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荣
摘 要:体验学习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注重实践和动手操作是统一理论体系,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观的教育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体验学习能促使学生思维发展;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快速进阶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转变传统的“苦学”观念。
关键词:体验学习 数学教学 思维发展 生活经验 探究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91-01
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体验学习也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有效手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仍是擅长形象思维,拙于逻辑思维,对许多数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都要借助于体验学习。因此,合理设计体验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仍然很有必要,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1 体验学习能促使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单纯从数学原理和数学知识体系入手学习,很容易导致一部分基础和思维能力差的学生陷入迷茫不解的境地。教师要借助体验学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初一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部分学生搞不明白“负负得正”的原理,教师的抽象讲解也显得极为苍白无力。部分教师只能采用先记住、再运用、最后理解的机械教学法,导致学生出现学而不懂、用而不解的糊涂现象存在。教师可以借助体验学习,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在数轴上进行减去负数的演示、学生之间的模拟借还行为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负负得正”減法生活意义和数学意义,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在理解乘除法中的负负得正原理时,教师可以借助数轴、时间和运动历程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相乘积的符号变化,以最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负负得正的数学原理。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有所依托,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增加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促使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精神世界都能一起发生变化,使得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托形象思维也在逐步形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积累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
2 体验学习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是这一要求的具体表现,是从数学模型或生活实例出发,通过动手操作或图形展示,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的数学知识或原理。在这个过程中,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逐步接近最近发展区,从而实现学习上的突破。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时,引导学生从体验性学习出发,先看一看:看了圆锥有什么感受?再找一找:周围有哪些物体是圆锥?最后想一想:生活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做一做:沿着圆锥侧面的任何一条直线,将圆锥剪开,请观察它是由两个什么图形构成?议一议: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该如何求?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联想到生活中的斗笠、粮仓的顶部、蛋卷冰淇淋等,缩短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降低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自己找到圆锥展开后,发现其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 圆的面积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的回忆,也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体验性学习不但能够弥补初中生抽象思维不足,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还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充分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促使学生自己做到“温故而知新”,不断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体验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但是,他们仍处于喜动不喜静、喜操作不喜单调的思维的年龄阶段。而体验学习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体验学习,比如,动手操作、画模拟图、寻找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等,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兴趣。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将自己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感受讲述给大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享体验学习的成果,合作让学习过程更富趣味性。比如,在学习“概率”内容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抛硬币”游戏,促使学生理解“概率”和“频率”两个概念。把学生分成4个大组,没个大组再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2个人,要求每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少于50次的投币。每个小组一个人投币,一个人记录和汇总,计算出正面向上的次数和频率。再汇总大组正面向上的次数和频率,最后全班汇总正面向上的次数和频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比总结、汇报综合、结果探究等环节,很容易就得出了:频率随试验次数的不同是变化的,是一个统计规律,但它都在概率附近摆动;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频率会接近于概率;当实验次数趋向于无穷时,频率的极限就是概率。体验学习避免了传统课堂的单调、枯燥,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并能保持对下一次上课的期盼和渴望,实现了寓学于乐,彻底转变了传统的“苦学”的陈旧观念,和新课程理念与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另外,体验学习还有助于合作探究的深入。传统课堂的合作探究,仅仅停留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研讨和学习成果的交流层面。而体验学习促使学生手脑并用,且时时会激活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学生的课堂交流探究深度、广度都会有所增加,有利于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结合,更能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开展,从而建立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总之,体验学习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认知习惯和学习规律。其要求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成为会学习、会探究,且能体验学习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 贺成花.浅谈体验性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B),201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