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王晓红
“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王晓红
1.两个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理论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明确了坚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
现实依据:我校开展了关于高效课堂的师生问卷调查,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两个依靠——专家团队、教师团队
我校借力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及其团队,依靠专家团队进行理论指导,依靠学校教师团队开展行动研究。
3.两个依托——课题引领、课堂教学
我校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小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研究”课题并获立项。本课题以学科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由此确立了我校的“能力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用做课题的方法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托课题进行理论研究,依托课堂教学展开实践研究。
1.“能力课堂”的内涵
“能力课堂”即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通过课堂教学的变革,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2.“能力课堂”的特征
(1)“能力课堂”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
能力课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能力课堂”以学科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学生的能力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和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例如:语文和外语课程的学科能力表现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方式与文化理解能力、价值观选择与判断能力;数学课程的学科能力表现主要包括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文化理解与数学应用能力;科学课程的能力表现主要包括自然观察能力、猜想与验证能力、问题情境理解能力、自然探究能力等。
因此,能力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为重点,通过学科能力的提高逐渐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能力课堂”以能力表现标准为支撑
学科能力表现,是指小学生在各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可观察的和外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科能力表现往往体现为由内隐的学科思维过程和外显的学科行为反应的学科素养。能力课堂的实施以各个学科能力表现标准为依据。为此,我校分学科研制了《光谷二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标准》。
能力表现标准的出台,使老师们不仅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更加关注“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并且使学生明确自己某种能力在什么年段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因此,学科能力表现标准不仅仅是能力课堂实施的指南,更是能力课堂评价的依据。
“能力课堂”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强调教学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因此,“能力课堂”是高品位的有效教学,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积累的课堂;“能力课堂”是理解性的课堂,不是灌输性的课堂;“能力课堂”是建构性的课堂,不是接受性的课堂;“能力课堂”是丰富性的课堂,不是单向性的课堂;“能力课堂”是反思性的课堂,不是表演性的课堂。
3.“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我们将教学过程向课前和课后延伸,确定了“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课前预习——素质拓展——深度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活动。
“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如下:
环节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的自学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规划能力,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打下基础。
环节二:素质拓展
每节课开始的3~5分钟,开展学科基本素质的拓展性训练。我们将研制的学科能力表现标准与学生的拓展活动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年级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如:在语文课中,低年级开展朗诵,培养学生的识字、朗读的能力;中年级进行背诵,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资料搜集等能力;高年级即兴演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环节三:深度教学活动
深度教学不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难度,而是追求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刻性与完整性,追求学生能力发展的全面性与个性化,追求学生情感形成的丰富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活动
总结与反思能力是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一是布置总结性的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对每天、每节课或者某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发现自己还存在疑问的地方;二是布置反思性的作业,变单纯的题海训练为积极的思维活动。
4.“能力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能力课堂”不是机械与流程化的课堂,而是通过学生知识学习实现能力发展的课堂,为此,我们制定了“能力课堂”的深度教学策略。
(1)为理解而教——理解性教学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从理解文字符号的意思深入到对知识意义的获得,理解性教学能够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结构性缺失和理解性断层,从而实现知识理解的丰富性。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知识的理解性处理,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对知识进行理解性的处理,才能够使知识学习和学生个体的生命、情感、体验、态度、精神、价值观联系起来,这是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第二,对知识的转化性处理,理解性教学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转化性的处理,这种转化性处理体现为让知识学习实现“转知成能”“转知成智”“转知成德”。
操作要领:在理解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比较与辨析,灵活运用逻辑与论证的方式,比较与辨析、逻辑与论证,是教师开展理解性教学最严谨的方式。
(2)为结构而教——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落实单元学习中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首先,教师要对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整体的把握与设计。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适度调整。再次,教师的评价要从整体着眼,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对某一篇课程内容的掌握。最后,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单元拓展与训练,这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
操作要领:每个单元、每个章节学习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的要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解前后知识的关系;思考单元核心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等问题,以便形成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
(3)为能力而教——问题导向教学策略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教学起点的教学,是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思考,并将思考和发现表述出来,教师从而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脉络。问题导向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操作要领: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问题作业,即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三个大的阶段提出上述三类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应该备有专用的问题与疑难训练本,专门记录学生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要视同常规作业及时批改和指导。
(4)为建构而教——反思性教学策略
反思性教学,是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的积极反思,进而改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反思性教学是能力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反思,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反思性学习。
操作要领: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进行一次该课程知识学习、问题解决、认知体验等方面的小结。
5.“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模式建好了,我校全员齐上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积极有效地推进“能力课堂”的实施。示范引路课:以骨干教师为主,尝试运用“能力课堂”教学模式,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达标验收课:全员参与,整体推进“能力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课:完善细节,了解各种课型应用“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课内比教学:教学模式推广成果展示。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用模、研模、评模”活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