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德
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1]我对这段话,曾思索多年,有过一些感想,至今还在发展中。我一直很重视,在努力思索它。
一
首先,本文说道教思想,也说道家思想,还广延到它们渗透到大众中的影响及其变易,例如历代流传很广的许多成语格言。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吸收其思想。道家思想很丰富、深邃。道教在民众中影响很大。道家和道教的思想,常是可以通用的。
我对鲁迅说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话,是非常重视的。我认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不是随便说的。即便是随口说出,也是有他广深的思考和观察作背景的。这是个大命题,其中有大智慧、大学问,有丰富多样、复杂深刻的内容。
我认为,这个根柢主要说的是思想意识、感情追求、处世哲学的根柢,包括民族的国民性、深厚的思想基础等等。鲁迅是研究国民性的思想家,他揭示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他研究国民性的重要成果和不朽贡献。阿Q的生命哲学中包括精神胜利法。既然说是“胜利”,当是他生存发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支撑和动力。事实的实质上失败,精神上还胜利,是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大问题,是精神上的痼疾。思想精神的痼疾,有时比社会制度还深刻重要。社会制度变了,如果思想不变,还会有大的患害,最终还是要思想也除旧革新,制度的改变才能彻底,才能拯救民族国家。鲁迅着力于对国民性的革新追求,在辛亥革命后引起重视,并有新的延续、发扬,取得了重要的新成果,推动社会取得新的发展。
我认为,说“根柢"主要是指思想、心理、处世哲学、社会潮流、人生观、世界观、理想追求,才说得上“根柢”,其内涵也很丰富,并不单一、简单,很难归结为一个概念。说“全在”,也不是说“只有”道教是“根柢”,其他如儒、佛、法家等就对“中国根柢”没有影响和作用。说是“根柢”,我体会其意是说,在生活中经常,甚至处处可以感受到,道家对中国人的思想心理的“根柢”的影响。这个“根柢”,有丰富复杂的内容,很值得探索和研究。
我还认为,我们还不能因为这话并不是说“根柢”真是全部只在道教,而忽视道教对“根柢”影响的重大作用。我们还必须正面重视鲁迅这一论断的重要和丰富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我经过深广思索以后,还认识到,道教思想精神对中国人的思想、心理、行为、风气、追求、理想、处世哲学的影响,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在不同人的身上,有多样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的。(陶渊明、白居易与苏轼即为印证。)
鲁迅在给萧军《八月的乡村》写的“序言”中论及道教,他写道:“‘要征服中国民族,必须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但这书却于‘心的征服有碍。心的征服,先要中国人自己代办。宋曾以道学替金、元治心,明曾以党狱替满清钳口。这书当然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这事实很快的就会得到证实。如果事实证明了我的推测并没有错,那也就证明了这是一部很好的书。”这里说到宋朝曾经用道学替金、元治服人民的心,是指宋朝曾鼓吹道学中的消极因素,例如息事宁人,明哲保身,退让哲学中的消极因素。鲁迅的目的是揭露当时伪满洲国和中华民国“钳口”和“治心”,要征服中国人民的心。这段话,不是对道学的全面评价,但也有助于理解和认识道学有治心的作用;不过这并不等于说:道学治心,只有消极作用。
息事宁人,退让哲学,当然是消极的,但是如果是迫于实力对比,只得暂时退让以求保身者,有深谋远虑的全局之计,以退一步作为创造条件后能进两步的策略,那就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策略的一部分,应该肯定。除非毫无退路,无其他可能,都不应该投入全部实力,作鱼死网破的一搏。这又是道家、道教隐含的智慧。
二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人中盛行的思想观念、处世哲学、核心的精神,我认为是因循自然的本性和规律,不要逆物之性、恣意妄为,要明哲保身、清心寡欲、清静无为、雌静谦下,柔弱能胜刚强,退后一步自然宽、迂回曲折、韧性远谋,要适中、含蓄、忍让、低调等等。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倾向,是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强自出头争锋,直线莽撞冒进。
我认为,道教精神和道家精神是一致的,都是遵循自然。李刚教授说道教要长生成仙,是“逆自然”。我认为,想要长生,仍要顺应自然,逆自然是行不通的。道教很多长生做法,乃是遵循自然的。
因循自然的精神,在中国的影响很深广,可说是处处可见,可说是:“根柢全在道教。”
