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旭
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其重点是培育人,而培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教育人、培养人为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应致力于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自身价值的提升、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展现。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
要培养师生的思想感情,学校领导起关键的作用。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感情的感染强度维持在较高的程度,以积极健康的感情感染师生员工。根据不同员工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安慰受挫者、扶持困难者、祝贺成功者。领导者无论个人感情多么复杂,但总要将消极的感情消除掉或隐藏起来,以热情进取的面貌出现,用积极健康的感情感染师生员工。如果学校领导者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的消极、悲观情绪,都会对师生员工的情绪带来极大的影响。
2.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师德建设要以恪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教师具有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为重点,开展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题的师风师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形象。优化教师的情感,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加强并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身传言教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以文化、体育、娱乐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润物无声地接受教育;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等活动,组织学生上街进行公共卫生清洁,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养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通过邀请公安、司法人员来校进行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讲座,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开展文明班、守纪优胜班、五星级班集体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开展一系列的尊师活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是尊重教师最经常、最具体的表现,尽可能为老师分忧解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
二、优化学校人际关系,是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它关系着和谐校园人文环境构建的成败。
1.团结协作、凝心聚力,优化班子成员间的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领导班子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带头人,没有班子的团结,就难以形成凝聚力、亲和力,也就谈不上和谐校园。因此,校长要德才兼备,确立与领导平等共事、互相尊重的意识。工作要以身作则,处事公开、公正、公平。当班子内产生分歧或矛盾时,校长绝不可搞一言堂,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尊重民意,广集民智,并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策,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
2.互尊互爱、交流合作,优化教师间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他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领导要善于引导,自觉地调节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到彼此适应、互相帮助、分工不分家。要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求教师要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对自己要严格,待人要宽容、谅解,正确地处理好人际矛盾的冲突,防止矛盾激化。注重培养教师的集体观念,经常地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活动,例如,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会,每人一节优质课、公开课评比活动,优秀科组、级组评比活动等,有经验教师帮带年轻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在交流中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优化师生间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要构成这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放下架子,不可盛气凌人。要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事事以身作则。不论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如何,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爱。在教育或交往中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主动了解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接触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只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将来负责,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学生才会主动接近老师,敢于讲心里话,乐意接受教师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endprint
4.互助互爱、团结向上,优化学生间的关系
和谐校园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呢?第一,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一位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老师肯定会非常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友好、和谐,他(她)也会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宣传、灌输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如何和谐相处。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中部学生关系和谐程度较之初中部好,这体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学生能认识到和谐人际关系对个人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他们在成长中逐步提升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掌握了同学之间相处的技巧。第二,班级班风建设不可缺少。一个班风优良的班级,同学之间肯定也互助互爱,在这种氛围中,班里的每一位同学能体会到友爱互助、团结向上所带来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又会促使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促使良好班风的发扬,形成良性发展。这种例子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是经常能够发现的。第三,充分利用课内、外活动促使学生关系和谐发展。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实践中发现,经常举行一些集体活动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友情的建立,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认为“集体活动能让自己有更多机会了解同学”的约占90%,这说明即使是比较内向的同学内心其实也渴望与人交往,与人交流。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一次激烈的体育比赛可能都会让学生发现一个与平时不一样的自己和他人。所以我们平时应通过班会课或举办一些校内外活动来为学生提供互相了解、和谐相处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际关系交往态度,培养他们与人相处之道,懂得宽容、谦让,相信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从而健康成长。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优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利用板报、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校刊、网页、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甚至是墙壁、石头和树木都可以作为宣传媒介,让墙和壁与你说话,草和木与你传情。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沃土。校园里、草坪里、花坛上和池塘边一块块风格迥异、样式新颖的“格言牌”“警示语”,建筑上各种励志标语,不仅巧妙地装点着美丽的校园,而且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文体馆内,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交互辉映,在各国国旗的衬托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各年级教室走廊里都有励志标语和宣传阵地,适时的宣传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化作无穷的学习动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丰富的校园活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学生的教育入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弘扬学校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年一届艺术节,内容包括书法、绘画、美工作品等。每年一届运动会,师生全员参与。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师生的体质,如教职工的篮球赛、学生篮球赛、师生合作的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以弘扬热爱艺术、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主题,寓教于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各显其能,发挥了自主、进取、创造的才能。校园文艺活动,丰富了校园精神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各班充分利用班团队会,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加强校园教育管理环境建设,是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和谐教育的主线是通过教育等方式使学校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起点,首先应构建出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才能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和谐教育人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构建刚柔并济的管理环境,确保学校管理有序高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组织实施的成效,因此要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例如,岗位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奖惩条例、考核评比条例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往往容易给人产生抵触情绪,产生消极影响。情感管理可以化解制度管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往往会淡化制度的严肃性,并使师生产生误会,认为领导处事不公,从而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运用不当,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学校的管理既要科学规范,更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管理中“刚”与“柔”的关系,既要用刚性的制度管人,也要充分尊重不同人群的需求,尊重、信任和理解师生,推行人本管理,将外在的制度化管理内化成师生思想上的自律,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处理问题上,要刚柔兼济,重约束,更重激励;重服从,更重协调;处理好求同存异的关系,以达成管理的高效性、持久性,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2.构建民主透明的管理环境,促进校园建设和谐发展
民主管理的基础是公开,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的领导校长,小组成员由各处(室)的负责人组成,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指导,保证校务公开的顺利开展。建立以工会主席为组长,党、政、工、团代表为组员的监督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和监督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情况,考核和评估校务公开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校务公开工作制度》、《校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校务公开监督评估细则》、《校务公开考核奖励制度》、《教学质量评估量化考核方案》、《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学校重大管理事项公开监督细则》等一系列校务公开工作制度,推动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消除老师与领导之间的隔阂,争取教职工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校务公开的具体形式可通过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等讨论审议通过,使决策更具有广泛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并利用校务公开栏公告,从而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以和谐促平安,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