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现状分析

2014-06-13 23:41:43张雨萌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张雨萌

【摘 要】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目前几乎呈现一种空白的状态。除少数网站如“虎嗅网”、“爱范儿网”等在不断尝试外,其余均采取观望态度。虽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尚不成熟,但其呈现出来的许多特色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笔者尝试通过对“虎嗅网”的分析,研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的现状及未来。

【关键词】博客新闻网站 虎嗅网 第二落点

2011年,美国在线宣布以3.1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2012年,《赫芬顿邮报》首次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这是网络新闻媒体首次获普利策奖。《赫芬顿邮报》的兴起让博客新闻网站成为了新闻媒体重要的一员,传统媒介与互联网逐渐融合的今日,许多人把它看作了未来网络新闻报道方式的一个缩影。

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目前几乎呈现一种空白的状态,其中有着体制上的原因,暨除传统媒体的官方新闻网站外,其余网络媒体很难获得新闻报道权;但也有着并不熟悉博客新闻网站的运行规律等因素存在,除少数网站如“虎嗅网”、“爱范儿网”等在不断尝试外,其余均采取观望态度。虽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尚不成熟,但其呈现出来的许多特色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笔者尝试通过对“虎嗅网”的分析,研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的现状及未来。

一、虎嗅网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始人

与《赫芬顿邮报》相似,“虎嗅网”的创始人也是一名资深媒体人,2012年初,《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李岷决定辞职创立“虎嗅网”。

“虎嗅网”的名字来源于英国诗人Siegfried Sassoon的名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信李岷在创立虎嗅时也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这种冲击就是心中的猛虎,到底是被猛虎击败,还是在与猛虎的竞争中激励自己生存下去,很显然,她选择了后者。

2、定位

“精选、有料、干货、有用、细节、内幕”,这是虎嗅网对自己的定位,李岷试图将虎嗅网打造成一个有视角的商业新闻与交流平台,所关注的是互联网领域一系列明星公司。与传统媒体不同,虎嗅网的内容多非原创,虎嗅网员工多在做发现与聚合编辑的工作,由编辑和用户共同提供精细加工的新闻和观点是虎嗅网的杀手锏,正是这种新的内容生产模式使虎嗅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3、发展历程

虎嗅网于2012年5月15日正式创办,上线半个月成为百度新闻的新闻源;创办至今,虎嗅网已经先后获得“中国最有质量的16家科技媒体”、“2012中国新媒体价值榜30强”、“新周刊2012年度新媒体提名”“《2012社会化影响力排行榜》年度新锐传媒”等荣誉,微博粉丝已经突破100000。

二、虎嗅网的特色和优势

1、争抢第二落点,以深度作为核心竞争力

其实虎嗅网的运营模式更像是一本杂志,那么争抢第二落点,以深度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也确实符合一本杂志的特色。相对于报纸的实效性,杂志往往以其深度的思考和独到的观点取胜,而虎嗅网仿佛一本每日更新的杂志,在观点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内容的发布量。

2、社会化的运行方式

虎嗅网的“社会化”目前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这个网站的绝大部分内容并非来自于虎嗅编辑的原创,而是编辑们根据网上、传统媒体已有的信息进行编辑、剪裁、整合,这需要编辑人员对行业有比较到位的了解和判断力;其次,极大地利用活跃在微博上、博客中、甚至虽沉默但有想法的那部分人来贡献内容。

除了借助媒体从业者的专栏和文章,虎嗅网也在网站开辟了“投稿”通道,向所有用户征集稿件,并根据用户的点击量和评论数据,每周选出两到三篇文章给予最低300元,最高2300元的稿费奖励,虽然数额不多,但却是国内互联网媒体里屈指可数的给稿费和奖金的平台。

3、定位明确,寻找“第三维度的人”

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获取平台中,有三类角色将起到关键作用:第一类是写程序的人,他们通过计算机把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读者;第二类是做设计的人,他们负责把页面做得更漂亮,受众体验更好;第三类是做内容的人,也是最为缺乏的,他们负责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这部分人应该来自于传统媒体,他们熟悉媒体和新闻的规律,熟悉哪种类型的信息更被受众喜欢。

所以,虎嗅网的编辑大部分是从传统媒体挖来,即便是网站的技术人员和其他没有传统媒体工作经历的员工,也会定期接受来自于传统媒体的专家培训,这保证了传统媒体的编辑能力与网络平台的信息传递优势的完美结合。

三、虎嗅网运行中的不足

1、如何平衡社会化

虎嗅网采取的是一种社会化的运营方式,非常重视营造社会化的感觉,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网站以人为中心而非以内容为中心的情况,人们仅仅关注是谁在进行表达,而非表达了什么,现在虎嗅网中的内容已经有了这一趋势,许多写手由于已经被大家熟识,开始注重量而非质,这导致整体观点的水平下降。