它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根柢呢?可以说,既可能是好的,是明哲的智慧;又有可能是不好的,有缺陷、有患害。情况复杂,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老庄关于“因循自然”的思想,按蒙文通老前辈的论述,老庄本义是很重要、正确、深刻的思想。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并非苟且马虎因循,放弃主观努力,完全随波逐流、顺水推舟。但我们仍然可以和应该这样认识:也并不排除在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人们仍然有可能有苟且因循的缺点。
同样,“明哲保身”,可以认为是很重要、正确、深刻的思想,是人生处世的必要和重要的智慧,保身也是正确合理的;但它也并不排除:在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人们仍有可能有消极的苟且因循的缺点,缺少应有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奋斗、努力争取,创造条件去改造环境,努力为真理、为人类福利去奋斗的精神。人的行为和事物,常有两面性:过犹不及。在实践中,在理性认识和感性追求中,往往并不能照顾到所有方面,往往会有偏差、缺陷、不足。对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认识和看法,也应不是简单、绝对、片面和肤浅、单一,而忽略其丰富、多样、深刻、全面、深广的内涵和意义。当然也不能漫无边际,抓不住主要核心而不得要领。
清心寡欲,静心恬和,是长寿秘诀。很多病是吃出来的,有的是因为欲求不得,有失落感,烦恼抑郁致疾,劳累损伤,导致夭折早衰。屡试不爽的事实,被人置若罔闻,忽视不见,只凭兴趣,不顾后果,妄作妄为,以至一意孤行,终至后悔莫及。前车之鉴,后人不能忽视。
因循自然,顺应自然,如果发展到极端,消极被动,随波逐流,或者随机应变,完全丧失原则,沦为滑头主义,四面光滑,八面玲珑,便都是错误。
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之天人关系论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两个意义: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学。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2]
天人合一,最早见于张载《正蒙》。他认为天赋予人善良本性,能与人感应。程颐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之前的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已类合之,天人一也。”人是天的副本。周敦颐、邵雍也认为人性和人世秩序也是天赋予的副本。现代则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道家认为,天、地、人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人和天地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就是道家的核心范畴“道”。它们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万物的本源,道是自然而然运行的规律准则。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对道家来说,‘道不是人类社会生活正确之道,而是宇宙运行之道。”[3]天、地、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秩序,才能平衡和谐。怎样才能“道法自然”?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古代士大夫在出仕艰难、精神压抑时,为求得精神超越解放自由的出路,就明哲保身,安时顺命,对自然敬畏和顺应,缺少对自然取得科学认识、进而改造自然的思想。顺应自然有长处,也有短处,要妥善处理,看到两面性,才接近全面恰当。
老庄的道学精神是要摆脱社会束缚和污染,追求自然和自由,与自然之道合一,反对为利欲争斗,“殊死者相枕”,“刑戮者相望”,大道废弛,满目疮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圣人不死,大道不止”,圣人说教维护等级礼法,滋生社会争夺功利,戕害自然人性。也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今日之栖居也由劳动所宰制,因追名逐利而动荡,为贪欲所蛊惑。”[4]庄子主张“莫之为而常自然”,要回复本真本性,超越功名利禄,任其生命本真,不要妄为,不要强加给人虚伪仁义。《庄子·大宗师》说:“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庄子·在宥》说:“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其精神就是不要被古今人为制定的维护特权等级的礼法规定束缚,应求独立自由,各任其性,各安其分,各随其化。其积极面是摆脱不合理的束缚,追求合理的个性自由,也可能存有消极面,是完全单一的过分的不合理的各任其性,或完全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息事宁人,明哲保身。这几种思想作风在生活中都有,也都可能是受道教精神的影响。影响可能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应该分析研究,不应简单化和单一化地看待这种影响,简单地采取完全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这才是正确的认识和应有之态度。
