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纹
【摘 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以及实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推动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的灵魂所在,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充分重视起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顺应《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个人知识储备以及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差异,对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是各不相同的,这些认识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个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对于学生自主阅读的干预,摒弃所谓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在对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越俎代庖地对文章进行讲解,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个性阅读,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逐渐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理解和赏析方面,从而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感受济南冬天的可爱,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无论对于何种教学,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追求知識的原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可以在课余时间或者阅读课堂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科普知识、历史故事、小说等,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并积极给予鼓励,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同时,要及时转变阅读教学的理念,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进行阅读教学工作。例如,可以在阅读教学前,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但是一定要注意,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充分发扬个性,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做好教学引导工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个性化阅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其对于文章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切实做好教学设计工作,结合阅读文章,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要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和完整性,一方面将阅读教学主题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选择与主题相关、健康向上的文章,交给学生自主取舍,同时自主选择阅读方式,或朗读,或默诵,或细品,或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同时对阅读资源进行全面考虑,切实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然后,在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和启发,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的成熟期,即使知识积累再丰富,人生阅历的缺乏也使得其理解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的文章,以加快知识积累的过程。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藏书带到学校,在班级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增加阅读量,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要鼓励学生阅读名著,扩大眼界和视野。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每年至少应该阅读三本以上的名著,同时阅读的题材应该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使得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智慧和感悟的提升。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7):19
[2]高国龙.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3,(7):5
[3]何晓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探[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