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盛蕾,金 玫,刘红旭,戴 梅,佟 丽,郭丽娅,林 谦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策略有很大进展,我们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所有病例均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患者共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用心衰合剂)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其中治疗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6.71±9.38岁;心功能Ⅲ级患者11例,Ⅳ级患者3例。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9.33±8.42岁;心功能Ⅲ级患者10例,Ⅳ级患者5例;2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Framingham标准。①主要标准: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静脉压增高(>16 cmH2O);循环时间>25 s;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②次要标准:踝部水肿;夜间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肝肿大;胸腔积液,肺活量降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心动过速(>120次/min);③主要或次要标准包括:治疗后5 d内体质量减轻>4.5 kg;④同时存在2个主项或1个主项加2个次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证属痰饮阻肺证、气虚血瘀的本虚标实证。主症:气急;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咳白痰或痰黄黏稠;胸脘痞闷;心悸气短,劳则加重。次症:下肢浮肿;动则喘甚;尿少;面色晦暗,唇甲青紫;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舌脉:舌暗淡、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滑数,或涩,或结代。具备主症2项或2项以上,次症1项以上,且舌脉符合者可以诊断。
1.2.3 心功能分级标准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50周岁≤年龄≤80周岁;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同时满足以上4项条件者,且符合下列3项中的1项或多项者:超声心动示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超声心动示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50 mm;NT-PRO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900 pg/ml,方可入选。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而无法交流者;其他对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的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肝功能指标值>正常值2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20%,血肌酐>3 mg/dl或>265μmol/l)、脑卒中等。
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参照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HF患者首先进行辨证,根据辨证应用心衰合剂方加减治疗。心衰合剂基本方组成:黄芪30 g,葶苈子15 g,桑白皮30 g,防己10 g,车前子15 g,赤芍15 g,水红花子15 g,鸡内金12 g。每日1剂,浓煎至100 ml,每次口服 50 ml,早晚各1次,2组患者均观察14 d。
观察BNP、LVEF、LVED值的变化,并应用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常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
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计分方法: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含有39个条目6个领域,1~17条目为生理机能领域,18~24条目为角色限制领域,25~29条目为活力领域,30~33条目为社会功能领域,34~36条目为心理健康领域,37~38条目为医疗支持领域,各个条目采用0~5分6段计分法,每个条目原始最低分是0分,最高分是5分,每个条目得分相加得总分,最后1条为总体健康满意度,不参加记分。将各领域原始分及总分按逆向转换法进行转化。转化分换算的基本公式为:转化分=(该领域可能的最高得分 -原始得分)/该领域可能的最高得分×100。转化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2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计分及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计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生理机能领域,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力领域,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领域,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医疗支持领域,2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理健康领域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患者BNP、LVEF值、LVED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BNP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2组治疗期间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检查,治疗前后比较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北京中医医院许心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起,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在国内首创“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通过30余年的经验总结,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和防己黄芪汤为主方组成心衰合剂,方中黄芪补益元气、扶正固本;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泻肺行水,除胸中痰饮、化痰平喘;防己益气利水;赤芍凉血活血化瘀;水红花子活血利水以通血脉,诸药合用共奏泻肺利水、理气活血之功。既往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显示,心衰合剂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洋地黄及利尿剂的用量,降低血浆AngⅡ、ANP和Nt-proBNP,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HF患者的心室重构,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改善HF 的进程[2]。
表1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计分变化 (s)
表1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计分变化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bP<0.05
生存质量计分领域 治疗组(14例)对照组(15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生 理 机 能 64.07± 7.85 73.92± 7.06ab 63.85 ± 8.45 67.24 ± 7.55角 色 限 制 65.85± 7.33 70.00± 7.55 66.92± 6.79 71.35± 6.02活力65.78±10.06 73.42± 7.07a 66.35 ± 8.14 70.07± 7.90社 会 功 能 60.71± 7.71 67.43± 8.07a 66.28± 8.62 71.71± 7.45心 理 健 康 73.07± 7.44 86.57± 5.76ab 70.07± 7.87 79.42±10.24a医 疗 支 持 69.07±10.34 77.28±10.72a 69.85±12.54 75.57± 9.07a总分64.00 ± 8.67 76.57 ± 7.73a 68.85 ± 9.42 78.71 ± 7.21a
表2 2组治疗前后 BNP、LVEF值、LVED值的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研究组具体概括了生存质量研究中量表的4种做法[3]:①产生适合每种文化语言背景下的新量表;②翻译现成的外国量表,改造使其适应于自身的语言文化背景;③兼顾不同的文化背景,由若干个中心合作产生出一个生存质量评价量表;④采用主观评定形式,由被测定者自己定义认为重要的生存质量领域,并评价自己在相应领域的功能状况,这种情况不需要固定的量表。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分为生理机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医疗支持6个领域,完整涵盖了国际公认的生理、社会、心理、精神等生存质量测评内容,可用于HF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且具有中医特色,量表中新增的中医条目对量表的反应度有贡献。研究显示,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反应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51,总分半信度系数为0.960)[4]。
本研究应用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评价HF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在生理机能领域、活力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及心理健康领域均较对照组具有优势,且能改善患者血浆BNP水平。心衰合剂能够有效改善H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2]许心如,魏执真,许信国,等.心衰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3(11):825-826.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QOL Study Protool[M].WHO(MNH/PSF/93.9),1993.
[4]苏敬泽,逯金金,万洁,等.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中医特色条目的评价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2,31(4):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