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优质均衡发展,幸福惠民教育

2014-06-10 18:08朱守锂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惠城区务工人员子女

朱守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诸多表现,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其目的却是一致的:普惠民众,为民谋福。惠城区正是以此为依归,坚持“公平为先,质量为重”,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如今在惠城,教育这项惠民德政业绩满满,听教师感慨,看学生成长,与家长交谈,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发自肺腑的幸福,跃然于脸上。

教师的幸福: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持续发展

“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持续发展,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最大的驱动力。”惠城区三新小学校长魏小莉微笑着走在绿树成荫的校道上。从教17年,先后四所学校,从市区到郊区,魏小莉一路紧跟着教育发展的脚步,一路感受着教育发展带给教师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在惠城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建立了教师工资水平与公务员同步增长机制,实现了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如2013年,教师月工资人均再增1058元,教师月平均工资达8653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配交流,是均衡教育发展的关键。统筹安排城区优质学校与周边薄弱学校进行师资轮岗交流,是教育均衡化的重大举措。在教育经费全面足额保障的基础上,惠城区积极探索校际平等、均衡投入、适度倾斜于农村学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福利待遇。教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的重视,生活质量得到保障,自然无后顾之忧,专心教坛,充实而幸福。

学生的幸福: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

“学校非常漂亮,老师都用电教平台跟我们上课,同学们都会主动帮助我。老师常常对我说,我就是这里的孩子。”作为一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从河源转学到三栋镇中心小学的严珊霞对新学校赞不绝口。

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课余生活,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栋镇中心小学优良的办学条件让严珊霞如沐春风,这得益于惠城区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确立了“教育先行”的理念,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内涵作为教育改革核心任务,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经费投入,连续多年实现了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连年增长,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如2013年全区教育投入超过13个亿,占财政支出比例达35%。同时,不断改善校园、校舍、功能场室等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孩子的目标。

家长的幸福:子女的健康成长

“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公办小学,教学质量有保证,比上民办学校省钱,也方便我们接送。”去年,从吉林来到惠城区打工的高小姐为非本地户籍的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但新建的公办学校新湖小学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以来,惠城区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了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2013年,惠城区共有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万多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就有3万多人。同时,积极扶持困难群体,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实施生活补助,小学生1000元/人·年,初中生1250元/人·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梦。

魏小莉每天面对着生机勃勃的校园,努力耕耘并有收获,感到教学的幸福;严珊霞每天在学校学到新知识,和同学相处和睦,身心健康,感到成长的幸福;高小姐因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才,感到欣慰的幸福——她们是惠城区千万幸福师生家长的一个缩影,都品尝到了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甜果。

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学生的幸福,也是家长的幸福,这最终汇聚成的,正是教育的幸福。惠城区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了优质均衡教育,全面实现了教育惠民,奏响了一曲幸福教育最强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诸多表现,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其目的却是一致的:普惠民众,为民谋福。惠城区正是以此为依归,坚持“公平为先,质量为重”,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如今在惠城,教育这项惠民德政业绩满满,听教师感慨,看学生成长,与家长交谈,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发自肺腑的幸福,跃然于脸上。

教师的幸福: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持续发展

“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持续发展,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最大的驱动力。”惠城区三新小学校长魏小莉微笑着走在绿树成荫的校道上。从教17年,先后四所学校,从市区到郊区,魏小莉一路紧跟着教育发展的脚步,一路感受着教育发展带给教师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在惠城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建立了教师工资水平与公务员同步增长机制,实现了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如2013年,教师月工资人均再增1058元,教师月平均工资达8653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配交流,是均衡教育发展的关键。统筹安排城区优质学校与周边薄弱学校进行师资轮岗交流,是教育均衡化的重大举措。在教育经费全面足额保障的基础上,惠城区积极探索校际平等、均衡投入、适度倾斜于农村学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福利待遇。教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的重视,生活质量得到保障,自然无后顾之忧,专心教坛,充实而幸福。

学生的幸福: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

“学校非常漂亮,老师都用电教平台跟我们上课,同学们都会主动帮助我。老师常常对我说,我就是这里的孩子。”作为一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从河源转学到三栋镇中心小学的严珊霞对新学校赞不绝口。

