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倩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基于提高学生历史感的历史课堂的适度延伸
——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为例
胡倩倩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课本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历史知识与现象做必要的补充和说明,适度延伸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的认识理解出现偏差。
课堂延伸 历史感 历史眼光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是一件严谨、要求又非常高的工作,历史教科书内容的确定更是如此。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依据大纲或者三维目标外还要对教科书内容做适当取舍。但是,对于一些并非重点或者课本以外的知识却需要向学生做一定的补充,适度延伸课堂,避免学生出现“想当然”的现象。这种“想当然”可能表现为表面的简单认知,也可能是站在当今立场的认识或是对历史片面主观的理解等。在补充的同时可以提出有效的探究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增强历史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达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为例,谈谈体会。
在“中华民国”政权建立前夕,对于采用怎样的政权组织形式,革命派内部存在很大分歧,主要体现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总统制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内阁制两种主张。几经讨论最终选定了总统制。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此时又加进了“特别规定”,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既已为总统为何又采用责任内阁制呢?民国政府确定的政体究竟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
高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势必出于对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背景的考量。此时的民国政府又面临着怎样的历史环境呢?原来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鉴于当时南北和谈已成定局,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实,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院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以限制总统的权力,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表现出因人设法、法随人变的倾向。唐德刚先生称这一举动为“同盟会所掌握的参议院,对未来的大总统所投的‘不信任票’”①。孙中山先生为了尽力维护共和,防止袁世凯独裁,不得不采用了如此复杂的政权组织形式。然而最终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1914年5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便被拥有更强势力的袁世凯废除。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了解《约法》的基本内容后,通过问题探究材料分析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方法,认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体会孙中山等人维护革命果实的良苦用心与诸多无奈。
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当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个奋斗目标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几乎没有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比较习惯地“坦然”接受,认为中国共产党既然是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视资产阶级为死敌。正如约克大学历史教授陈志让所说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存在的其他党派,包括国民党,采取了一种敌视的、不合作的态度”②。
然而当时的中国政权并不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广州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在为反帝反封建做着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此时应该是联合的对象而不是敌人,这符合了帮助中国建党的共产国际的战略计划。“共产国际以及统治大国中的共产党应把力量集中在解放斗争上,把这一斗争当做世界革命的准备阶段。列宁预见到,殖民地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必然要领导这些解放运动;他坚持,殖民地每个新生的共产党应该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帮助资产阶级。这是统一战线的战略”③。中国虽然不是殖民地,但被纳入这一计划。而共产党在不断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尚未强大的工人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于是出于各自发展与对敌斗争的需要,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并不在于她从一诞生就是完美无缺的,正是由于党有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知错就改的精神,在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才逐渐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这样的历史告诉学生,非但不会让他们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反而更能培养其历史感,使其了解新生事物的发展历程。
在第三课,介绍元代的行省制度时,称:“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而在文右插图《元朝行省图》中又将与当今西藏基本相符的地区标示为“宣政院辖地”。那么宣政院与宣慰司到底是什么关系,文中所谓“边远民族地区”怎么界定?
宣政院是元朝四个级别最高级别的中央机构之一,拥有同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同等的独立的任官系统。宣政院原名总制院,后根据唐朝皇帝在宣政殿迎接吐蕃使节的典故,将其改名为宣政院。《元史》卷八十七载:“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即吐蕃之境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密府议。”表明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西藏)地区各项事务,主要包括军事方面、行政方面和刑事裁判。而宣慰司则为宣政院下辖的地方军政机构,直接管理吐蕃地区,共设三府,分别为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不向行省负责,直接受统于宣政院。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要求掌握宣政院与宣慰司的具体关系,课本出现这两个名词却不做任何解释,很容易让学生混淆概念,弄巧成拙。因此,笔者认为,课本在此仅列出一个概念便可,若保留插图内容,即将行文中宣慰司替换为宣政院司,补充其管辖全国佛教事宜的职责;若都用宣慰司,则便将“边远民族”具体到吐蕃,避免概念的模糊。
在第二十课“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一目,配有三幅插图,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附在会议的内容之侧。五星红旗在会议上被定为新中国的国旗,同时教材也提到《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却对国徽只字未提。既然图片展示出来,那么就有必要进行解说,否则学生会认为国徽也是在此次政协会议上通过和确定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确定国家的国徽是一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之后全国各界人士都热情地参与到这件颇具历史意义的工作中。中共中央还特别授命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分别成立国徽设计小组并面向社会征集图稿。截至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112件,图案900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采纳。因此,政协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并没有公布国徽方案。为了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反复研究,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在反复比较和斟酌后,最终确定了国徽设计方案。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搜寻国徽诞生的过程,当学生了解了国徽诞生的这段历史,必定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徽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新中国诞生,万象更新,似乎任何事情都让翻身做主的人民兴奋不已。对国徽设计工作的高度参与,设计人员的忘我工作,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国人参与新中国建设的炽热情怀。
课本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形的,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则是无形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追求更高效和谐的课堂,如何将有限的课本知识展示在有限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与历史情感,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照本宣科。在课堂中适当补充历史知识,或者针对一些历史现象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不仅不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反而能帮助我们实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不要简简单单地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传授,而要尽力将最客观、最符合历史事物发展逻辑的历史告诉学生,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全面认识历史的能力,为他们敞开一道通往历史殿堂的大门,期待学生的自我创新。
注释:
①唐德刚.袁氏当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
②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80.
③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