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
事实证明,只有在幼儿班级管理工作中妥善使用时间管理方法,才能让幼儿的活动得以顺畅梳理,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有效进行。在一天的活动里面,幼儿除了接受游戏训练、保育工作以外,还要同教师的点名、活动的转换、秩序的维持等工作产生关系,这让时间显得特别拥挤,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当天时间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幼儿发展特点为基础的活动安排
个体生理活动皆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从大脑构成来看即可以明显发现,大脑皮层的组织机能同活动是有特定联系的,其中的很多机能区,像感觉区、视区、语言区等都在不同侧面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为。大脑皮层活动在特定时间里只有特定区域是保持在兴奋状态之下的,而其余区域则会受到限制。个体较长时间的学习及工作,都因为兴奋与限制的相互转换才得以达成。按照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大脑皮层尚不完全成熟,兴奋和疲劳的转换较为频繁,均不易持久。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幼儿心理变化,使之兴奋同限制合理过度、协调配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当天的活动是否遵循科学规律,肯定会影响到幼儿在校生活质量,教师要按照幼儿节律要求,形成合理的当日生活制度,以关怀幼儿每天的生活。在幼儿生活内容上,要有合理的顺序安排,包括睡觉、吃饭、活动等时间都应当相对固定,这样做既能有效保护幼儿的神经系统不受损害,也可以使幼儿形成优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并且满足幼儿在活动、游戏、交往等不同方面的需求。首先,按照幼儿大致的神经功能发展特点,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其在上午十点左右是精力最健旺、头脑最清晰的时候,也是接受知识及技能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各种类型的集体活动均应该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间完成,在幼儿的大脑皮层兴奋点出现转换之际,再安排相对轻松愉悦的活动,以减轻幼儿疲劳程度。在午饭以后,神经活动的兴奋点降至最低,此时便应该进行休息,不再安排相对激烈的活动。午睡之后,神经系统兴奋状态虽然有所恢复,但已经显然不如上午活跃,此时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画面活动。其次,幼儿胃功能消化每三至四个小时完成一个循环,根据此特点,进餐时间要适应,太长太短都不合适。而从所安排的团体活动时间来看,小班应当在每天两节,每节20分钟;中班应当在每天两节,每节25分钟;大班应当在每天两节,每节30分钟左右为宜,且需要照顾到不同活动的交替性。第三,季节与气候特点也是需要考虑到的参考因素,在夏季,夜短昼长,幼儿早晚的休息时间不是特别充裕,可以考虑将午睡时间稍稍延长,而在冬季时,因为白天时间本就很短,可以考虑将午睡时间进行压缩调整,以便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他活动,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保证生理需求为基础的灵活调度
幼儿每天的生活与作息安排是有其固定规律的,也会照顾到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教师需要留心孩子的发展变化以适时调整作息安排,使安排调度更显灵活性。幼儿可能在校内参加各种各样的团队活动,而班级里也会无法避免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使得固定的活动安排大受影响。在上述情况下,如果是可以预知的变化,教师肯定会做好提前变动调整,以保证当天活动可以满足幼儿身心需求。而如果情况是不能提前预知的突发问题,也应当使幼儿的身心需求不受影响。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均应当确保幼儿的按时吃饭与休息,且尽可能给幼儿留出足够多的户外活动时间。
三、以时间安排为前提的有效性活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切的安排既已准备妥当,这种安排就会对幼儿成长、学习及行为态度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教师随意对待班级管理工作,则肯定会让幼儿产生无聊、懒散心理,严重者会造成时间概念缺失,自控能力受挫问题。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形成幼儿必要纪律约束当作首要事情来办,培养幼儿的纪律观念与时间观念。而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应当做好幼儿活动的准备工作,以使活动能够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时所要用到的教具、教材甚至场地等都要提前查实,不要出现因准备不足而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影响教学质量。以时间安排为前提的有效性活动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要保证各环节的良好过度,避免出现幼儿在两项活动间的长时消极等待。教育部门所颁发的幼儿教育管理纲要里面提出:需要用科学有效方法进行幼儿当天活动组织安排,尽可能使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省去,防止消极等待、浪费时间问题的发生。教师应当以此纲要为行动准则,重视活动的过渡环节,可以在过渡时安排额外的分组活动。无论哪种过渡,教师都需要做到眼中有物、心里有底,让幼儿时刻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时刻保持在有事可做的状态。如此天长日久,幼儿必会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学习与行为上的双重进步。
(江苏省泰州市儿童教育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