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萍 陈磊
【摘 要】本文主要就“把关人”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做一个整理和分析,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有关“把关人”理论的文献作为综述对象,归纳和分析“把关人”理论在国内这30多年中的发展和演变,在此基础上对“把关人”现象做了一个案例分析。
【关键词】把关人 把关机制 综述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由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当上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刚刚开始从大洋彼岸被引进时,“把关人”就属于最早进入我国新闻学界的术语之一,不仅如此,它也是我国学者最早试图结合新闻传播实际加以运用的一个理论。
本文主要就“把关人”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做一个整理和分析,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有关“把关人”理论的文献作为综述对象,归纳和分析“把关人”理论在国内这30多年中的发展和演变。在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后,笔者发现,国内有关“把关人”理论的文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对“把关人”理论国外发展过程的梳理、新时代下“把关人”理论遇到的冲击和挑战、不同领域对“把关人”理论的运用和案例分析“把关人”理论在国内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笔者通过检索以下数据来确定本文的综述文献。
检索项:篇名
检索词:把关人
时间:1980~2012年
范围:全部期刊
匹配:精确
通过检索,笔者共获得242篇论文,本文将针对242篇论文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
一、对“把关人”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
通过对上述242篇论文的阅读和浏览发现,只有2篇文章是对这一理论发展过程做的梳理。一篇是黄旦发表在《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4期上的《“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另一篇是贾骏发表在《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上的《略论“把关人”研究》。
黄旦的论文主要是依据时间线索来梳理的,这种梳理的方法能很好的讲清楚整个理论的发展过程。而贾骏的论文则更注重把关层次的梳理,有一点偏向于休梅克模型,理论整体的梳理过程是以休梅克描述的“金色塔”图式为线索的。但是贾骏的论文中只有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把关层面,缺少休梅克提到的媒介工作常规层次和媒体外社会团体层次。
对比两篇论文,可以发现他们对卢因在什么时候首创“把关人”这一概念产生了歧义。其实不只是贾骏,国内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卢因在1947年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而黄旦则认为,它最早产生于在1943年写的《心理生态学》一书。
二、新时代下“把关人”理论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从1980年到2000年间,有关“把关人”理论的论文只有33篇。2000年以后,有关这一方面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出现,论文的产生量是前20年的6倍还多。其中,有关新时代下“把关人”理论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论文就占其中的1/3。
大多数论文都指出——新媒体时代,网络把关人的作用在弱化。比如说,李金霞在《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及对策》一文中说,“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是将‘把关后的信息发布给受众,是一种异步传播而非同步传播,是由工作人员先审定信息、编辑信息,然后再发布信息。而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模式,在这个非中心化的空间里,传统媒体般绝对的‘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编辑在发布新闻的瞬间扮演了‘把关人,但在下一秒的传播行为中,他可能已成了受众,正在接受网络彼端挑选出来的信息。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的角色在不断地弱化。”
另外还有很多论文也指出,在新媒体时代下把关的可能性降低了。杨令羡在《网络论坛谣言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一文中指出,“网络传播信息的迅捷性和无障碍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导致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无数个信息发布点在世界范围开放。这就给谣言借助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由于传播的迅速,论坛把关人可能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一些帖子就已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把关人处境尴尬。”
这类论文有的还提出了如何健全新时代下的“把关人”机制。诸如,提高把关人的媒介素养、健全互联网法规加强针对网民的法规宣传、完善“负责人”的推送制度等。笔者认为,这些论文虽然都看到了新时代下“把关人”理论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和宏观上的概括。具体来说,很多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由于缺乏对同类论文的研究,使得自己的观点看法成孤立的点状,没有办法使之融入整个的观点体系里。以至于整个的研究呈现碎片化的现象。
三、不同领域对“把关人”理论的运用和案例分析
根据搜到的论文,发现这一理论已经被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传播。例如,赵志安的《谈大众音乐传播中的“把关人”》和赵毅的《秘书角色及其“把关人”特征》,还有一些论文在社区、医学界等环境中探讨“把关人”理论。笔者认为,把一个理论无限放大,难免会有不妥之处。虽然说“把关”行为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但把“把关人”理论泛化,扩大理论的运用范围,使理论的发展像摊煎饼一样面广不深,对理论的发展未必是一件好事。
还有一些论文,主要是运用“把关人”理论对传播中的“把关”现象进行分析。柯敏在《浅析微博把关人的特点》一文中谈到微博的把关过程,把关弱化的原因、如何健全其把关机制等问题。
四、“把关人”理论在国内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在国内众多学者的讨论媒体“把关”现象的时候,李旦在论文《做自己的把关人———受众自我把关意识探析》一文中,提出受众把关的重要性。作者从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入手,重新审视被学界长期忽视的受众把关环节。目的不是要将受众把关的能动性扩大化,也并非宣扬媒介无力论,而是希望受众能够意识到对媒介把关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把关的必要性,并及时消除媒介崇拜,保持对媒体的警戒状态,不盲目信任媒介信息,争做自己的把关人。笔者认为这就是国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且不论受众是否有能力进行信息的自我把关,让受众意识到他们有对信息再次把关的权利也是很有意义的。
笔者认为,国内对“把关人”理论的研究从宏观上看,没有形成体系,过于碎片化。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很少,也就是对理论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和目前国外的进展研究的论文很少。其次,笔者认为国内的研究太过局限,对国外的借鉴很少,只是国内学者间的互相引用。同时,国内学者对这一理论的案例分析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很少有创新出彩的地方。□
参考文献
①黄旦,《“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J].《国际新闻界》,1996(4)
②贾骏,《略论“把关人”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③李金霞,《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及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4)
④杨令羡,《网络论坛谣言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J].《青年记者》,2008(6)
⑤赵志安,《谈大众音乐传播中的“把关人”》[J].《人民音乐》,2003(8)
⑥赵毅,《秘书角色及其“把关人”特征》[J].《秘书》,2008(2)
⑦柯敏,《浅析微博把关人的特点》[J].《新闻世界》,2012(8)
⑧李旦,《做自己的把关人——受众自我把关意识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⑨王璋,《网络新闻传播的“后把关人时代”》[J].《军事记者》,2004(6)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