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青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 山西运城 044000
纳洛酮治疗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研究
董卫青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 山西运城 044000
目的:对纳洛酮治疗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血塞通的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缺血情况(Hachinski评分)、智力精神情况(HDS-R评分)和生活能力(ADL评分)等指标。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chinski评分显著下降,HDS-R和ADL评分则显著升高,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Hachinski、HDS-R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智力精神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分,改善患者的缺血状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纳洛酮;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治疗研究
目前,临床上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治疗以血塞通和脑复康等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主要集中在对他们的神经功能修复上,不能改善其精神障碍,所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为了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我院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作出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为65-82岁,平均年龄为(75.7 ±4.9)岁。从脑梗死发作的次数来看,有5例发生2次,7例发生3次,8例发生4次。从并发症来看,有9例高血压,4例高血脂,4例冠心病和3例糖尿病。观察组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65-83岁,平均年龄为(74.8±4.6)岁。从脑梗死发作的次数来看,有4例发生2次,9例发生3次,7例发生4次。从并发症来看,有8例高血压,5例高血脂,3例冠心病和4例糖尿病。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梗死发生次数和和病症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具体方法为:胞二磷胆碱1g/次1次/日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20mg/次2次/日肌肉注射,辅酶A 50-100U/次1-2次/日静脉滴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将0.8毫克的纳洛酮加入200毫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日。而对照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进行静脉滴注,200-400mg/次1次/日。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30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chinski、HDS-R和ADL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其中Hachinski评分总分为18,以7分为参考值,得分越高,表明缺血情况越严重。HDS-R和ADL评分则分别以30分和60分为参考值,得分越高,表明智力精神状况和生活能力越好[2-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chinski评分显著下降,HDS-R和ADL评分则显著升高,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Hachinski、HDS-R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chinski、HDS-R和ADL评分对比
在临床治疗中,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属于血管性痴呆亚型的范畴。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病属于血管病变的一种,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由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此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它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反复发生脑梗死,双侧半球大脑中动脉或后动脉多个分支供血区的皮质、白质或基底核区受累,对他们的认知功能造成损伤,严重就会表现为痴呆,所以这类患者会同时表现为精神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会出现智力的全面衰退和生活能力的下降[4]。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该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血管病变,一旦发病,就会因为脑低灌注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让中枢神经处于严重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中。在这种条件下,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活性肽,而这种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会对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让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最终出现痴呆。
随着我们对该病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治疗此病的关键已达成共识,就是要改善患者的缺血状况,提高他们的智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的生活能力[5]。从上文可知,活性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而本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的纳洛酮是一种单纯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亲和力极高,可以有效穿过血脑屏障,和脑组织受体进行选择性结合,所以可以降低活性肽中吗啡样物质对脑组织的损害。除了上述作用之外,纳洛酮还能够利用自身非阿片肽的介导作用,巩固溶酶体膜,从而稳定中枢系统的环境。
在本组研究中,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chinski评分显著下降,HDS-R和ADL评分则显著升高,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塞通和纳洛酮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Hachinski、HDS-R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因此,对老年高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智力精神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分,改善患者的缺血状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1]李文军.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7(4):264-265.
[2]张延军,李琼.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37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8(23):4564-4565.
[3]吴丽阳.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20(14):23-24.
[4]樊润润.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5(17):48-49.
[5]黄艺洪,陈毅飞,刘晓芬,等.纳洛酮对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治疗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2,6(10):1063-1065.
R743.33
B
1009-6019(2014)10-02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