三
道家有以柔弱胜刚强、退一步可以进两步的精神。顺其自然,充分发挥自然本身的力量和规律的作用,不费几倍的功夫去创造,因势利导,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少花很多冤枉工,可以不动声色,不费大力气,取得很大成功,达到很大目的。此即是“巧胜”“智取”。其中的大智慧,是费大力气换不来的。
明哲者不仅保身,而且可以大智得天下、为人杰。但道家不以此为奋斗目标,相反,秉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宗旨和精神,不求得天下,不以人杰自居、自喜、自满、自得。与人不得不交手时,先是退避三舍,后退三步,先是保护自己不被打倒,先让人出手,进攻三招,然后迂回曲折周旋,让对手扑空失手。自己既是保身,又是得胜,占了理,得了道。退避三舍,是消极的;最后得胜、得理、得道,便是千金难买的、匹夫之勇难得的积极效果。
例如,中国体育运动中的太极拳,柔慢婉转,毫无锐勇拼命的气概,却比直来直去的拳术更容易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也是柔弱胜刚强的标志。准确地说,它并不柔弱,只是柔弱其表、刚强其内,核心精神是柔韧迂回远胜简单拼命的直闯莽撞。
这才是“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正确积极宝贵的精华。
这种道教精神,在美学思想中的表现,就是以柔克刚,以柔为美,以虚为实,以虚为美,虚实相生,虚实结合,刚柔结合。表现在文学、戏剧、音乐、影视、绘画、诗歌、书法等艺术中,就是曲折回环,藏锋含蓄,意韵传神,无言之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无限深远,点到为止,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等等。平淡与险奇结合,很多场合是险奇以平淡出之,貌不惊人而内涵深厚,耐人寻味,品之无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现代艺术的技法中,则可引申、辐射、表现为伏笔与高潮、明线与暗流、显彩与暗影、双关与影射,高低、长短、厚薄等相形相生,互相烘托,互相生发;不是单音独发,直线突出,孤掌难鸣。
这种精神的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多样统一,和谐组合,互动互生。这里面有大学问,很丰富,很深沉,很高深,很广远。
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创造和伟大成果。
在当今新时代,全球一体化,交往日益频繁,事物的标准格式和社会潮流发展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更不能强加刻板不变的标准模式和唯一结论。社会思潮是由很多因素合力自然形成的,更难规定命令。除了必要的法令之外,在思想感情方面很难划一。特别像审美领域,更应容许多样自由,应该容许和鼓励自由选择,任其自然,尊重个性,提倡道教任其自然的精神。当然,丑恶的邪道歪门是要反对的,但健康的积极的人性追求有广阔多样丰富的天地。应该提倡自由、自然的理想追求,这是传统的道教精神符合今天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是忠实的道教徒。他的代表作《兰亭序》错落变化,顾盼呼应,虚实相间,收放自如,疏密得当,恬淡自然,阴阳虚实,映带相顾,自己都觉得是难以重复的神品。有人说它是生气勃发,神完气足的雄强之作,体现了阴阳调谐的道教精神,是符合实际的。
他在《兰亭序》中,感叹于“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知生为虚诞,但求兴怀,在清流激湍,茂林修竹间畅叙友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甚有感慨,也贯穿着道教精神。
为什么人们要枪打出头鸟?因为出头鸟好打,缩头乌龟难打。也因为这个原因,明哲保身的人,往往愿意做“缩头乌龟”,便于保护自身,免受打击和损害。
为什么出头椽子先烂?因为遭风吹雨淋太阳晒的时间多。这也是明哲保身的人不愿出头、不争上游的原因。
有名利思想的人,总盼望自己能出风头,早出名,早成家,早得利。但又有上述两条的弊害,所以明哲保身的人愿意采取“低调”的生活态度。有人要争先出名,有人却怕出名,为什么?各有所求。为什么有人怕出名?因为出名的人,惹人注意,招人嫉妒,要被人损害。为什么猪怕壮?因为要先被杀以取食。所以,庄子说,要做不中用、不成材的树,不会被砍去做木料用。其实,也不一定。如果主人要找不成材的树去烧,那就会先轮到它被砍。中用、成材的树,有时会被先砍,也是先被重用。有人愿意被重用,有人愿意不被砍,各有所取、所盼,但所取、所盼不同,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不同的理想追求,因而采取的做法也不同,但都是各有所求,是服从其需求。
生活中,明哲保身的人在风浪激盈、危险多的时候,先求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人多,因此,愿做“中游”的人也要多一些。上游最辛苦,下游要打屁股,而中游最舒服。生活中,中间人物常常是多数。在以前的政治运动中,民间有过这样的顺口溜:“上游要带头,冲前头;下游撵着走,拖着走;中游,不紧不慢随大游,夹在中间乐悠悠。”“上游太辛苦,下屁股,中游最舒服。”这恐怕是甘居中游者自得其乐、知足常乐的自我安慰。实际上,水涨船高,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中,对中游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中间分子很容易成为落后分子,也要被鞭打和批判,日子也不会很好过,并不见得真会乐悠悠,很舒服。
