚体质易感疾病的调治思路之一,入于阴的阳才是机体之大宝真阳,潜于水的火才是机体之少火真火,这样促进阴阳和合,改善体质状态,使病理体质得到调整纠正,才能降低疾病易感性,维护阴虚体质的形神相对和谐,提高生命质量。
根据体质状态、证型特征、病情特点选取恰当的调理措施[10],才能达到调体与治病的目的。《灵枢》:“先得其道,稀而疏之。”《针灸大成》:“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是以成功。”《神灸经纶》:“灸法亦与针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那么改善体质状态,治疗疾病,需以选穴精当,施术精疏为基本准则。
阴虚内热型痤疮,机体虚热上窜外攻,扰神动血生风,因此导引虚热下行,使其下潜,归其元处而不亢害是其调治的一种方法。慎重审穴是其关键。《红炉点雪》:“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但医必择其素熟经络穴道者乃可。不尔,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非徒无益,反而害之。”《备急千金要方》:“灸时恐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医宗金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承淡安:“取穴中肯,精简疏针,灸穴勿多,热足气均。”因此参考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择取如下腧穴。《针灸大成》:“人年二旬后方可灸此二穴,仍灸三里二穴,引火气下行,以固其本。”《针灸大全》:“凡灸此六穴,亦要灸足三里,以泻火气为妙。”《外台秘要》:“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外台明堂》:“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三里能下气也。”《神灸经纶》:“凡灸头,必灸足三里者,以足三里能下火气也。”《灸法口诀指南》:“凡灸过上部者,必少灸此处,以减火气。”“人过四十以后,阴气渐衰,火气易于上冲,常灸此穴三五壮可防上逆。”《循经考穴编》:“灸足三里引火下行。”《经穴摘要歌》:“足三里治气上攻,诸虚牙痛及耳聋。”涌泉,别名地冲、地衢、蹶心穴,《丹溪心法》:“有脚气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再宜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傅上,以艾灸,泄引热下。”《脉因证治》:“两手大热为骨厥,如在火中,可灸涌泉五壮,立愈。”《玉龙歌》:“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百症赋》:“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从这些腧穴的功能主治规律可以得出,引热下行、协调阴阳是阴虚内热型疾病调治的原则之一。若阴不足,不能滋养诸阳,则阳浮于上,阴虚于下,慎取具有引热导热下行的腧穴灸治,引热下行,协调阴阳,令水火既济以使偏颇的体质状态得到改善,从而达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养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体质稳态的最大可调空间,调整和改善体质的偏颇状态,降低其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延缓发病或治愈疾病,这正是临证治病的目的所在。体质可调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体质状态对调理措施的反应灵敏性大小[11]。因体质具有对干预措施的自我择取、组织和调节能力,并非对所有干预都有应答,这是辨体论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的临床应用内涵,也是个体化调理方案的立足点。针灸调体治病应把体质状态作为选穴依据和治疗原则,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阴虚体质对针灸引热下行的应答,就是调动了自身调节功能,可以不断对机体内阴阳的偏颇进行调整,对病理体质状态进行修正,从而改善机体体质状态,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或使疾病得到缓解和治愈。因此从某种程度说,针灸不是治疗一个个具体的病,而是解决机体的一种状态,就是体质内在的阴阳互根基础上的移气于不足的自和功能。
[1] 张新普.傅杰英辨体论治痤疮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1,6(5): 431-434.
[2] Hong TT, Wu LX.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pricking bloodletting therapy at Back-Shu acupoints plus chinese herbal mask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cn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3,11(5):286-288.
[3] 张新普,童亚男,薛丹,等.阴虚体质及其兼夹体质形成规律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1):21-22.
[4] 张新普,薛丹,李敏,等.悬灸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3,39(3):241-244.
[5] 张新普,童亚男,薛丹,等.针灸调体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6):1388-1393.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7] 刘炼,李龙,赵建华.耳穴贴压治疗寻常痤疮对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1):57-58.
[8] 范瑞强,廖元兴.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755-765.
[9] 张新普,李敏,薛丹,等.阴虚体质易感疾病针灸调治规律探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6):30-32.
[10] 张新普,傅杰英.灸治阴虚内热型疾病探源[J].中医杂志,2011,52 (7):622-624.
[11] 张新普,童亚男,薛丹,等.论针灸临床的整体性思维[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230-2231.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Improving Constitution for Acne of Yin Deficiency with Internal Heat Type
-1,2,-3,4,-3.
1.,510510,; 2.’,510180,; 3.,510405,; 4.,510240,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acne of yin deficiency with internal heat type.Eight-four patients with acne of yin deficiency with internal heat type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42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warm needling at Zusanli (ST36) and Yongquan (KI1) plus piercing-picking out at ac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at Zusanli and Yongquan plus local treatment at acne. Treatment was given three times a week. Acne lesions and yin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were scored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onstitution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and m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 Acne lesions improved m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The results show that acupuncture has an obvious advantage in improving yin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acne lesions in the patients. It is also showed that the mode of body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disease differentiation has a very good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cne; Warm needling therapy; Acupuncture; Yin deficiency with internal heat
1005-0957(2014)08-0741-04
R246.7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8.0741
2014-02-20
张新普(1982 - ),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