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课余生活,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栋镇中心小学优良的办学条件让严珊霞如沐春风,这得益于惠城区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确立了“教育先行”的理念,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内涵作为教育改革核心任务,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经费投入,连续多年实现了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连年增长,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如2013年全区教育投入超过13个亿,占财政支出比例达35%。同时,不断改善校园、校舍、功能场室等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孩子的目标。

家长的幸福:子女的健康成长

“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公办小学,教学质量有保证,比上民办学校省钱,也方便我们接送。”去年,从吉林来到惠城区打工的高小姐为非本地户籍的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但新建的公办学校新湖小学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以来,惠城区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了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2013年,惠城区共有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万多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就有3万多人。同时,积极扶持困难群体,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实施生活补助,小学生1000元/人·年,初中生1250元/人·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梦。

魏小莉每天面对着生机勃勃的校园,努力耕耘并有收获,感到教学的幸福;严珊霞每天在学校学到新知识,和同学相处和睦,身心健康,感到成长的幸福;高小姐因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才,感到欣慰的幸福——她们是惠城区千万幸福师生家长的一个缩影,都品尝到了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甜果。

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学生的幸福,也是家长的幸福,这最终汇聚成的,正是教育的幸福。惠城区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了优质均衡教育,全面实现了教育惠民,奏响了一曲幸福教育最强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诸多表现,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其目的却是一致的:普惠民众,为民谋福。惠城区正是以此为依归,坚持“公平为先,质量为重”,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如今在惠城,教育这项惠民德政业绩满满,听教师感慨,看学生成长,与家长交谈,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发自肺腑的幸福,跃然于脸上。

教师的幸福: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持续发展

“公平教育,均衡教育持续发展,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最大的驱动力。”惠城区三新小学校长魏小莉微笑着走在绿树成荫的校道上。从教17年,先后四所学校,从市区到郊区,魏小莉一路紧跟着教育发展的脚步,一路感受着教育发展带给教师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在惠城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建立了教师工资水平与公务员同步增长机制,实现了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如2013年,教师月工资人均再增1058元,教师月平均工资达8653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配交流,是均衡教育发展的关键。统筹安排城区优质学校与周边薄弱学校进行师资轮岗交流,是教育均衡化的重大举措。在教育经费全面足额保障的基础上,惠城区积极探索校际平等、均衡投入、适度倾斜于农村学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福利待遇。教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的重视,生活质量得到保障,自然无后顾之忧,专心教坛,充实而幸福。

学生的幸福: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

“学校非常漂亮,老师都用电教平台跟我们上课,同学们都会主动帮助我。老师常常对我说,我就是这里的孩子。”作为一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从河源转学到三栋镇中心小学的严珊霞对新学校赞不绝口。

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课余生活,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栋镇中心小学优良的办学条件让严珊霞如沐春风,这得益于惠城区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确立了“教育先行”的理念,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内涵作为教育改革核心任务,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经费投入,连续多年实现了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连年增长,教育经费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如2013年全区教育投入超过13个亿,占财政支出比例达35%。同时,不断改善校园、校舍、功能场室等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孩子的目标。

家长的幸福:子女的健康成长

“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公办小学,教学质量有保证,比上民办学校省钱,也方便我们接送。”去年,从吉林来到惠城区打工的高小姐为非本地户籍的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但新建的公办学校新湖小学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以来,惠城区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了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2013年,惠城区共有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万多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就有3万多人。同时,积极扶持困难群体,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实施生活补助,小学生1000元/人·年,初中生1250元/人·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圆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梦。

魏小莉每天面对着生机勃勃的校园,努力耕耘并有收获,感到教学的幸福;严珊霞每天在学校学到新知识,和同学相处和睦,身心健康,感到成长的幸福;高小姐因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才,感到欣慰的幸福——她们是惠城区千万幸福师生家长的一个缩影,都品尝到了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甜果。

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学生的幸福,也是家长的幸福,这最终汇聚成的,正是教育的幸福。惠城区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构建了优质均衡教育,全面实现了教育惠民,奏响了一曲幸福教育最强音。

猜你喜欢
惠城区务工人员子女
基于五感疗法的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以惠州市惠城区惠环医院为例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惠城区老促会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班级里的趣事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东惠州:工作报告上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