2、对于专业的态度问题

虎嗅网做的是观点和内容整合,其需要关注度很自然就需要很多有意思的观点,笔者第一次被观点吸引就是这样一篇文章——《10年以后设计一场完美的犯罪》,这篇文章主要传递观点就是,10年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隐私将无所遁形,所以一切的犯罪都将有据可查。观点新颖,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问题都值得讨论,作者基本上是把今天的犯罪手法放置于明日的科技环境中,不免有些背景不匹配之嫌疑。

此类观点有趣,能吸引受众,但是作为一个至少目前还是立足于互联网和IT业的新闻博客网站,专业态度还是一个必备的基础,对于内容和观点的选择可以以受众喜爱作为基础,但是还是应该对内容有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尤其是对于一些前沿的,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否则一旦发生错误,就会影响网站整体的口碑。

3、广泛性与深度的取舍

虽然虎嗅网目前立足于互联网和IT领域,但是其做的还是一种泛新闻。笔者认为虎嗅网在保持广泛性观点选择的前提下,也应该逐渐聚焦于若干个比较有长远影响的领域,比如无线电充电技术、3D打印技术等,通过观点引导受众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形成网站在多个类似领域的影响力,尽量避开同质化,打造出网站专属的特色。

4、长期规划的打造

虎嗅网应该给自己规划好一条路线,这条路线通向的并不一定是终点,但是只要够真实,有可操作性,受众就会有参与的兴趣和信心,并且路线应该公布给所有网站受众,社区化媒体本就应该是所有的网站关注者共同构建,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四、从虎嗅网看中国博客新闻网站的现状

国内较为成功的,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博客新闻网站虎嗅网,虽然将立足点放置在了互联网与IT领域,但是其运营的模式和对于内容的追求都是一个成功博客新闻网站所应该遵循的。

我国的具体国情,并不适合博客新闻网站的发展,首先国家对于网络媒体尤其是社区化运营媒体采访权的限制,导致了博客新闻网站往往只能将关注点放在第二落点上,难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其次,中国网民的参与度不高,这使得虽然网站尝试着进行社会化运营,但是往往内容的提供者还是网站的编辑团队和从外请来的写手,这使得网站没有办法彻底进行社会化,长此以往负担会成倍增加。

所以,最适合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的发展之路就是如同虎嗅网一样,做第二落点,通过优质的内容来积攒影响力,并进行社会化运营,通过选题征集、原创稿件评奖等方式,将更多的内容贡献者吸引到网站中来,为内容做贡献。

在定位方面,中国博客新闻网站往往不定位于时事和社会,而更多的定位于商业、IT、科技等一些软性新闻领域,这些领域往往对于采访和第一手资料的限制不是十分严格,网站经常可以利用一些擦边球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不过,对于我国的新闻博客网站来说,一旦模式成型,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将目光转向时事新闻和社会新闻领域,虽然采访权受限,但是可通过人脉关系、邀请社会名流来网站开博、搜索自媒体信息等方式进行弥补。毕竟,观点和内容的深度才是博客类新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从盈利模式上看,如果仿照传统网站追求流量,通过流量换取广告收益的方式,又会有跟商业网站“同流合污”之嫌。《赫芬顿邮报》采取了一种软性的处理方式,并没有一味的在页面罗列广告,而是采取为广告主制作专题页面的方法,一方面达到了宣传效果,一方面由于内容皆为网站编辑撰写,网站的性格和品味并没有因此降低,这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模式。

五、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的未来发展

我们今天不妨大胆预测,博客新闻网站是未来互联网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中国对于新闻界管制的逐步放开,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获得采访权,博客新闻网站在做好自己聚合内容和观点的同时也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今日,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网络平台,内容就显得越发的重要,更需要一些有着传统媒体内容制作经验的编辑和记者投身到网络新闻媒体的内容制作中来。所谓的媒介融合和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个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还在以传统媒体的视角思考新媒体,其实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内容制作团队,而并非它的运营模式,如果强硬的把这种模式移植到新媒体平台不免张冠李戴,最理想的就是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优势,利用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结合,打造网络社会中的报纸和杂志。

盈利模式上,除了效仿国外先进经验,也可用另辟蹊径的方式获取利润,虎嗅网创始人李岷说,他们下一步会通过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方式获取利润,这种咨询是基于资深媒体从业者对于行业了解提出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相信这同样是许多公司和企业都需要的服务。

总之,博客新闻网站一定有其美好的明天,也相信随着博客新闻网站的发展,中国人将有更多的平等说话的权利,将有更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欲望,言论将更加自由,社会也将更加多元和开放,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参考文献

①魏武挥,《谁会是中国的赫芬顿邮报》,虎嗅网

②《虎嗅网:一只实验室里的“虎”》,《中国经营报》,2013-4-13

③朱小坤,《虎嗅网:争抢互联网新闻的“第二落点”》,《第一财经周刊》,2012(26)

④《虎嗅网创办人李岷:嗅着蔷薇的老虎》,《环球企业家》,2013(3)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