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军
【摘要】学前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本文从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和培养其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幼儿;文学作品;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一、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
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教师讲完故事后,还总会问幼儿这样一些问题: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的提问固然对幼儿记忆故事有一定的作用,但太表面化、模式化,所提问题是单一的,回忆式和封闭式的,没有给幼儿更多思考、想象和选择的余地。那么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如对“故事中有谁”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句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开阔思路,还要允许幼儿对同一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这样,老师就需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只是用词的不同,但幼儿的答案没有统一规定,不局限于故事原文,幼儿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象,大胆想象和创造思维。
(二)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问题
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使幼儿乐学好学,并能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教师若将所提问置于一种情境和氛围中,如“故事中的×××不好意思了,小朋友帮他改正缺点”“谁能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接受故事的状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幼儿提一些“大”而“深”的问题。“大”是指问题范围广,“深”是指问题理解上有一定难度,逐步引导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如将“小蝌蚪分别问了那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的,小蝌蚪为什么没有找到妈妈”的问题,综合成“小蝌蚪为什么问了那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妈妈呢”,其问题答案隐含着动物的局部与态体之间关系的道理。教师的“为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等问题都是启发式问题的具体落实。
(三)变封闭式问题为开放式问题
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对所提问题予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同时开放式问题将幼儿置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幼儿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与作品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受到启发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如判断性问题有:“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他这样做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假设性问题有:“假如你是故事中的谁,你会怎样做?”创造性的问题有:“你身边和周围有这样的人和事吗?”这样的问题都可以引发幼儿在掌握概念和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变换和推理。这无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运用多种复述形式,提高幼儿思维水平
(一)教会幼儿概括文学作品大意
概括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概念的形成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离不开概括的过程。同时,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尤其是篇幅较长的作品,包含的创造因素就越多。因而,在上述教学中应发扬在复述前的复听故事的做法,重视帮助幼儿在领会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学习概括作品大意。开始可以在幼儿复述故事前,按故事发展顺序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带有顺序性的问题进行复述。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具体问题变成概括性问题,有时一个问涉及作品中的3—5个句子,有时是一个段落。难度极大了,幼儿就要自己独立进行思考,重新组织语言,学会了提炼故事的主要情节,创造性地讲述作品大意。
(二)鼓励幼儿大胆替换词句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他们从模仿语言阶段向运用语言阶段迈进,虽然会出现一些消极词汇,甚至生造词语现象,但不能因此便限制幼儿使用相似、相近的词句,使幼儿失去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良机。在教学中鼓励幼儿在不改变原文大意的情况下,允许幼儿增删词句或段落,大胆地替换词句,向幼儿提出一些要求:“谁能说出与故事中意思一样的词成句,这个词还可以怎样说?”如幼儿将:“狐狸痛地逃走了”说成“狐狸夹着尾巴逃走了”“狐狸狼狈地逃走了”等,原意没有改变,但表达更加生动了,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没有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而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三)指导幼儿补充式复述
对年龄较小、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讨论,选出一种最好的方法将故事情节发展下去。对大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直接提出改编成续编的要求,如“故事中的小动物不这样做,结果会是怎样呢?”“小动物认错了,再发生这样的事会怎样呢?”如此引导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为故事编出多种结局,这既包含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大胆想象和合理推测,同时也反映出幼儿对待生活的态度,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帮助幼儿创造性复述
这种方法指教师将故事改编成童话剧,用艺术化的声音、动作等表现出来。教师可复述旁白,幼儿对话,也可以进行即兴表演。在这种复述形式中,幼儿情绪高涨,他们喜欢扮演角色,在表达中赋予角色一定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如《龟兔赛跑》中为乌龟加个翻身的动作,表明从山坡上滚下来得了第一名;如《好饿的小蛇》就是对猜猜讲讲的游戏阅读方式精彩的演绎和诠释。活动一开始,教师用一条丝袜制作的小蛇,把孩子带入了好饿小蛇的游戏情境中,然后在教具图片相结合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猜猜小蛇的肚子会是什么样的,猜猜它可能吞下了什么,还会吞下什么,最后幼儿们想到蛇是有毒的,有时还会咬人,在蛇肚子中做拳打脚踢的动作,表示勇敢等。幼儿创造性表设,将故事中原本不存在的情节合理地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依据自己的深刻感受和以往的生活体验,形象地再现和刻画了作品人物。这样既陶冶了幼儿的性情,又满足了情感需要,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无拘无束、自由想象、大胆创造中完成了作品的复述。
三、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
(一)运用图谱展示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
只有掌握了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句式结构,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仿编与创编的活动。而运用图谱展示文学作品的教学形式将较复杂、抽象的文学作品内容转化呈现为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图文,突出作品的结构指向,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比如诗歌《摇篮》的教学目标,既有理解诗歌内容的要求,又有培养迁移能力、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具体而明确。增加了学习的顺序性和可视性,更有利于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利用图片排列组合,促使幼儿梳理文学作品发展的顺序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是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自主排图的学习方法促使幼儿认真观察每一张图片上场景、时间、人物表情及动作等细节,引导幼儿分析判断图片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梳理出文学作品内容合理的发展线索、顺序,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三)通过合作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理清文章故事的发展线索
表演不仅是简单传达和再现,也是重要的创造性艺术表现活动,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和综合实践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如在教故事《金色的房子》中,首先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及含义,然后指导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式的讲述故事中人物对白,幼儿可以从讲述简单的一句话到互换角色后学会多句话。最后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的内容,从而达到连贯完整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子。
参考文献
[1]陈敏倩,冯晓霞,肖树娟,苍翠.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儿童的入学语言准备状况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4).
[2]罗素文.幼儿园语言教育问题浅谈[J].江西教育科研,1995(4).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