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荣
【摘 要】近年来,国产“小妞电影”以它特殊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上吸金不断,成为“票房黑马”,以《非常完美》、《北京遇上西雅图》、《失恋33天》等为代表的8部电影包揽票房超26亿,如此成绩令业界人士瞠目结舌。“小妞电影”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为何国产“小妞电影”如此走俏?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妞电影 电影类型 票房 走俏
一、“小妞电影”的前世今生
“小妞电影”源于英文名chick flic也被称作“小鸡电影”(因为“chick flic”是英语中对女性的一种称谓,意思类似汉语中的“小妞”)。“小妞电影”是介于爱情片与喜剧片两大类型之间的一种亚类型,它通常是指以时尚年轻的都市女性为主角、以爱情为主线的时尚浪漫轻喜剧。早在好莱坞大制片厂时期就开始流行“小妞电影”,多半是讲述女人在受到感情挫败后如何独立自强、赢得自信。它与传统的励志型的“女性电影”不同,女性间的人际关系在“小妞电影”中发生了强烈变化,提出了“姐妹淘”的概念,两个或多个女孩一起面对整个世界,男性成为彻底的陪衬对象。这类电影每出一部都会引起关注,它主要赚得是女性观众的“泪珠子”和“钱袋子”,因此它的另一个名字“哭片”。
上世纪60年代是欧美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妇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莱坞制片厂抓住时机,将“哭片”发展成了与小妞电影很接近“少女电影”的子类型片。如《蒂凡尼的早餐》(1960)、《风骚俏佳人》(1981)等,不仅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而且活泼时尚、幽默诙谐,并且基本是大团圆式的结尾。比如梅格·瑞恩主演的《西雅图夜未眠》(1993)、《电子情书》(1999),美国甜心瑞茜·威瑟斯彭的代表作《律政俏佳人》、《情归阿拉巴马》(2002)等,时至今日,好莱坞小妞电影稳居票房前三名,成为不折不扣的“票房黑马”。2008年,几名大约四十岁的女性以离经叛道姿势大谈特谈男人与女人、爱与性的电视剧《欲望都市》包揽全球约4亿美元票房,在经济不算景气的2009年,成本平平的女性文艺小片《马利与我》、《求婚》也都获得了使人诧异的佳绩。
相比于欧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展开,以婚姻和爱情为主题的女性题材电影陆续出现在银幕上,女性导演的电影因其相对男性话语的性别色彩得到格外的关注,她们的片子想要在男性为主的电影评奖、电影市场角逐中获得主流的尊敬与认可实在不是易事。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阮玲玉的《神女》和《新女性》。真正作为关注女性的影片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由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它为中国女性电影树立了极高的艺术标杆,细腻的叙述手法、女性视角,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银幕体验。到21世纪,国产影片出现了长约10年的女性认识衰退期,尽管黄蜀芹推出轻幽默剧《嗨,弗兰克》,紧接着是胡玫的《芬妮的微笑》,但这时候的影片其女性意识与主流话语的博弈已见端倪。接着,彭小莲的《假装没感觉》及马俪文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徐静蕾的《我和爸爸》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不仅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女性范本,而且是对新的市场秩序的体认。
近年来,首开“小妞电影”先河的是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其时尚感和都市感是其他低成本轻快爱情小片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太多的模仿欧美影片所以激不起观众的共鸣,直到2011年的《失恋33天》可以说是“小妞电影”作为一个电影类型的开局,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也受到观众的好评,虽然这三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分别相隔了约一年半,但票房却实现了从1亿元到3亿元,再到5亿元的“三连跳”。紧接着,由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搬上银幕,一样以上个世纪90年代4个女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情感发展为主线,票房竟达7亿多元。随后上映的《小时代》,是郭敬明的首部执导影片,它是以几个“小姐妹”为主题的青春爱情片。同时期,由金依萌执导的《一夜惊喜》和白百合出演的影片《被偷走的那五年》成为同档角逐对手。显而易见,这一批片子有影片共同的特征便是聚焦女性情感世界。不过,除了爱情这个元素外,该类型的女性电影还有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灰姑娘”如何经历情感的磨炼变为自立自强有魅力的女人的过程。
二、国产“小妞电影”成功的原因
1、受众群体——针对年轻、独立的时尚女性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了五个等级,并且认为人的需求有先后顺序,需要逐级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度与开放度的增加,以及对女性地位的认可,女性不断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接受教育,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女性的消费品位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更多地关注起精神文化消费产品。从这个趋势上看,女性消费将主导社会消费潮流。据统计,在家庭采购清单中,女性消费支配权已经占到家庭总消费的了百分之五十一,与家庭商酌时见解大概占主要地位的有百分之四十四,合计起来达百分之九十六。由于女性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消费心理。现代女性的爱美心理、情感心理和自我意识等不亚于男性。这些心理特征正是女性消费心理产生的基础。“小妞电影”中时尚的装扮、自强的心态,十分迎合现代女性的心理特征。
吕克·贝松曾说,所有电影作品的成功都源自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所有电影在商业贸易上的成功,也都符合当下的社会形态。不难解释,“小妞电影”中主角多以年轻、时尚、独立的女性为主,影片多以“灰姑娘”展开,经过误会、考验,最终找到自己的好好先生,描述的是主人公追求自我的过程,这正好引起了时下很多年轻女性的共鸣。使得她们在电影中或是找到自我,或是“宣泄”痛苦,或是“满足”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这样的电影不仅让女性寻找自我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且为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做出了功不可没的成绩。
