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都去哪儿了?
——从《邻居》看辛格呼唤人性的回归

2014-06-12 02:31
文教资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犹太民族辛格犹太

董 妍

(内蒙古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人性都去哪儿了?
——从《邻居》看辛格呼唤人性的回归

董 妍

(内蒙古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也是坚持用意第绪语创作的小说家。辛格因为“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植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辛格不仅成功创作出以《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为代表的诸多长篇小说,而且在短篇小说领域颇有造诣,大多数作品都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邻居》是辛格诸多短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小说讲述了两位孤苦伶仃的犹太老人身处世态炎凉、冷暖自知的社会环境,体会到人情淡漠,道德沦丧的人生经历。小说中辛格借表面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看似轻松愉悦的氛围向世人提出一个冷酷现实却发人深省的问题——人性都去哪儿了?本文旨在揭示辛格在《邻居》中借助黑色幽默所传达出的仁爱精神:一方面是为犹太民族及其他少数族裔寻求尊严和平等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借助对老人这一弱势群体凄惨人生的描写呼唤良知与人性的回归。

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 《邻居》 人性回归

继索尔·贝娄之后,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又升起了一颗熠熠生辉的犹太小说明星,这就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辛格因“他那充满激情的、植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的小说艺术,这种艺术将人类共同的处境逼真地反映出来”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04 年,辛格出生在波兰一个犹太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中。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拉比”,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熟知犹太民族经典、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这一切都为他在作品中体现对犹太民族的仁爱思想奠定了基础。崇尚科学、思想进步的哥哥的言行对辛格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他违背父亲子承父业的期望,走进了华沙犹太人文学界。1935年迁居美国纽约,辛格在美国以当编辑和写作谋求生计,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辛格文学生涯起步于15岁。迄今为止他所创作出的30余部作品全部用意第绪文写成,多数已被译成其他语言。他的作品包括处女作《撒旦在戈雷》(1935);长篇小说《奴隶》(1962)、《庄园》(1967)、《产业》(1969)、《舒莎》(1978)等;短篇集有 《市场街的斯宾诺沙》(1961)、《傻瓜吉姆佩尔》(1957)等。

辛格在其短篇小说中并没有花费大量笔墨渲染气势宏大的场面环境,相反,他将着眼点放在对平常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普通小人物淋漓尽致的刻画上,而且辛格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开掘出深刻的含义,让激情的涌流奔泻于不动声色的描述之中[1]。他的《邻居》不例外,文章讲述了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两位犹太老人身处世态炎凉、冷暖自知的社会环境,体会到当时的人情淡漠、凄惨苦楚的人生经历。辛格通过描写两位主人公悲惨的生活境遇向世人寻求人性为什么沦丧,道德为什么缺失的答案。

一、辛格仁爱思想的根源

1.迫切改变族人命运,改良社会风气的热忱之心。

犹太民族的历史从古至今被深深地刻上“屈辱”的印记。在古代,犹太民族曾经经受“巴比伦之囚”、圣殿沦陷、大流散之痛;中世纪之后,又遭受十字军的残忍血洗;近代时期,惨遭欧洲数个国家的多重迫害;步入现代社会之后,遭遇了惨绝人寰的二战大屠杀。在目睹了犹太民族多灾多难的屈辱历史之后,身为犹太人的辛格怀着对自己祖籍笃厚的感情,对自己手足深切的怜悯,决心提笔为自己命运多舛、受苦受难的民族撰写一封封寻求尊严及平等地位的请愿书,更是为如今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吟唱出一首首呼唤良知及人性回归的希望曲。

2.竭力跻身主流社会,获得身份认同的殷切之情。

辛格虽自1935年起移居美国,但他始终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现在当代美国文坛的。[2]他对意第绪语创作形式的坚持,使其作品如不经英译本的介绍,便会在主流读者群的视线内渐行渐远,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本族的语言只为迎合主流社会的品位。在他看来,对意第绪语的执著不仅表达了他对于希望主流社会消除对犹太民族偏见和歧视的执著,也是表达了他对于期盼全世界各族人民少一些敌意,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温暖的执著。无论是辛格为跻身主流社会的竭尽全力,抑或是为寻求身份认同的持之以恒都是想让世人在看到他个人的成功之后,更多地去关注,关心和爱护辛格所代表的犹太民族及其他少数族裔人民。

