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妍 詹莉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在英语语法学习中,由于虚拟语气仅为英语所有不为汉语所有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且由于传统的虚拟语气语法教学都是从语言本身的角度出发,忽视了语法与认知的关系,从而使得学生对虚拟语气中动词的变形更加感到难以掌握并且对虚拟语气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尽管如此,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给正在进行英语语法学习的我们注入了新的能量。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体系,对语言的描述必须参照人的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语言的全新视角和方法,使我们登上了学好虚拟语气的快车。作为一个新视角,认知的角度不仅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过程,而且还联系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因此,通过认知的角度学生可以了解虚拟语气动词变形的实质,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让学生对这些动词变形规律进行死记硬背。在研究认知语法的过程中,Langacker对认知语法提出了明确的定义,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与人类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离的,在语言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和能力之间明确划分界限并区分开来,只能是一种任意所为。相反,语言具有机体性,是来自各种内在因素和经验因素 (身体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交际因素)的互动,每一种因素都成了限制原因和构形压力。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语法学习时必须结合人的认知能力或者说考虑到人的认知模式。在G.Lakoff和R.W.Langacker提出的四种认知模式中,隐喻模式是其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 “将某物转移过去”,其中meta意谓“穿过”,phor意谓 “携带”。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Lakoff对隐喻模式提出了明确的定义 “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隐喻模式用来对抽象事物的概念化,理解和推理”。当人们结合隐喻认知模式来探讨和学习虚拟语气时,人们发现虚拟语气复杂的时态变化是合乎人的认知规律的,从而使英语虚拟语气的学习变容易了。
语法学家将过去时的用法分为过去时间用法和非过去时间用法。过去时间用法是过去时最基本的用法,它通常以说话人说话时刻为参照点,表示在说话人说话时刻之前的某一时间内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在时态为过去时的英语句子中,经常可以见到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如several years ago,yesterday,last week等等。例如,I saw Jim yesterday。有时句中没有明显的时间状语,而是通过具体的语境如上下文等推断出来的。例如A:Where is Jim?B:He went out to see movies。过去时的这种基本用法体现了时间方面的距离性(remoteness)特点,即过去时间和现在时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对于非过去时间的用法就难免有些陌生了。非过去时间的两种用法体现的不是时间方面的距离而是与真实性的距离和心理的距离。言者有时会使用动词的过去时以产生心理距离来达到一种委婉或礼貌的效果。例如:Did you miss me now?就比Do you miss me now?显的更加客气和委婉。因为这里的过去时有试探性的效果,即使言者得到的是否定的回答面子上也不会太受伤害。
当然,虚拟语气也与距离密切相关,但是它体现的不是心理距离而是与真实性的距离或者说是与现实的距离。Joos肯定了过去时的距离性语法范畴观,动词过去时的非真实性用法与过去时间的用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过去时是距离性时态,表示时间方面和真实性方面的距离性。虚拟语气是一种动词形式,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愿望,假设,怀疑,猜测,建议等含义,虚拟语气所表示的含义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不可能发生或与预期相反的情况。虚拟语气的动词变形之所以难以掌握关键是因为当虚拟语气表示距离时,谓语动词的时态必须扭曲,即通过“时态的倒推”来表示与真实性的距离。当表示与现在事实的距离即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和结果时,为了体现与真实性的距离,需要将动词往前推一个时态来表示虚拟。此时,主句和从句的谓语都要用虚拟语气,从句的谓语是动词的过去式(be的过去式一般用were),主句的谓语是would/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如:If my brother were here,everything would be all right.(要是我哥哥在这儿 ,一切都没问题了。)同样,当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和结果时,必须在过去的基础上往前推一个时态来表示与现实的距离,句中的从句动词是had+过去分词,主句动词是would/should/could/might+have+过去分词。此时,根据扭曲时态原则,从句中的过去完成时是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事实而没有过去完成时的时态意义,主句中的would表示可能性,它本身不能实现时态的倒推只能将其后的动词变成完成时来体现时态的扭曲,如: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you wouldn't have failed in the exam.(如果你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你一定不可能考试不及格。)其三是表示与将来事实可能相反的假设和结果,下面两个例句,例句一为 “If it is Sunday tomorrow,I will go to see my grandmother”,例句二为“If it were Sunday tomorrow,I would go to see my grandmother.(如果明天是星期天,我就去看望我奶奶”。)其中例句一是真实条件句,其假设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在这种真实条件句中的谓语用陈述语气。而例句二是虚拟条件句,因为它假设的情况是将来不大可能发生的。所以例句二从句的谓语是动词过去式或should+动词原形或were to+动词原形,主句的谓语是would/should/could/might+动词原形,即例句二的动词是在例句一的基础上往前推一个时态来体现与现实的距离。
