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现在中学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问题,我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摸索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在通常的课堂阅读教学程式之外,添加某些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以求通过“外围突破”来扭转教学低效的局面。本文对该方法的涵义、运用的意义、方法和分类作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外围突破”;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外围突破法”的涵义
通过多年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我找到了一些能提高教学效果的辅助方法,它是针对由于某些阅读内容难度较大、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足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教学困难或教学效果偏低的问题,通过作用于一般阅读教学程式或文本教学的外围,起到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悟、体验、分析、评价等方面能力,它有助于化解教学困难或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对顺利开展阅读教学和增强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我称之为“外围突破法”。
二、运用“外围突破法”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突破阅读内容的重、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阅读内容由于语言晦涩、结构繁杂、道理深奥、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等原因,使学生对其难以做出正确的理解、分析,造成了阅读课重、难点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此时如果教师能找到恰当的点组织教学环节展开外围突破,就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一文,“‘我对母亲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是文章情节内容分析的重、难点,如果在分析“第一次变化”前插入一个外围情境问答,则有助于学生对“原因”的分析:教师先以“假如你是寄宿生,你同意你妈来教室给你送菜吗?”为问题让学生如实回答,然后教师再以“假如你妈是个又老又丑、蓬头垢面的跛脚女人,你同意你妈来教室给你送菜吗?”为问题再让学生如实回答,大量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给出否定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寻找原因,就有不少学生得出与“虚荣”有关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转入课文分析,问题迎刃而解,重、难点得以突破。这个“外围问题”与课内的问题是相似的,只是增加了“情境”之后产生了真实感,学生的内心世界被触动,有“身陷其中”之感,此时和“作者”产生“零距离”接触,自然容易破解问题。
(二)有助于激活或补充原有知识
学生在阅读前是否有足够的原有知识,在阅读时能否激活原有知识,将直接影响其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当原有知识没有激活或出现缺乏时,阅读理解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没有发生,而运用“外围突破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我曾上过一节课改专题观摩课,课题是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我抛弃了通常采用的先正音、朗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各则包含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方法。在进入课文前,先让学生进行了15分钟左右的自由发言,从“到学校的主要目的”切入,引至“学习”,定向发言话题:“如何提高学习水平?”通过我创设的良好的发言氛围,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发言,并自己提出了提高学习水平的22种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方法、态度已完全覆盖了《〈论语〉六则》中所包含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学人所长”等所有有关观点。我在学生发言后进行归纳,以一句赞叹“你们的集体智慧已不亚于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转入课文教学。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和高度的自信进入课文阅读,20分钟就与教师一起共同完成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组织发言”即起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的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轻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因为那其实就是自己原有知识的文言化。
又如我在教八年级上册《走进纽约》时,由于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大型城市,原有知识不足,对文章缺乏深刻理解,所有的阅读信息只能放在想象之中,难以内化,不利于产生真实体验。在阅读该文之前,我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有关纽约或其他大型城市的影视剪辑,这样就补充了学生原有知识的不足,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内化有关内容。
(三)有助于“激趣”和“煽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一切功课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兴趣也是一切学习的源泉,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寻找能引发学生阅读热情的点,用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激情。例如:在七年级下册《黔之驴》一课的阅读教学前,我先组织讨论:老虎怕驴还是驴怕老虎?不论得到学生的哪一种回答,我都说:“你们都错了,不信的话可以打开课文看看!”此话激起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欲望,立刻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后面的教学也就顺手了。又如:在教读八年级下册《南京大屠杀》前,我先播放了有关影视片段(如《南京梦魇》),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为课文教学定下沉重、悲痛、激愤的感情基调,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深刻体验,这就是“外围突破法”的“煽情”作用。
(四)有助于知识、能力的拓展和迁移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而学生在阅读课掌握的知识、能力,却很少能自发地拓展和迁移。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必须大量开展阅读的拓展和迁移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珍惜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不失时机地为学生阅读的拓展和迁移多提供可参与的平台,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小溪流的歌》教学的拓展、迁移环节,教师先要求学生想出一篇以上能体现“小溪流精神”的类似作品或有关名句、格言,然后开展全班交流、讨论并汇总。涉猎面并不广的学生们从个体讲说得不多,但汇总起来也不少:近的说到《犟龟》,远的说到《西游记》,名句、格言有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从这个训练点来说,每个学生的相关知识都得到拓展,能力的迁移训练成功!endprint
