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娣
【摘 要】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并伴有痞闷不舒,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嗳气,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足阳明胃经属于胃,足厥阴肝经属于肝,肝胃两者关系密切,从古至今的医疗实践证明,针灸胃经确能治疗许多胃肠疾患。以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本病33例,收效良好。
【关键词】针灸;中药 ;胃脘痛 ;肝郁气滞型胃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心痛也。”这里的心痛就是指胃脘痛。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胃脘痛的临床分型主要分为:寒邪客胃型、肝郁气滞型、饮食停滞型、瘀血阻络型、脾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等。针灸处方是针灸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在临床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过程中,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病情及脏腑经络腧穴的功能,特进行穴位配伍的用穴方案,包括单穴和处方配穴[ 1 ]。
1 循经取穴为主其他取穴为辅
针灸处方用穴要少而精。《灵枢.五邪》云:邪在脾胃,则病,肉痛。调于足三里。
注定特定穴位的应用,《灵枢.厥病》中云:“胃心痛,取之大都,太白……均是五枢穴为主的主治处方。”《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云:病在胃及饮食不得病者,取之于合[2]。
针灸治疗必须根据不同证型而定:①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进针后必须以得气为度。胃脘痛痛时可以牵连胁背,或兼见胸胁痞闷。胃痛剧烈或有发热出血等症状者,令卧床休息。一般胃脘痛者,可适当活动,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胃痛发作时可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剧者间歇强刺激;伴呕恶加公孙穴,留针30分钟,寒者予以热水袋敷上腹部或醋炒麸子于胃脘部热敷,或温灸中脘、胃俞各15分钟,效果显著。②严密观察胃痛部位、程度、性质、时间诱发因素等。加强情志护理。胃脘痛常因情绪激动诱发或加重。因此与病人谈心,了解情绪异常的原因,使病人自觉地解除烦恼和不良情绪,加强饮食护理。根据情况予流质或软饭且少食多餐。寒邪客胃及脾胃虚寒型胃痛宜热食,忌生冷食物。脾胃郁热型宜多饮水、果汁。肝气郁结型胃痛忌食油腻厚味之品。
中药治疗:自拟“健胃止痛汤”加减。药用:茯苓15克、白术15克,党参10克、陈皮10克,元胡索15克,鸡内金10克,炒枳壳15克。脾胃虚寒者加小茴香15克;寒邪客胃加炮姜10克,胃阴亏虚加石斛、麦冬各15克;饮食停滞加山楂、神曲、麦芽各15克。瘀血阻络加红花、桃仁各10克。脾胃郁热加玄参、麦冬等各15克。肝气犯胃加柴胡青皮各15克。有溃疡或出血,可加白芨、白芍、生地榆各15克,反酸重加瓦愣子30克,炙甘草10克,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15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针灸治疗取穴:肝气犯胃取中脘、内关、足三里、期门、太冲。脾胃虚寒取脾俞、胃俞、梁丘、内关、足三里;胃阴不足取中脘、胃俞、脾俞、冲阳、内庭;寒邪犯胃取内关、中脘、梁丘、丰隆。操作令患者平卧或侧卧位,取相应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针,1.5寸毫针针刺。腹部及四肢行直刺,背部穴位施斜刺,以得气为度。在提插的同时配合捻转对于增强提插针感效果十分必要。《针灸大成》注“凡病寒者,先使气至病所,次徐徐进针。”阐述的是以左旋为补,右旋为泻的概念,捻转配合提插可以不断地牵动穴位感受器,以扩大针感效应。尤其是当刺入穴位不准时,或仅刺在穴位感受器近旁,难以得气时,将针捻向一个方向则易得气,而且反应强烈,因此成功率高。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旋以捻转这一手法时,需要指力大小适宜,速率缓急应掌握恰到好处。否则,捻转角度过大,速率太快,易发生滞针现象而引起疼痛;反之,角度过小,速率太慢,则刺激量不足,就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2 临床资料
笔者在临床治疗胃脘痛33例,均采用针灸。疗效比较满意。肝郁气滞型效果佳。
33例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全部均为门诊病人。临床表现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从经络辩证本病属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故取中脘,和阳陵泉以平肝胆之冲逆,使肝气平而胃气和降。治疗方法如下:
治则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取穴 :背俞穴压痛点,中脘、期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内关、公孙。公孙毫针刺。手法用泻法。操作:选用28号针1~3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先刺内关、公孙、阳陵泉、太冲穴留针30分钟。中脘、足三里针刺后加温针,治疗时上述穴位左右交替使用,10天为一疗程。
3 效果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胃脘疼痛胀满不适、嗳气、胃脘疼痛症状减轻,胃纳转佳。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4 病案举例
刘某,男,45岁,自诉胃脘疼痛,反復发作已8年,近来因生气后疼痛加剧,多发生在饭后,即觉胃脘部胀痛,脘腹连胁,嗳气频繁,伴有恶心、嗳气、吐酸、纳呆持续时间较长。检查:上腹部压痛,舌质黯,舌边有齿痕,脉象弦细。X线钡餐检查均未发现溃疡病变,西药效果治疗不佳,给予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胃脘部疼痛、吐酸症状消失。胃纳正常,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
笔者治疗胃脘痛的体会:胃脘痛病因多与饮食不节,进食生冷及过食不易消化食物,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情志不舒或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发为胃痛。运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胃脘痛见效快,疗效持久。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穴位,对调整内脏功能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中脘是胃的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之功效。阳陵泉、太冲穴可以疏理肝气,以治胁痛。
内关配公孙;公孙是八脉交会穴,为治胃脘痛的经验穴。“交”是交通,“会”是会合。公孙以冲脉交通,心包经内关以阴维脉交通,二者同会合于胃、故针灸配合中药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启国 ,裴景春 ,任璐.古代针灸处方与君臣佐使 [J]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 (3):90.
[2]杨骏. 试论《内径》针灸处方中用穴特点 [J] .江苏中医,198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