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大量地存在于语言中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然的。
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都是隐喻性的”。隐喻是联想,是人类进行语言活动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是一种认知工具,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创造。因此,从以上分析可见,虚拟语气中这种通过时态的扭曲或者说倒推来求得不同的语用意义的现象并非是偶然的,而是由于我们的认知系统中有一个隐喻化的机制在起作用。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事物理解未知和抽象事物,或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已知事物,这一点将对认知语法的研究起到相对的推动作用。众多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谈抽象的事物,即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比拟抽象的事物从而使得抽象的事物更好的被人理解。一个语法结构原先可能只有实指内容,但随着人的思维水平的提高,需要表达更为抽象的概念,通过隐喻化,则可形成从原始概念域(具体)到目标概念域(抽象)的映射,表具体概念的结构就获得了新的语法意义。因此,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被称作目标域(target domain),说明的领域被称作源领域(source domain)。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简单来说,所谓隐喻,就是用源域(source domain)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的一个概念。例如在 “Life is a movie”一句中,人们就是用“a movie”去表述“life”的。我们可以说有关一个人一生的某些的经历投射到一部电影的某个情节或片段的上。一个人一生的某些的经历是这个隐喻的目标域,一部电影的某个情节或片段成为了源域。可见,人们对两个概念的“相似”的认识产生了这种抽象的认知能力,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那么过去时和虚拟语气,这两个具体和抽象的概念的相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Langacker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域。根据time is space(时间即空间)这一概念隐喻,人们发现时间距离也可以看成是空间上的距离。同时,当语言学家将这一概念隐喻和过去时和虚拟语气的链接结合起来时,他们发现过去时的过去时间用法可以与时间距离相联系,而过去时的非过去时间用法则可以和空间距离相联系。因为空间距离“往往使人们联想起‘不存在(absence)’、‘遥远(remote)’、 或 ‘距离感 (distance)’(David J.Young,1980),从而产生一种非真实感,使人们进一步联想到真实性的距离或者说与现实的距离。由此可见,从时间域向空间域的映射或者说投射是一种人类对物质世界的隐喻认知过程。图式如下,
(T表示时间轴;O点表示时间原点,即现在时点;A点表示O点左侧的任一时点)
由图可见,A点是过去的任何时间点,A点和O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个图式就是两点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该图式的形成根源于人们对头脑中的两点间空间的位置关系概念的隐喻化。由图可见,过去时表示非真实性是通过具体的时间域向抽象的真实域投射,从而才产生表示具体概念的虚拟语气。其中,时间域为源域(source domain),真实域为目标域。在目标域中,O点和A点不再是现在时间点和表示过去时间的某一点,O点是真实性参照点而A点与O点有一定距离,所以O点左侧的A点表示非真实性。
综上所述,英语中过去时的意义从表示过去某一时刻和现在某一时刻的距离,投射到非真实性与真实性的距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两点间距离的意象图式投射到事件的真假性语域上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以已知认知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隐喻化过程符合人们从对事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认识发展到对事物的联想性和创造性的认知规律。
英语动词过去时的多义性以及虚拟语气的动词变化往往令英语学习者难以学习和掌握,但当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过去时的实质进行探讨后,无疑对学习者对虚拟语气和英语时态的习得都有所帮助。过去时的三种意义即过去时间、非真实性和缓和语气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在了一起。从时间的距离到现实和虚拟的距离反映在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上就是动词的后推。而当我们结合隐喻的认知模式对英语虚拟式的时态后推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这种看似矛盾的语法实际上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因此,作为语言教学者,在语法的讲授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是在解释“为什么某个英语语法现象是这样发生作用”时,应该从认知的角度挖掘其深层的成因。只有揭示了其本质,并对其用法做出了全面的解释才能进一步拓展到其语用功能,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英语语法进行学习和掌握。
[1]Joos,M The English Verb:form and meaning[M].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4.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David J.Young.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Clauses[M].New York:Hutchinson&Co.(Publishers)Ltd,1980.
[4]Langacker,R.W.Foundations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李卫清.虚拟结构——过去时的隐喻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1).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王 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张 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唐青年,陈敏哲.“V-ed”语法意义的认知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