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2014-06-11 07:17魏兵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

魏兵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我院所运用ECMO技术进行人工心肺复苏的2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病患在心肺复苏时使用ECMO前后血液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又被称为膜肺,以下简称ECMO,在垂危病患的生命抢救方面属于一种新型技术。ECMO这种医疗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后进行体外循环,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病症。进入21世纪以后,ECMO在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1 ]。ECMO实质是人工复苏心肺的一种机器,核心是血泵与膜肺,分别具有人工心脏与人工肺部的作用。文章对在我院使用ECMO进行人工心肺复苏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ECMO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使用ECMO技术进行人工心肺复苏的病患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72岁,中位年龄为(45.3±1.7)岁。这些病患均选自我院急诊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因心脏骤停的病患,其中有2例病患中毒、有8例病患心肌梗塞、有3例病患溺水、有2例病患电击、有7例病患急性心肌炎。对比这些病患的性别、年龄、导致心脏骤停的各种因素,P>0.05,缺少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1.2.1 建立和管理ECMO 这些病患均在心脏骤停30min内给予紧急救治,分离股动静脉并建立体外膜氧合,插管直径为19到21毫米,在为股动静脉插管时,要为旁路肢体远端血管进行血液供养。在插管中涂抹肝素,用400ml的生理盐水预充管路,然后在预充液中放置20mg的肝素。液体的流经路径是:股静脉转入离心泵转入膜肺再转入股动脉。中间使用的肝素剂量尽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维持在160s,每分钟肝素流量在2到3L之间,血液温度维持在35度左右。按照病患的血气结果调整流量,在转流过程中对血小板、凝血指标、动脉血气、红细胞、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转流过程中对使用的通气策略进行保护,降低呼吸机的潮气量,提高通气频率[2]。

1.2.2 治疗原发病 本次研究的22例病患中,有8例病患心肌梗塞,为这些病患提供冠脉造影支架移植手术,为7例患有急性心肌炎的病患提供减少心脏运转、营养心肌、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对于中毒、溺水、电击引发的心脏骤停病患使用对症常规支持性治疗方式。

1.2.3 撤出ECMO 当病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时,血管中的活性用量较少,为病患的心脏提供超声心电图扫描,结果证明病患的心脏具有射血能力,为病患的胸部提供X光照射,图像十分清晰,肺部的顺应性得到改善,机械辅助通气后,病患的氧气吸入量超过50%,呼吸末正压超过6厘米,水电解质与血气恢复正常,逐渐减少灌注量直到正常血液的10%到25%后,可以将ECMO撤出。

1.3 各项指标的观察

1.3.1 监测动力流动学 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对病患的心率与心律进行检测;在病患左侧锁骨下方的静脉血管中进行穿刺,深入植入导管,对中心静脉压(CVP)进行检测,在病患左侧锁骨下方的桡动脉血管中进行穿刺,对平均动脉压(MAP)与动脉压(AP)进行检测。

1.3.2 检测血氧 使用ECMO医疗技术抽取桡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检测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LA)、血氧饱和度(SaO2)等。

1.3.3 检测条件 检测过程中,保证机械通气值处在一种恒定状态下。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本次研究病患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代表病患的数据信息,用t值与卡方对病患的数据信息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此次研究的22例病患中,使用ECMO进行辅助治疗最短用时8.5h,最长用时76h,平均用时(22.9±1.5)h。在使用ECMO医疗设备之前,对病患的心脏进行按压,最短用时7分钟,最长用时55分钟,平均用时(18±2.9)分鐘。在使用ECMO医疗技术过程中,在侧下肢近心穿刺置管后血液运行良好,流转过程中有2例病患由于产生明显的血红尿蛋白,在转流40小时后改变ECMO流转路径。

对比病患在心肺复苏时使用ECMO前后血液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详情见表1,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

3 讨论

心肺复苏是否可以获得成功,除了和病症严重程度与心脏骤停时间有关外,还和是否能够有效并及时恢复自主循环有直接关联,自主循环的有效性需要将脑复苏作为成功挽救病患生命的前提。通常心肺复苏这种手术只能让心脑形成低灌流,这样并不能对病患的生命起到维持作用。有资料显示,当病患的心脏骤停时,从外部对病患的心脏进行按压,心排量仅为正常的35%,颈部动脉平均压强很少能够超过5.3kPa,心肌血量仅有正常的20%。但是伴随心肺复苏手术的进行,心肌缺血的时间逐渐加长,使反应性下降,最终失去对治疗的反应性,从而导致心肺复苏失败。所以,找寻一种高效、安全、快捷的心肺复苏治疗方法对提高救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

体外膜肺氧合以下简称ECMO,属于支持呼吸循环的一种技术,工作原理是通过导管把静脉血引流到体外,在血泵的作用下,经过膜式氧合器氧合,再将血液输送到病患身体内。使用ECMO后,即便病患不能自主呼吸、循环,主动脉和冠动脉中的血液经过氧合器氧合成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都能满足病患的生理需求。

综上所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忠杰,林洪远,柯友洋,等.心肺复苏期间心脏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2009,12(11):669-671.

[2] 李斌飞,廖小卒,张志刚,等. 体外膜肺氧合在纵膈移位致心搏骤停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7):756-758.

[3]赵岩岩,邢家林,杜中涛等.体外循环心肺复苏技术在成人心脏术后心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11(3):145-149.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急诊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