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玲 钟定都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注射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2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并比较。结果:干预组117例患者中98例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其余19例表示比较满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117患者中54例表示满意,32例表示比较满意,其余31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73.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门诊;注射室;临床运用
随着社区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到社区医院治疗,门诊治疗是社区医院治疗的重要途径,此外医疗护理模式的改变导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取门诊治疗及护理。妇科门诊量大、病种多,病情复杂,如何提高妇科门诊的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成为当前的热点课题[1-3]。综合护理干预是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基础病护理等在内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门诊中的运用效果,笔者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2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17例,文化程度:小学:60例,中学:64例,高中及中专:54例,大学及以上:56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49例,干部:47例,学生:43例,其他:49例。人流:32例,药流:21例,阴道炎:84例,急性盆腔炎:45例,慢性盆腔炎52例。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护理方式:对照组117例患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
1.2.2 干预组护理方式: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以下护理措施:
1.2.2.1 心理护理:①经过观察,多数患者存在紧张情绪,护士与患者以温和的语言交流,解除其害羞心理,尊重患者隐私,解除其心理压力,在进行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②慢性盆腔炎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者容易自卑、抑郁等,护理人员向其讲述经期及性生活卫生对于本病的重要性,并注意调节情志,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1.2.2.2 健康教育:①对于阴道炎、盆腔炎患者,嘱咐其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坐浴,保持外阴清洁及干爽,但不可过度讲究卫生,进行阴道灌洗或冲洗,以免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进而加重病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②对于人流患者,术前向其介绍手术经过及注意事项,术中做好监测工作,术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注意阴道流血、腹痛、发热等情况,并禁性生活2周,在下次备孕前,严格做好避孕措施,以减少人流次数。③对于药流患者,服藥后叮嘱其注意腹痛、流血等反应,并注意排胎情况,若出现腹痛剧烈、大量流血等情况,及时至医院就治。胎囊排出后交予医生检查,并及时复查,回家后注意补充营养以帮助恢复身体。④医生开处方后,告知患者争取使用方法,并嘱其定期随访。
1.2.2.3 输液护理:①创造舒适环境:对于需在门诊及时输液的患者,护理人员事先在输液室外的大厅摆放舒适的椅子,以便缓解患者等待的疲劳;②严格执行安全核对:接收病例时,护士询问患者病情、过敏史及曾用药情况,查看输液单与病历记录是否符合,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确保用药安全。③护理人员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仔细观察患者表现,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红肿等不适、全身有无不良反应,并询问患者不适症状是否缓解,以保证输液后患者安全。
1.3 评价标准:在患者治疗后,令其评价护理服务。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以患者分数分3个等级:满意(>90分),比较满意(75~90分),不满意(<75分)。每组各发放55份调查表,全部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卡方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117例患者中98例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其余19例表示比较满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117例患者中54例表示满意,32例表示比较满意,其余31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73.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科门诊疾病复杂多样,患者多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存在多病共存,临床表现不典型等情况。门诊治疗妇科疾病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各种并发症及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妇科门诊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4]。妇科患者因疾病本身特点可能导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功能障碍,此外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患者多对疾病本身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5]。妇科门诊疾病不一,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6]。如何通过妇科门诊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成为当前妇科门诊护理重点课题。
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了解需护理干预疾病的本身特点,结合工作实际。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笔者针对我院妇科门诊特点,提出了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门诊输液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门诊中的运用效果,笔者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组117例患者中98例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其余19例表示比较满意,满意度为100%,对照组117患者中54例表示满意,32例表示比较满意,其余31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73.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是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有效方式,将其运用于妇科门诊,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艳秋.个体化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门诊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26):433-434.
[2]刘春荣.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6(6):206-210.
[3]王彩萍,全日红.人性化护理服务文化实施效果的观察[J].护理研究,2009,19(2):263-264.
[4]吕姣玲.护理干预对妇科门诊人流手术患者情绪反应的影响[J].健康必读杂志,2013,7(7):154-155.
[5]黄燕玲.风险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15-216.
[6]白蔚华,郭慧璞.妇科门诊就诊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8,(916):215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