“使用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选择媒体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在形形色色的电影类型中,女性观众为什么偏偏独爱“小妞电影”,这恰给“小妞电影”的受众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实用性——“年轻女性生存手册”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情感更敏感更脆弱,但却没有精力和时间在品茶、读书中释放自己抑或寻找帮助。“小妞电影”正好提供了一个宣泄空间,在这里女性观众可以宣泄不足,寻求满足,“小妞电影”放低身段,补足女性情感缺失的“空档”,提供走出情感困境的方法,无论是《非常完美》中女主角用各种奇招对付情敌,还是《一夜惊喜》中范冰冰阴差阳错地寻找孩子亲生父亲的搞笑叙事,不管是《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艰难的职场生存,或者是《失恋33天》黄小仙走出失恋的痛苦的过程,或是《北京遇上西雅图》“拜金女”文佳佳,她们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追寻到真正的自我和勇气,难怪有人称“小妞电影”为当下女性的“生存指南”。这给当代处于困惑中的女性无疑注入一剂“强心针”,让女性观众从中找到迷失的自我,这也是该类影片受到热捧的原因。
3、收益性——“中小成本”与“大收益”
如果以投资额来区分国产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大、中、小成本电影,“按现在中国的行市,八千万元投资以上的电影属于大片,三千万元左右的叫中等成本电影,那么小成本电影就是投资在一千万元以下的”。“小妞电影”投资通常在三千万元到四千万元之间,属于中小成本电影。按照“高于投资3倍才赚钱”的定律来说,票房过亿就有得赚,《失恋33天》投资一千五百万元,票房超三点四亿元,《北京遇上西雅图》投资两千八百万元,票房超五点二亿元,这种类型的中小成本影片已经无疑成为国产中小型电影创作的一个“突破口”。成绩与荣耀的背后,影片自身的艺术质量也不可忽略。它主要表现当下年轻人的感情与事业。更靠近现实、靠近生活,这说明,类型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革、以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复制”。在创作资本有限的情况下,较好的选择是实景拍摄。它有效削减了拍摄成本,降低了搭建场景的花销,这样就保证了其它关键拍摄环节,保障影片的拍摄质量。再者,投资小,风险就小,并且在实景拍摄过程当中,可以在场景中植入广告,获得额外的广告收益。我们在上述电影中随处可见企业标志、产品的LOGO信息,这些都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影像融合自然。
中小成本电影放低身段,仅仅针对当代社会问题,人们的思想情感,更有利于引起共鸣。如《失恋33 天》取材于网络上的一篇关于失恋的热帖,以当下年轻人较为关注的失恋问题为重点,希望以此传递人文关怀和正能量,让那些深陷情感困境中的人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爱。它们或者改编于网络上流行的故事,或是人们较为喜欢、熟知的人与事,人们希望把这些好故事拍成电影。这就为该类片子取得高票房的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可靠的观众基础。此外,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传递出巨大的正能量,让受众的精神受到洗濯、灵魂得以陶冶、情感得到升华,也是这类影片受追捧的原因。
三、“小妞电影”的前景与担忧
按照类型电影的发展规律,类型电影并非永远受热捧,它受社会经济、消费心理、情感因素等多方面的制约,那么,作为“舶来品”的“小妞电影”“钱景”能持续吗?有的专家看好远景,有的人却很担忧,黄真真导演认为“只要内地风靡某种类型的电影,所有电影制作者就相机跟风去拍,结果是让观众看到审美疲劳,先前古装片也是因为观众厌烦了厮杀,所以更期待上映那些轻松的、‘接地气的影片,‘小妞电影的热度也只能维持两年。”所以,想要让当红的“小妞电影”有所作为,继续开掘,推陈出新,电影人不可以局限于“学习”好莱坞,更要学会做一个“讲故事”的人,不仅自己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还要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美,更加生动感人,更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刻骨铭心。因为对于观众而言,就算爱情童话再梦幻,场景再美轮美奂,也远不如一个好故事更能打动人心。
金丹元教授说“欧美的影视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景观,中国的影视艺术理应成为另一种景观,可以说成为一种文化的反射。要真正做到以我们自己的话语与西方对话,不能一味地追随、模仿西方文化和影视表现形态,更应坚持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口吻叙事,以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底色,拍出更多有中国韵味的电影作品,在艺术上和商业收入方面都可圈可点。因为上乘的东方影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声音,一种不可小觑的发言权。”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类型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小妞电影”,这个国产电影中的新生儿,需要健康的营养和真诚的关怀,也需要电影人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创新与超越。怎样使国产“小妞电影”做到创新和超越,做大做强,叫好也叫座?怎样使它能真正以中国女性的视点去表现女性的故事、情感和思想?怎样使它真正成功地移植到中国的现实土壤上,实现叙事的本土化和民族化?这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实践,以及更多中国电影人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文化产业投融资》,《新华日报新闻材料》,2013-9
②胡克,《综合与创新——简析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策略》[J].《当代电影》,2011(11)
③郑洞天、倪震、黄建新、赵军、陆川、檀秋文,《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J].《当代电影》,2009(1)
④黑日格图,《〈中国合伙人〉“土鳖”开启的新“洋务运动”》[N].《中国电影报》,2013-1
⑤洪帆,《小妞快跑》[J].《长短辑》,2011(1)
⑥鲜佳,《小妞电影:定义·类型》[J].《当代电影》,2012(5)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