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杨建
浅谈三重穴的临床应用
王玉华,杨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针刺疗法;董氏奇穴;三重穴
当董景昌先生编著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以下简称董氏奇穴)于1973年公开问世后,医学界对此褒贬不一。有些医家认为其有效果,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还有一部分医家认为其有欺世盗名之嫌。笔者在临床上多结合董氏奇穴,效果甚好。其中三重穴使用较为广泛,故以此为例,将多年临床心得加以说明。
三重穴是组合穴,其一重穴在外踝尖直上3寸向前横开1寸;二重穴在一重穴上2寸,三重穴在二重穴上2寸。详见图1。
图1 三重穴示意图
三重穴三穴同用称为“倒马针法”[1],可用来治疗甲状腺肿大、扁桃腺炎、面瘫、鼻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强难言、肩关节痛、上臂痛、手腕痛等。操作时通常选择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0.30 mm×40 mm毫针针刺1~1.2寸,不能拘泥于酸胀麻的针感即停止,否则疗效很有限。应采用动气针法[2],即采用各种方法促使患处气血流通。如面瘫患者,当医生在三重穴下针后,应嘱咐患者反复做鼓腮、闭眼等动作,这样可加强疗效。
三重穴之所以会有如此确切的疗效,是由于其位于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两经之间,可沟通两经经气。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行于头面部及身体前面;足少阳胆经为阳气初生的经络,其性质介于阴阳之间,行于头面及身体侧面。三重穴可调控两经功能,起到了枢纽的作用,故针刺三重穴可治疗两经病变。医者常形容针刺三重穴相当于开一副小柴胡汤,可起到疏肝解郁、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且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针灸选穴原则,针刺三重穴可治疗头面部疾病,如面瘫、鼻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此外,根据对应取穴法,踝关节对应腕关节和肩关节,故针刺三重穴还可治疗手腕痛和肩臂痛等病症。
[1] 丘雅昌.论“董氏奇穴”的特点和理论基础[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6):76-77.
[2] 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M].第2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 91-93.
2013-10-17
王玉华(1963 - ),女,副主任医师
杨建(1987 - ),男,住院医师
1005-0957(2014)03-0262-01
R245.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3.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