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小结探索

2014-06-11 13:06贺明华
师道·教研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角梯形导图

贺明华

一堂课的小结犹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让学生做课堂小结的主人,自我整理新知识与培养能力,使学生感觉“课已尽而意无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了几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生自我概括式

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时,学生经过小组研讨,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根据条件提供一些材料,如表格、板书等,给学生助力,提升学生自我概括小结的效果。学生的自我概括要以问题的形式体现。

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通过小组讨论,有的小组以以下的几个问题来概括:

1. 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 什么是梯形的底边、腰和高?

3.梯形与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既可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数学,能否获得正确的抽象结论,完全取决于概括的过程和概括的水平。数学的概括是一个从具体向抽象、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概括是有层次的、逐步深入的。在学生自我概括小结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概念的发展过程,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条理性与系统性,才能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生自我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自我拓展,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我概括: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你认识的其它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和是180°×2。

学生将梯形分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梯形的和是180°×2。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思维导图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画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编制思维导图,可快速掌握并现场画出知识层次、知识清单、解题方法、知识要点等,解决了小学生记公式难和不知道学习目标的问题。数学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能够用图像将数字呈现出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其中一个学生画出如下思维图:

不同能力的学生会画出不同的思维导图。

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对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知识往往浅尝辄止,使得基本概念不深入,基础知识不牢固。他们的思维导图可以对孩子起到更好的记忆、理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不要掉队,并尽可能地促进良性的学习循环。

学习好但总“吃不饱”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小灶”,以便能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竞争力,这类学生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可大大节省不必要知识重复而占去的时间,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能牢固的掌握知识。

落后进度过多的孩子,由于基础过于薄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里无法跟上正常的复习进度,在学校学习中有被老师“拖着走”的痛苦与无奈。他们的思维导图辅导方案,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记忆。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一堂课的小结犹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让学生做课堂小结的主人,自我整理新知识与培养能力,使学生感觉“课已尽而意无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了几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生自我概括式

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时,学生经过小组研讨,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根据条件提供一些材料,如表格、板书等,给学生助力,提升学生自我概括小结的效果。学生的自我概括要以问题的形式体现。

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通过小组讨论,有的小组以以下的几个问题来概括:

1. 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 什么是梯形的底边、腰和高?

3.梯形与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既可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数学,能否获得正确的抽象结论,完全取决于概括的过程和概括的水平。数学的概括是一个从具体向抽象、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概括是有层次的、逐步深入的。在学生自我概括小结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概念的发展过程,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条理性与系统性,才能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生自我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自我拓展,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我概括: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你认识的其它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和是180°×2。

学生将梯形分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梯形的和是180°×2。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思维导图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画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编制思维导图,可快速掌握并现场画出知识层次、知识清单、解题方法、知识要点等,解决了小学生记公式难和不知道学习目标的问题。数学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能够用图像将数字呈现出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其中一个学生画出如下思维图:

不同能力的学生会画出不同的思维导图。

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对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知识往往浅尝辄止,使得基本概念不深入,基础知识不牢固。他们的思维导图可以对孩子起到更好的记忆、理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不要掉队,并尽可能地促进良性的学习循环。

学习好但总“吃不饱”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小灶”,以便能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竞争力,这类学生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可大大节省不必要知识重复而占去的时间,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能牢固的掌握知识。

落后进度过多的孩子,由于基础过于薄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里无法跟上正常的复习进度,在学校学习中有被老师“拖着走”的痛苦与无奈。他们的思维导图辅导方案,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记忆。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一堂课的小结犹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让学生做课堂小结的主人,自我整理新知识与培养能力,使学生感觉“课已尽而意无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了几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学生自我概括式

为了使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时,学生经过小组研讨,用简单明了、准确简练的语言和图表等方法,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知识的脉络与主线,深化主题,强化重点,明确关键性知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条理,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根据条件提供一些材料,如表格、板书等,给学生助力,提升学生自我概括小结的效果。学生的自我概括要以问题的形式体现。

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通过小组讨论,有的小组以以下的几个问题来概括:

1. 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 什么是梯形的底边、腰和高?

3.梯形与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既可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数学,能否获得正确的抽象结论,完全取决于概括的过程和概括的水平。数学的概括是一个从具体向抽象、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概括是有层次的、逐步深入的。在学生自我概括小结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概念的发展过程,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条理性与系统性,才能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生自我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自我拓展,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我概括: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你认识的其它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和是180°×2。

学生将梯形分成2个三角形,从而得出梯形的和是180°×2。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思维导图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画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编制思维导图,可快速掌握并现场画出知识层次、知识清单、解题方法、知识要点等,解决了小学生记公式难和不知道学习目标的问题。数学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能够用图像将数字呈现出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其中一个学生画出如下思维图:

不同能力的学生会画出不同的思维导图。

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对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知识往往浅尝辄止,使得基本概念不深入,基础知识不牢固。他们的思维导图可以对孩子起到更好的记忆、理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不要掉队,并尽可能地促进良性的学习循环。

学习好但总“吃不饱”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小灶”,以便能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竞争力,这类学生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可大大节省不必要知识重复而占去的时间,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能牢固的掌握知识。

落后进度过多的孩子,由于基础过于薄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里无法跟上正常的复习进度,在学校学习中有被老师“拖着走”的痛苦与无奈。他们的思维导图辅导方案,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记忆。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角梯形导图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玩转梯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梯形达人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