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广铸
(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丹阳 212300)
骨科创伤手术在骨科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其可能会引起血液粘稠度上升、血流停滞、静脉损失等并发症[1]。患者在术后制动也可能出现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那么极有可能使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障碍、急性肺栓塞、间歇性跛行、溃疡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患者,对其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其骨科创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男占59例,年龄在52~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12.5)岁,女占51例,年龄在55~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8±12.9)岁,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占3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占45例,行股骨骨折术占29例。临床表现:下肢剧烈疼痛,患者皮肤温度升高、下肢肿胀。
①临床预防法。针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临床处理,首先要动作轻盈,注意保护患者以及盆腔周围的静脉,防止出现静脉内膜,并避免术后患肢压迫血管,将患者患肢抬高,以促进其静脉血液回流,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并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下肢训练。促进患者肌肉锻炼,加强恢复、促进呼吸运动以及血液回流。
②药物预防法。术后12h常规皮下注入低分子肝素钠,若患者有严重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等症,可在术前、术后,使用维生素K作为拮抗剂,控制凝血酶,控制时间始终在2~2.5s之间。
③血栓治疗。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剂量为0.4 ml/次,2次/d,治疗5~10 d。另给予静脉滴注尿酶溶栓,剂量为每次将80000U尿激酶溶于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之中,2次/ d,治疗7~10 d。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静脉滴注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20 ml复方丹参,1次/d,治疗5~10 d。
显效标准:患肢无明显肿胀,劳动力恢复,且膝下15 cm处,双下肢周径差<1 cm;有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患者下肢沉重感减轻,肿胀有所消退,周径差在1~2.5 cm之间;无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好转。总有效率计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经过本院的治疗,所选取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发生率为25.45%,对其进行预防治疗,其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前发生下肢静脉溶栓患者大腿肢体周径差为(5.5±2.1)cm,溶栓治疗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为(1.6±0.6)cm,则治疗前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统计治疗结果
注: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血液流速过于缓慢导致的,而影响血液流速过慢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破坏了静脉瓣,创伤后引起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上升,血液呈现出高凝的状态,加上术后下肢肌肉处于修养期无法进行活动或者活动量减少,下肢肌肉的泵功能下降,所以骨科手术创伤和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存在必然的联系[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主要采取的是预防措施,包括了临床预防法和药物预防法。在手术中要尽可能的防止患者静脉出现损伤,术后并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以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较大,除了上述提到的预防方案外,还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和足底静脉泵等预防措施[4]。通过本院的治疗,所选取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8例,发生率为25.45%。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需要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肺栓塞。
本组试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了实验室辅助诊断的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确诊,对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等方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并且治疗前发生下肢静脉溶栓患者大腿肢体周径差为(5.5±2.1)cm,溶栓治疗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为(1.6±0.6)cm,则治疗前后,大腿肢体周径差之间差异显著,说明治疗效果尤为突出。
[1] 曾健聪,罗伟坚,杨云海,等.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J].吉林医学,2014,18:3999-4000.
[2] 林辉.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63+165.
[3] 李朝发.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0:113-114.
[4] 陈敏,李丽.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3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