因为所有的“外围突破”环节主要的参与者都是学生,主要的时间都是由学生支配,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人,所以运用“外围突破法”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彰显了新课程理念,使教师由“说书先生”退居为“听书先生”,只行使定向、调控和评价的权力。
三、“外围突破法”运用的全程方法及注意要点
(一)做好“双备双寻”,是完成“外围突破”的前提步骤
“双备”指的是既要备好教材,主要是正确把握阅读内容的重、难点(包括局部重、难点),又要备好学生,主要是要正确分析和判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和心理特征;“双寻”指的是:1.要寻找阅读内容重、难点(包括其他需要突破的内容)与学生现状的最佳结合点,这点即是“突破点”,极为重要,如果找错则可能无法正常开展外围辅助教学,或可能使之反变为课堂教学的累赘;2.要紧扣该结合点,寻求一个易于操作的高效的“突破”环节教学设计。例如:《〈论语〉六则》“外围突破”的教学设计有多种,除前文所述之外,仍有如“让学生通过工具书,尽量找出关于学习方法、态度的成语,再导入课文寻找其来源”这类的突破方法,但根据教学效果预测分析:因激趣作用较小,可讨论性偏低,原有知识不足(这些“成语”本身就是学习对象),根据最佳设计规则,决定选用前文所述的“组织发言突破”。
(二)选定“突破”时机,适时展开辅助教学
如前文各例所述:属于“基调”类的“外围突破”,如起到“激趣”与“煽情”作用的,可选择在进入文本教学之前展开;属于“拓展、迁移”类的,可选择文本教学之后展开;属于“重、难点突破”或“激活原有知识”的,可根据需要在教学的前、中两期展开。
此外再举一个 “两次突破”的例子说明:七年级上册《春》的教学重点是“优美的语言”与“精巧的结构”,为突破前者,根据对本文语言特点与学生原有知识的分析,确定以“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为突破口展开辅助教学,我先组织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修辞手法;然后提取上述三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这三种修辞在文中的语句;其后经学生发言、交流,得出“全文绝大部分语句均被这三种修辞手法覆盖”;最后根据这三种修辞的作用,归结出“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优美”。至此,课文重点之一被自然突破。另外我根据作者“绘春”的结构特点,寻找到以“绘画”为突破口的辅助教学方法,即:让学生拿出笔纸,画一张春天的风景图(要求画实景,不画抽象画),然后请学生在各自的画中圈出构图意象,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文中的春天意象,并与自己的构图意象进行名称和数量上的比较(这一比较另有其他教学目的,与突破无关),最后由学生发言、归纳,得出“作者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意象描绘了春天景象”,最后得出作者“绘春”的主体结构(至于全文结构“迎春—绘春—赞春”,也因“绘春”部分的明晰而自然呈现,再另行分析,无须作为突破对象)。
(三)调控“突破”过程,提高效率,力保教学结构完整
既然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就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喧宾夺主”,更不能直接取代既定的课时教学设计,而且应该在确保实现辅助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量为其他教学环节节省时间,以保证该课堂的教学结构完整。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时间控制。教师应以课前设定的完成辅助教学所需的时间为基准,进行“弹性”控制:先保证“突破”目标的实现,再尽量缩短“突破”所用时间,教师要在“突破”教学过程中准确判断目标是否实现,一旦发现已突破重、难点,则应及时“鸣金收兵”,随即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能给课堂的主要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提高效果,同时有利于保证整堂课的教学结构完整。
2.活动控制。“活动”指的是开展阅读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发言、书写等行为。每个学生因行为能力不同,完成的情况也不同,比如让学生发言,学生的发言或言简意赅,或没完没了,或言之无物,这样一来,学生的活动就有可能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活动前向学生提出有关要求,让学生进入限制性活动;并鼓励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高活动效率;及时制止可能影响教学进程或目标实现的行为,如学生离题的发言等。
四、“外围突破法”运用的途径分类
(一)通过组织外围讨论展开“突破”
组织外围讨论是“突破”教学的常用方法,通过对阅读内容的重、难点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状况的联系分析,寻找“突破点”,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话题”,如:前文所例析的《〈论语〉六则》教学;又如在七年级上册《空城计》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量学生对“空城计”持盲目肯定的态度,说明学生对问题分析不深入,缺乏辩证思考,就设计了一个题为“假如是我率军攻城,是否敢冲入‘空城”的外围讨论,由于学生陷入“情境”,真实体验产生,发表的看法更为理性,最后得出 “‘空城计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应用成功”及“司马懿绝非蠢才”的辩证分析。
(二)通过类比方式展开“突破”
寻找与阅读内容在语言、结构、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侧重点)相似的文本材料,这些材料必须是已存在于学生原有知识中的文章阅读积累,再通过类比展开辅助教学,有助于消除教学困难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如在七年级下册《地毯下的尘土》教学前,先分发类比材料《国王与最诚实的孩子》(此文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已掌握)让学生阅读并完成附带的问答题目(这些题目的设置应有意识地映射新课的有关重、难点),再转入课文阅读教学,能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通过“激趣”和“煽情”展开“突破”
激发学生兴趣和控制学生情绪的能力是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应重视培养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如能熟练运用“激趣”和“煽情”开展阅读教学的“外围突破”,能使学生以高昂的兴致或恰当的情绪投入学习活动,有助于消除教学困难,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将阅读内容与学生情况结合起来思考,这样较容易找到有效的“激趣”点或“煽情”材料,如《黔之驴》和《南京大屠杀》的“突破”教学 (详细说明请看前文有关例析)
(四)通过其他学科要素展开“突破”
各学科之间也许在内容上天差地别,但在逻辑或方法上却可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对其他学科的相似性研究,找到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要素。语文教师平时要加强阅读,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并经常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寻找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到“突破”作用的材料、图表或方法、概念等,并使其“为语文阅读教学所用”。前文讲到的对《春》一课的阅读教学开展“外围突破”时采用“绘画”手段,就是本类方法的一个简单运用。
作者简介:吴谨,1973年生,男,福建省古田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阅读、作文教学。
(编辑:刘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