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014-06-06 10:44齐传干
成才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环境教师学生

■齐传干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齐传干

地理学是研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初中地理教科书分为4本,七年级上册分为五大章,分别是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从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以及人文地理居民和聚落、发展与合作中简要介绍环境知识。七年级下册主要介绍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包含其面临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主要介绍世界地理中各个洲和国家的环保知识。八年级上册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八年级下册为中国的地理差异、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地理中讲述环境方面的知识。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较为简单、浅显,是初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入门知识,环境知识虽不成系统,但极为重要,对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通过讲授法获取环境知识

讲授法是目前我国中学主要的环境教育方法,地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播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环保知识,是一种直观、有效、现实的教学方式。例如,讲解全球变暖知识时,可首先提出全球变暖的表现,实际证明全球变暖的数据,再分别讲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明白全球变暖已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家园。

地理教师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应避免照本宣科或“满堂灌”,否则会让学生感觉乏味,不利于学习理解,教师可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讲解知识点。

2.运用多媒体方法深化环境意识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动态性、针对性、可重复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大信息量、大容量地将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播放动画电影片“森林被毁小松鼠无家可归”的片段,引出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Forests:Nature at Your Service(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以强调森林所提供人类生命维系的价值,以及人类生活质量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联系。结合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西半球的国家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森林有哪些的巨大的环境效益。又如:播放“沉没的岛屿”的视频,了解“气候难民”的概念,引出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结合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的一则材料,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并引伸出“温室效应”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概念。教师还可适当点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观看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专题片中的“水污染、赤潮、富营养化”等则可以结合“长江水污染状况”的教材材料,说出各类水污染源和严重后果。

多媒体还可以再现、放大地理事物(事件)及其形成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讲解“火山形成”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火山喷发时产生的巨大破坏力,深入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以及火山灰对环境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等知识。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采用讨论法强化环境行为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广泛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要求教师做好充足准备,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度和时间。对于讨论的话题,教师应选取难度适中并与教材所讲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例如,当今世界除了森林被毁、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外,还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学生一般会回答:“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水污染、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旱涝灾害,大气污染,赤潮,沙尘暴,核泄漏,电磁波辐射,等等。”各个小组可分别选择一个环境问题,查找、分析、讨论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形成的原因。比如对酸雨的讨论,就可以联系八年级(人教版)下册“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酸雨的概念、危害和影响范围及我国主要的酸雨区等内容。教师可以简单解释pH值,并补充世界其他遭受酸雨影响的国家、地区和典型事例。又如:“核泄漏”“臭氧层破坏”和“电磁波辐射”等虽然教材没有提及,但可以提醒学生结合日本“福岛事件”等内容,联系生活中的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的电磁波辐射知识,补充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引发疾病等资料,指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的同时,有时也带来灾难,从而给学生以辩证法的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用讨论法探讨的话题,如:“全球变暖”“三峡大坝水库的修建对流域的影响”“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对调出水区、沿线区、调入水区的影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小组展示、师生共评,并将结果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

讨论法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在地理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1.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

环保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请专家或者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将环境保护相关理念、新知识以及环境问题介绍给学生,也可以由地理教师自己搜集和整理材料,师生共同主持讲座。环保讲座内容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最好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知识,提升环保意识。

2.参观考察有关工厂企业

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环境知识的理论教学,而不让学生与环境近距离接触,这样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环境问题,也易使环境教育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到真实的环境中去,对学生进行丰富直观的教学。可带领学生参观地震站、气象站及附近的水库大坝等,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观察工业“三废”的产生和治理。通过这些参观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危害,明白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对身边环境影响,明确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深化地理环境知识以及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双休日到街头分发关于环境保护常识的问卷,通过问卷搜集结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工厂生产中的“三废”如何处理,以及“三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让学生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各种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重视,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环保宣传的热情。

在课外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并在愉悦身心的过程中讲解地理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乡村郊游,带学生去观察远离工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河流水质,并让学生进行取样。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工业园区附近的排水水质,同样进行取样并鼓励学生对两种水质谈谈直观感受,对它们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学校设有专门的地理实验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两份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水中的各项元素进行检测。这种直观的实验过程,会让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作者单位:武汉市旭光学校)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环境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教师如何说课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环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