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琦
〔关键词〕 物理教学;概念;学习
兴趣;演示实验;引导
作用;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7—0060—01
物理学理论由概念和规律构成,所以物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学生如果对物理概念领会得正确,一般来说,物理规律也就容易掌握,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要更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将成为空话。学生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很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一知半解。因此,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学生打好基础,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一、重视概念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概念教学中要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概念的引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思维就能集中,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了起来;提出的问题必须和引入的新概念密切相关,学生在生活中熟悉而又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强烈愿望;用实验引入新概念,既生动又形象,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概念有联系的感性认识,而又不能解释其原因,学生必然要满腔热情地去探索新知识。总之,不管采用什么途径引入概念,都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新概念上来。
二、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材料。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突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抓住主要因素使它鲜明、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打好理解概念的基础。实验的“可见度”和“准确度”都必须有恰当的要求。演示实验应尽可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见,准确程度则根据不同的仪器、不同实验的要求来确定,但必须达到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对初中学生来说,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是比较困难的,要想获得良好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概念形成过程,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很重要。2.要引导、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物理意义,逐字逐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示概念。4.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妨碍正确概念建立的因素。如,日常生活的直观错觉、相近概念的混淆等。在启发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暴露与概念形成相关的直观错觉,然后加以纠正;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容易混淆的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通过练习巩固和深化概念
学生在概念形成初期,对概念的掌握是不牢固、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历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实践两个认识过程。初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课堂上讲得很清楚的概念,如不及时练,过时就忘,很难收到正确地、巩固地掌握概念的实效。因此在概念建立后做些简单的概念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做实验等,使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对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十分必要。
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均较低,很多概念只能提初步要求,不能提超过学生水平的要求,否则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因此,认真钻研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掌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笙 编辑:张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