道家和儒家思想,一个尊自然保身,一个重社会立功,在一个人身上也会相结合,但各有所重,也会相分立,也会相转化。
儒家立功,有道义责任感和牺牲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高尚,也最辛苦;但最光荣,受人尊敬钦佩。为国争光,舍我其谁,奋力争先,冲锋在前,勇于牺牲,也乐于牺牲,是民族国家的栋梁。其悲哀是在封建社会,受制于帝王个人喜怒无常、自私自利的善变决断,可能不被重用,被迫闲置。历史上有很多忠臣义士、爱国伟人,屡受冤贬,空有报国志而遭弃用甚至杀害,令人扼腕叹息。这也成为产生道家的明哲保身的自觉信条的客观原因之一。
四
为什么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呢?其原因就因为:道教主张“因循自然”之道。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了,不遵循、适应、服从它不行啊!人类要生存,必须顺应自然;但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又必须改造自然,创造自己所需要的、原来自然界没有的事物。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社会上的事物,很多已不是自然原先的形态了,都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的事物了,叫做“人化的自然”了。这说明,人类的力量和智慧,也是很伟大的、很强大的。有句成语叫“人定胜天”,肯定人创造新世界的智慧和力量。但是,人创造新世界的智慧和力量,是在顺应、遵循、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前提条件。只要举“地震”这一实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地震造成灾害的力量太大了。人类一直努力认识它,设法减少和避免这灾害。人类抗震的努力,也是有力量的,但也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基础上发挥作用的。
现在,要进一步说,为什么中国根柢全在“因循自然”的道教精神呢?难道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不是这样吗?是的,世界各国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连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也必须在尊循自然规律的基础前提下,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智慧去改造自然界,创造人类新世界。那么,为什么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难道世界各国不都是如此吗?
我认为,中国如此是因为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遵循自然”这一人类总精神下,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思想积累,有了一整套思想体系,派生出很多思想、意识、心理、观念、处世哲学和意识形态,包括我这篇文章里列举的很多中国俗谚和成语,如“明哲保身”“清静恬淡”“无为无欲”“退后一步自然宽”“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强扭的瓜不甜”“吃亏就是福”“不敢为天下先”“退一步,进两步”“长线钓大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韬光养晦”“人怕出名猪怕壮”“精神胜利法”“中游哲学”等等,简直是说不尽、道不完,可说广泛、深入、普及、提高、渗透到时时、处处、人人。其内容和形式,在各人身上还有不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细致内容,但都是道教精神的表现。这就使人要从内心深处感叹,说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了;这就要使人不禁赞同鲁迅的说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了。因为,这种精神广泛、深入地渗透在人人、时时、处处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形式内容丰富复杂,几乎可说无时不在、无地不现啊!
注释:
[1]《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8页。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73页。
[3](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
[4]转见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60页。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