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段旅行
——以《埃及的金字塔》为例谈说明文教学

2014-06-07 05:53钟桂芳
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金字塔说明文埃及

■钟桂芳

学习是一段旅行
——以《埃及的金字塔》为例谈说明文教学

■钟桂芳

一段愉快的旅行,总有心驰神往的地方,有几个志趣相投的伙伴。如果再加上优秀的导游,那更是锦上添花。学习也是一段旅程,合适的起点,自主选择的路线,充分的自由,再加上独特的收获,一定能让每一个学习者乐在其中,不虚此行。

从学习的起点出发

作为一篇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和科学建造的方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全文共有9个生字,其中两个只识不写。文章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一句承上启下,巧妙点明全文的主要内容。从说明方法看,本文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表现了胡夫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

这些内容,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己学就可以掌握的?哪些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可以领会?哪些需要老师的点拨?哪些又需要重点教学呢?巧妙利用预习单,教师就能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更好地抵达学习的下一个驿站。

《埃及的金字塔》预习单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词语导航:

坟墓 轮廓 矗立 砌合 曝晒角锥形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摩天大厦

1.第一遍能够读对的打“√”;

2.需要查生字表或词典才能确认的打“△”;

3.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还不理解的打“?”;

4.认真练写本课的7个生字。

三、快速浏览:

1. 请找出一个在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2.《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找一找,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书上作记录,并体会它的好处。

四、关于埃及金字塔,你最想了解什么?搜集资料,准备向同学介绍。

感受文本个性

作为一篇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没有记叙文那样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诗歌那样优美的意境,也没有议论文那样有理有据的例子,学生读来,容易感到平淡无味,教师教来,常常觉得无从下手。新课标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作为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必须要落实说明文的教学目标。一开始,笔者抓住说明方法,让学生明白课文介绍金字塔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把这样写的好处仔细剖析。孩子们一边听一边记,态度很认真,兴趣却不浓。他们木然的表情提醒笔者,坚守儿童立场的教学观,不仅要清楚儿童知识的起点,更要了解其精神世界的起点。

课堂教学如果以学习说明文文体特点为唯一目标,片面地注重文体知识的共性,就会忽视“这一篇”文体个性的价值,这种庖丁解牛式的阅读教学只让学生索然无味。

对埃及的金字塔,学生感兴趣的是它简单却奇特的外形、宏伟精巧的结构、至今是谜的建造方法等,循着“奇迹”这一条线索,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用儿童特有的脚步,去接近“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去感受语言的形式、文本的个性,落实教学目标。

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儿童

准确平实的词句:注重感知 其一,用词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词语进行咬文嚼字,以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多处运用的“也许”“可能”“推测”等表示不确定意思的词语,感受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引导学生抓住“孪生兄弟”“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等词语,感受说明文力求通俗易懂的语言追求。其二,关键句的把握是说明文的关键所在。说明文中还多采用关键句,帮助读者很快地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这些关键句主要指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过渡句以设问句为多,通过提问引起读者对说明问题的注意,又通过回答对问题加以说明。

如《埃及的金字塔》,全文紧扣“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句组织材料,又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一句承接上下文,巧妙点明全文的主要内容,条理非常清晰。对关键句的重视,有助于学生较快把握知识点,感受文章表达的严谨,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因文而异的方法:注重渗透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例子是由不同文体构成的,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说明文的特点就是“说明白”(叶圣陶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配图表等。这些不同方法的运用,是说明文教学的一项内容。而说明方法的教学除了不能过于机械,为方法而方法之外,还要注意年段区别,体现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与差别。

教材对说明方法的编排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年段初步体会文章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感受说明文准确的表达。如学习了《恐龙》一课,要求学生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恐龙,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高年段除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之外,还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练习初步运用。如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课,课后的练习要求学生感悟“作比较”和“形象描述”的好处;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一课,让学生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学生有章可依,有法可循,这样的说明文教学就用好了教材这个例子,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简洁明晰的结构:注重条理 相对于其他文体,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说明文有合理的顺序,才能有条理,让人一看就明白。有按时间顺序来表达的,如《雾凇》第二自然段介绍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时,就灵活采用了“表示时间的短语”和“表示事物发展顺序的词语”相结合的方法,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再现了雾凇形成的经过;有按空间来介绍的,如《天安门广场》一课,在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建筑物时,作者用了一系列方位词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逐一勾勒,又用“雄伟壮丽、格外挺拔、巍峨壮丽、遥遥相对”等词语将它们一一描述,一幅壮美画卷尽现读者眼前;更多的是按逻辑顺序来说明的,如《海底世界》,作者从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海底植物的色彩和形态、海底世界的地形和矿物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地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埃及的金字塔》第三小节用几种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的特点。课文“说了什么”很容易明白;“怎样说的”,学生通过中年段的学习也有简单的了解;但“为什么要这样说”,就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思考了。通过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感受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特点,这是一种独立的思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补充,则是一种分享和碰撞。大家发现,原来抽象的数字,也可以有自己清晰的形象;联系生活的比较,让遥远的金字塔变得具体可感;生动的例子,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金字塔无与伦比的精巧。而这宏伟与精巧,正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找到自己的金钥匙

开展说与写的言语实践,有利于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也都是说明文。这个单元的“练习4”口语交际是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城市,找找资料,给同学们作介绍。由此可见,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说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名称并能辨别。根据学生的学情,课堂最后设计了迁移写话的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几个数据,选择学到的几种说明方法为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写一段介绍。请看一位学生的迁移表达:

在校园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它高约5米,差不多有一层半的教学楼那么高,在周围高大的绿树丛中,显得格外小巧玲珑。6根红漆的柱子,如同一只大手,稳稳地托起六角形的尖顶。远远望去,真像是一位戴着尖顶帽子的魔法师。亭子占地面积15平方米左右,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个教室那么大,却常常成为学生休息、玩耍的乐园。上完体育课的老师,也喜欢到这亭子里来坐一坐。据说这座亭子最早是为了让来接孩子的老人有一个休息的地方。它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依然在校园里亭亭玉立,默默守护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因为学校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王兰老师,大家希望王老师的教育思想“幽兰香风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所以把这座亭子称为“兰亭”。

这样的内化表达紧扣文本,既实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也为本单元的“介绍世界名城”作好了铺垫。丰富的文体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我们仅仅止步于让学生读懂,往往错失了许多宝贵的语文学习资源。

在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呼声中,最响亮的就是“把写挤进课堂”。大多数说明文的后面都有关于表达的练习。比如,三年级《水上飞机》一课要求:“联系课文,说说水上飞机有哪些本领,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有的教材中没有这样的要求,却给老师留下了自主开发的空间,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了文体的特点,才能真正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说:“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说明文教学,更要从学生的起点出发,遵循学习的规律,认识到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味儿的核心所在,用“语文”的手段不断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去实践,课堂才会流淌出浓浓的“语文味”,说明文教学才会走上一条敞亮的语文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

猜你喜欢
金字塔说明文埃及
“金字塔”
说明文阅读专练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海上有座“金字塔”
埃及艳后(外二首)
神秘金字塔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埃及有个鲸之谷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