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下年轻人缺少质疑”说起

2014-06-11 07:05周汉云
师道 2014年4期
关键词:骨气范进爱好者

周汉云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题客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5617人参与)显示,98.9%的人觉得当下青少年缺少质疑精神。当下年轻人为什么缺少质疑?调查显示,53.7%的人认为是由于家长本身爱养“乖孩子”;53.0%的人认为是因为学校教育不鼓励质疑;52.4%的人认为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下,唯成绩论英雄;给出的其他原因还有“整个社会都缺乏质疑”(49.4%)和“在当下,质疑成本很高”(28.2%)等。

从实际教学的角度看,有没有质疑精神与老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譬如教《谈骨气》一课,讲到论证严密性,论据的典范性、代表性时,我常常这样引导学生:就作者所列举的事例来看,能不能完全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大部分同学认为可以,但也有个别学生能看出问题:比如从年龄看,都是成年人,缺少了未成年人;从性别看,都是男性,缺少女性。这只能证明中国成年男性是有骨气的,无法证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我一直以为课文是无懈可击、无可挑剔的,其实,它也有可以质疑的地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使用句式要单一》一课,教材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这句话由两个判断句杂糅而成,可以分别改用下面两种句式来表达:(1)《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2)《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这样一改,句式确实单一了,但有没有问题呢?有质疑精神的学生就发问:“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有没有交叉的情况呢?显然二者是存在交叉的。

对于语文教材,一线教师当然视其为最权威的资料,一般不敢去质疑,更不要说学生。可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李希贵老师却说:不要把课文奉若神明,要学会以平视的眼光看待课文,好处说好,平庸处也不回避,有问题的地方允许学生表达一己之见,这才是解放语文教学,解放语文教师,解放语文教材,也解放学生的正确态度。

比如,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的质疑:为什么是开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不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既然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为什么编者不把中心论点作为文章的标题,那样不是更好吗?又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几句话如何体现了人的主观性?“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喻”到底是别人了解,还是自己“醒悟”?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探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上《范进中举》一课,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范进花了30多年考科举,值不值?本来我是想让学生对范进的执迷不悟进行批判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多同学认为值得。因为范进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始终如一地执着追求,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范进是成功的,他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一时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我又问:范进读书的目的就是以考获取功名,这正确吗?很多同学认为这没什么不对。他们说,我们现在拼死拼活读书也是为了考取一所好一点的大学,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和范进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学生有这样的思维并不奇怪,然而对此,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点、引导。毕竟,批判性思维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基石。

一节课有没有收获,就看学生这节课有没有动脑筋,思维有没有得到开发。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成了机器,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而没有开动脑筋。教师也是,没有思索如何激发学生思维,而只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开发,思考问题自然就没有主见。

“一提到培养质疑很多人就会指责教育体制,但是,从来没有哪个教育体制是压制质疑能力的,实际上是不会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晓文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我国早在20年前就有叶澜教授组织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渐诱引导发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提问思考水平,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还迁移到了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上,这说明培养“质疑”和体制没有必然关系。

我以为,只要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生发问的习惯,保护学生质疑批判的积极性,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批判求异精神就能得到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骨气范进爱好者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范进中彩
朽木颂
蝴蝶爱好者
拓展延伸
直播答题爱好者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肉食爱好者福音 黑蒜露笋煎焗鸡脯
《范进中举》缩写
范进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