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件永恒的事

2014-06-07 05:50本刊编辑部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根基内心职业

□本刊编辑部

学习是一件永恒的事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同志日前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再次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新闻人是“时代船头的望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广博的知识做根基,业务水平可能永远停留在浅层。新闻采编是一项常学常新的事业,从选择这一职业的第一天起,就要抱定“学无止境”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生命中永恒的事。

新媒体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扮演起报道者的角色,大批公民记者的诞生,留给社会一种假象——新闻是一项低门槛的职业。做新闻人人都可以,但做好新闻却很难。一则新闻优秀与否,除了政治导向和时效性以外,更多的时候,它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而素养,来自日常的学习、思考和积累。

现实中的一些迹象表明,随着我们这支新闻采编队伍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年轻化、学历越来越高等化,老一辈新闻人铸造的优秀品质,正在年轻一代新闻人身上流失。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少,在社交、娱乐场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多,即使有时间、有机会坐下来学习,也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的多。

对此,有人辩解说,这是社会功利化之风劲吹、浮躁气息蔓延的使然,这是借口,是逃避,是思想深处不愿意学习。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拥用本科、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或者已取得一定职位和职称,凭现有条件,足以应付眼下的采编工作,可以高枕无忧、忽视学习;有的人认为记者就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主要任务是“你说我记”,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可以远离学习;有的人认为每天浏览网页,点击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学习;有的人认为记者生活繁忙无规律,没有足够时间静下心来“读万卷书”,只能在采编实践中学习。凡此种种,归根到底,都是认识上的偏差。读与写不可分割,读者读什么取决于作者写了什么,一份报纸品质的高低,取决于其背后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从这个层面讲,学习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大家的事,没有学习作为根基,新闻品质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不论你今天拥有多高的学历多高的职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形成的利益和价值多样化取向,处在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新闻人,内心难免会滋生一种“本领恐慌”,唯有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才能有充分的定力和自信,把握好大局和大势,筑牢引导新闻舆论的思想根基。

记者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时代的建设者,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纵观每一名优秀新闻人的成长、成功路径,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都嵌刻着深深的学习印迹,正是聚合了广博的知识,才使他们拥有超出常人的理性深度和新闻敏锐,从而做到胸中存丘壑,笔下有华章。学习不一定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但一定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新闻人似乎总在路上,面对采访时间和任务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把一切知识掌握后再去采写新闻报道。大多数情况下,要结合采访内容去学习,采访什么先学习什么,提前做足功课。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承,要善于在采访过程中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生活学习,勤思考善总结。

数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形式的变化,也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便利的链接、超强的搜索,纵容着思想惰性,导致思维品质退化,这是新闻职业大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在养成,我们要坚守纸质阅读,有选择地阅读,少一点浮光掠影,多一点凝神定气。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学习,而是浮躁的内心、泛滥的欲望挤兑了阅读的空间,眼球习惯被网页上的各种新鲜资讯娱乐八卦新闻锁住,思想变得越来越肤浅,又谈何思考力和想象力?学习靠内心坚守,靠个人自觉,我们可以在内心给自己制订一个阶段性学习计划,日积月累,你会欣喜地发现,这样的坚持不仅可以把零碎时间像珍珠一样串起来,而且思想也在从肤浅走向深刻。拥有厚实知识根基的人,其业务又怎么会轻易落后于他人?

学习不是为了超越人前,但勤于学习的人,肯定可以做到不落人后。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目标不同,境界和结果自然也不一样。面对社会上太多诱惑和浮躁,尤其需要新闻人找准角色定位,把学习视为职业的必需品,在学习中完善精神发育,用智慧和汗水赢得读者的尊重、职业的荣光。

猜你喜欢
根基内心职业
“想明白,说清楚”是学好数学的根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职业写作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我爱的职业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坚守农化制造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