二、辛格在《邻居》中呼唤人性的回归

1.对人性的呼唤体现在揭露残忍现实的社会环境上。

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批欧洲犹太人移居美国的现象。第一批规模浩大的移民运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移民来到美国后,纷纷艰苦创业,试图在这块新的土地上建起美好的家园。然而令他们困惑的是,即便他们建起新的家园,他们并没有家的感觉,时刻还在眷恋自己的故土。[3]另外,他们也因为在美国日渐取得的较高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而遭到他人的排挤和冷嘲热讽,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一份子。辛格将当时冷暖自知的社会风气在《邻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文中,辛格对饱经沧桑、孤苦无靠的两位犹太老人的凄惨生活做了详尽描述,开篇便围绕主人公Morris Terkeltoyb和Margit Levy方方面面的不同之处展开细致的人物描写:他们身份不同,一个是为意第绪语报社撰稿的作家,一个是一位意大利伯爵的前任情人;他们语言不通,一个说着意第绪语和支离破碎的英语、德语,一个用着波兰语和匈牙利语;他们经历迥异,一个曾经跻身上流社会受到众多名媛青睐,遭受婚期将至失去未婚妻之痛;一个曾经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身边亲人们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中度过的。尽管他们身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点,但辛格幽默的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是两位老人相同的孤独寂寞还有心中那份始终缺失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会想尽办法,编造理由只为和他人多交谈以消除心中的空虚,驱赶内心的寒冷。文章语言的诙谐幽默却始终不能掩盖老人们身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中的辛酸苦楚和无可奈何,辛格也更是借看似朴实无华的话语向世人呼唤那意味深长的人性的回归。

2.对人性的呼唤体现在哀惜主人公同病相怜的境遇上。

同住在一栋楼数年,从不曾见面的两位主人公,第一次在邻居家的偶遇便给彼此留下了不好的印象。Morris认为Margit是个不懂礼貌,随意喊叫的老疯女人,而同样地Margit把Morris视为全波兰最没有文化、缺乏教养的暴徒。第一次邂逅的不愉快也许暗示了自此他们的生活不会再有交集,但此时辛格笔锋一转,刻意安排那个唯一可以同他们谈心聊天的邻居退出他们的视线,故事也就出乎意料地进行着。三个多月之后,邻居度假回来,第一眼便看到Margit拄着拐杖,蹒跚前行,而在她身边贴心搀扶的竟是那个曾经令她心生厌烦的Morris。原来,在Margit被狠心的房东赶出家门之后,善良的Morris收留了她,身处淡漠冷清社会的他们在相依相偎、彼此关爱的过程中,对对方的印象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水火不容到和谐共处,从互相敌视到相亲相爱。我们除了为这种情节的转变感到高兴外,更多的是哀惜心中都憧憬身边人关心爱护的孤独老人只能同病相怜,彼此温暖的辛酸与苦楚。辛格是借这种情节的安排讽刺当时黑暗凄凉的社会,也是希望世人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后可以体会他期盼人性回归的良苦用心。

3.对人性的呼唤体现在同情主人公悲惨的结局上。

与其说是疾病终止了主人公的人生旅程,倒不如说凄凉的社会,淡漠的人性冷却了他们在生命落幕之时尚存的一丝温情。作为撰稿人的Morris在生命垂危之时,依旧希望那个不负责任的校对人可以认真批改自己的文章,可以履行他的义务。但Morris终究还是带着“一个作家并非是死于医疗事故,而仅仅是死于印刷校对的错误”这样的悲惨结局离开了人世。相互扶持的两位孤苦老人并没能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也就为Margit同样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在Morris走后,失去精神支柱的Margit怀着沉痛的心情,坚持为Morris生前遗留作品的出版工作努力着。Margit的遗愿仅仅是想和Morris,唯一给予她关怀呵护的人,安葬在一起,别无他求。在Margit去世的一年后,唯有曾经的邻居接到参加为Margit举办的揭幕式的邀请,但由于天降大雪的缘故未能出席。读过文章之后,我们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叹息老人的含恨而终,叹息犹太人的命运多舛,叹息社会的世态炎凉,叹息世间的人情淡薄。

文章结尾的大雪天气一方面凸显了两位老人悲惨凄凉、孤苦无靠的命运,在人生路的尽头也终究未能感受到丝毫暖意的境遇,另一方面怀着同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期许,希望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这是辛格对人性呼唤的最好诠释。

三、结语

“人性都去哪儿了?”这是辛格借《邻居》对当时社会腐朽堕落、世间人情冷漠发出的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也是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世人唯利是图敲响的一次发人深省的警钟。从曾经汶川地震的“范跑跑”到如今老人跌倒的“扶不扶”,我们的人性都去哪儿了呢?呼唤人性的回归,不仅需要政府对于奉献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倡导,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对于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延续。只要每个人从我做起少一些敌意,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温暖,我们告别严寒、永远沐浴在春天里的日子便指日可待。

[1]尹岳斌.辛格短篇小说浅析.益阳师专学报(哲科版),1984(3).

[2]赵琨.犹太文化的方舟——辛格小说创作主题模式的文化意蕴.外国文学批评,1997.

[3]张群.“身份”:美国犹太人的困惑——论美国早期犹太小说的主题.国外文学(季刊),2001(1).

[4]吴东林.浅谈犹太人与美国的关系.宿州师专学报,2002.

猜你喜欢
犹太民族辛格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我的自由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虚构的犹太民族?
看电影
手机不通
“梦游”
《闯与创》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