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扬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02)
在真理和谬误之间
——对新闻策划的辩证思考
□董雪扬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02)
新闻策划,是一个让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们褒贬不一的词,有的认为“新闻策划是提高新闻质量的法宝”,有的说,“新闻岂能策划?”认为新闻不能策划、不该策划的人强调,事实第一,报道第二,新闻只能客观地发生,不能主观地策划。这种观点初听有理,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新闻怎么理解。目前国内新闻界一致采用的是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作的定义,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按着这个定义,新闻策划这个词就站得住。也就是说,我们策划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不是去策划新闻“事实”。
实际上,很多人在谈到新闻策划的时候,心中的要领也都是报道的策划,也就是说新闻主体按着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对宣传客体的报道思想、报道程序、报道角度、报道手段、报道时机作出全面细致周密合理地计划和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新闻的社会价值,推出受众所喜爱的新闻精品。显然,这种谋划和组织过程并非今日才有,可以说,自从有新闻媒介那天起,新闻报道的策划就一直进行着,只不过不叫这个词而已。
既然新闻策划古已有之,为什么今天却突然“热”了起来?我认为,这是新闻竞争形势加剧的必然趋势。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各种新闻媒介仿佛几天之间就塞满了全国的大中小城市,原由党报系列和几家大的团体报分封新闻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读者、听众、观众理所当然地对新闻界产生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在这种形势下,各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去开发新闻事实,从而满足新闻受众,巩固自己的新闻市场。这就是新闻策划为什么突然多了起来,突然被重视起来,突然被作为重要理论研究起来的根本原因。
从新闻实践中看,加强新闻策划的确是提高报道质量的法宝。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策划有利于出新。从事新闻采编的人都知道,有些报道是常规性的。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还有成就报道等等,年年都有报道,常常落入俗套。近几年,很多新闻单位根据自己的传播特点,加强了策划,推出的常规性报道别出心裁,叫人耳目一新。
策划有利于出深。预见性新闻是客观存在的,如重大会议、重要的外事活动、重大的纪念庆祝活动、可预见的重大事件等等。如果没有准备、没有策划,只是临机采访,常常会失之肤浅。反之,有了成功的策划,容易写出深度和力度。
策划有利于出精品。真正的新闻事实并不是每日每时都在大量发生的,特别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事实更是少而又少。然而,遇到了好素材却没有把报道写好的遗憾却时常发生。有了新闻策划,领导来把关,大家出主意,把价值吃透,把文章做足,就可能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写出高质量的报道来。
策划有利于发挥整体效应。有些报道,靠记者孤军作战,势单力薄;有些稿件,单篇零发,可能无声无息。有了策划则不同。按着预定的计划,采访、编辑、版面、摄影、评论,大家协同作战,通过编排产生组合效应,就可以强化报道的力度,造成较大的声势,甚至出现轰动效应。
无数的实践表明,有策划和没策划大不一样。匠心独运的新闻策划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新闻冲击波,为新闻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今后的新闻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新闻策划力的竞争。所以,它的繁荣和发展是一种必然,是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凡事都有个“度”。真理和谬误之间常常只差一步,新闻策划也是如此。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前有些新闻策划正在变味儿。
新闻策划变成了策划新闻。无须举出多少例证,听听“宣言”就知道了。曾有一行内刊物的专业文章写到:“新闻策划便是新闻媒介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地捕捉新闻,而是主动地利用自身的影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制造’新闻,取得轰动效应。”显然,按照这种观念“策划”下去,新闻只能走进死胡同,虽然他的制造二字是加了引号的。
新闻策划变成了主题先行。有的媒体人不是根据既定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策划,而是根据宣传气候的需要,在办公室里拍脑门想点子,然后到下面去找例子,或者“促成事件发生发展并予以报道”。这种策划既违背了事实第一,报道第二的铁则,又容易进入导演新闻的歧途。这样策划出来的新闻虽然不一定是假新闻,却也偏离了新闻的轨道。这种本末倒置的“新闻”越多,鲜活的新闻就会越少。
新闻策划变成了商业策划。有的人喜欢有意或无意地混淆商业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的界限,以新闻策划之名,行商业策划之实。
“世界”之前能冠以“大千”二字,这告诉我们思想不能太简单化。真理是纯洁的。纯洁的真理不能保证一定不被玷污。我们的责任,就是正确地领会真理,追随真理,不去玷污真理。有人玷污的时候,还要和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