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君子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新乡 453100
心理护理在老年肠梗阻患者应用探究
毕君子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新乡 453100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肠梗阻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抑郁自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53.34±9.32分,50.87±8.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39±8.78分,58.47±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老年肠梗阻;心理状态
老年肠梗阻病人起病急,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短时间即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1],由于本病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心理健康,进而又影响患者依从性。本文由此出发,提出对心理护理在其中作用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本病房住院的老年肠梗阻患者,根据纳入标准[2]:年龄≥60岁,确诊为肠梗阻,排除老年痴呆、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或有精神病患者,纳入患者45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9.2±7.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进行院前健康指导,监测心电图等各项身体指标,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础护理,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于人际关系敏感患者,将其住院位置选择较为安静处;对于心理压力较大患者,向患者介绍治疗有关的知识,治疗流程、主治医生水平,引导患者参与一些治愈成功的病例讨论,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照料者的抑郁自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比较。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s±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出院前,两组照料者SAS、SDS评分,观察组(53.17±8.37分,51.04 ±8.78分)vs对照组(53.28±9.12分,50.97±7.8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月,观察组照料者SAS、SDS评分(53.34±9.32分,50.87±8.4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9.39±8.78分,58.47±9.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生活指标评价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GQOL-74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对照组71.4±4.3 74.1±3.9 71.3±4.1 65.3±5.1观察组81.2±3.9 84.1±3.1 83.2±4.4 75.5±6.0
由于老年人中枢系统冲动传导功能减退,对痛觉感应和应激反应迟钝,机体反应性差,往往延误肠梗阻治疗,以致就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由于落差大,加上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导致较多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对此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疏导其心理,对其心理改善及手术愈后有较大的价值。
本次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53.34± 9.32分,50.87±8.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39±8.78分,58.47±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开展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大的帮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王贺洪.5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因、治疗及手术时机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0).
[2]王福强,侯平.老年人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特点[J].当代医学,2011,17(6).
R473.5
B
1009-6019(2014)10-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