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素香等
摘 要: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生培养经验,以研究生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制约中药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育 研究生 中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031-01
中药类研究生是中药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是中药持续较快发展的核心后备力量,尤其是创新型中药类研究生更担负着中药未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向导角色。因此,深入研究当前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探究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1 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中药类研究生已经涵盖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中药炮制研究,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中药制剂研究,中药化学研究等数十个培养方向,自2011年中药类研究生又曾设了专业学术学位。但由于中药的特殊性,深厚的历史渊源,当代社会的价值观等因素,中药类研究生普遍的相对于艺术、社会科学、管理、工科、法学等学科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低。
1.1 传统观念是影响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
中药在我国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行业,与其它世界范围内角逐竞争的行业相比步履蹒跚。目前行业资产规模经济相对偏低,各阶段技术竞争力薄弱,制剂工艺相对落后等,这是中药行业目前发展的事实。中药行业人才需求从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中药贸易到中药新药开发,基础理论研究等各个环节。尤其是中药的规范化种植和产地加工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是保证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理论上也是需求人才最多的。从目前的中药类研究生就业方向看首选的是国家事业单位,其次是医院药剂科,再次是企业科研人员,最后是业务代表。这是由于中药类研究生读书的目的决定其择业的方向,择业的方向又决定了其读研态度,读研态度又决定了其主观能动力,当主观能动力与教育目标和本人兴趣不相符时,就阻碍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因此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就要求在尽量提供与研究生本人兴趣和主观能动力相符条件的同时,积极正确引导其传统观念的转变。
1.2 中药类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因素
中药不同于其它学科,其它学科大多是建立在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而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而中药是经过中国数千年的中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客观经验,是一种有效经验的传承。中药学科的创新绝不能脱离了传统中药知识的汲取,分辨,继承而单独的站在目前科研前沿领域去开展研究。因此中药学类研究生的培养比其它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更加艰巨。而目前中药学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多采用与其它学科类似,其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也大同小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深入探讨适合中药类研究生培养机制。以其彰显中药类研究生的特殊行业的优势。
2 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1 重视中药类研究生基础教育是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障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服”,成就了青蒿素的发现,使屠呦呦研究员获得了拉斯克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这是中药为世界医学贡献最有利的佐证,也是中药推陈出新最有力的例子。像这样的类似例子在中药的现代研究过程中不胜枚举,因此中药现代研究瓶颈突破的源泉在于传统中医药经典的研读,分析,继承的基础上。
现代中药学培养模式大部分是以化学为主线,现代分析技术为依托,辅以中药学基本知识,这样课程有就轻弃重设置嫌疑,突出不了学科优势。然而中药学科又面临着时间段任务重的尴尬局面,要解决这种情况,应考虑严格控制中药类研究生的生源问题。中药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从基本做起、从本科抓起。中药类专业课程适度调整为,以中医药理论和古代文献研究为主线,化学教育为基础,现代分析技术为手段,以实践经验教学为依托,定向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这样调整可以明显的突出中药的学科优势,提升中药学学生创新能力。此外,将国学教育与中药古代文献研究贯穿于中药类研究生培养始末,这样既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加深对中药传统知识的汲取和理解,为研究生在中药领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2 适当调整培养模式为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客观条件
中医药类院校因其文化、所属体制决定了其相对于其它综合类院校或新型学科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环境,但专业性强又给了他特有的优势。而现代科学重大的创新点倾向于交叉学科领域,中药的快速发展更需要生物技术,分析技术等现代技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扩展其发展方向,寻找其新的突破点,这就要求各学科,各学校研究生及导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应健全研究生的考核制度,把创新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作为研究生考核的一项内容,弱化以论文发表和毕业论文答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核制度,制定能够体现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核制度。
2.3 正确引导中药类研究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面对当代社会客观环境和中药学科特殊性,中药类教育者更应该加大对中药类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2.3.1 鼓励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生观
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步演变,使中药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识,但是据认可还有一段的距离,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作为中药类研究生要把自己的追求同祖国医药学长远发展的追求,人类卫生事业的进步联系起来,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3.2自身素质提升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现代社会的创新不再是个人的创新,而更多的是体现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生除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度责任感,还要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养成良好心态。
3 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除合理教学机构和设施的设置外,对研究生主体和社会需求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全面考虑了研究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以研究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才能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宏岩,孙淑清,袁丁.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情报,2005 (9):219-220+208.
[2] 熊燕.创新引领中药现代化[N].云南日报,2009-12-25005.
[3] 史亚飞,芳财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7):69-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