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天使在人间

2014-06-04 09:50秦溪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奥黛丽赫本

秦溪

二十一年前,奥黛丽·赫本告别人世,享年63岁。在她缠绵病榻之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雷莎呼吁全球的修女为天使祈福;而伊丽莎白·泰勒惊闻噩耗后也动情地说:“天使回天国去了。”她的离去让世界各地的无数民众潸然泪下,黯然神伤,她的魅力是永恒的。值此赫本逝世21周年之际,让我们一同探寻天使的足迹,缅怀她伟大的一生。

苦难的童年

1929年5月4日,一个纤弱的女婴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荷兰贵族后裔的女伯爵艾拉·赫姆斯特拉和英国银行家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奥黛丽·赫本。出身名门的显赫家世,艺术之都的文化积淀为赫本最初的成长打上了优雅的印记。但好景不长,少女时代的赫本遭遇更多的是磨难。

赫本六岁时父亲离家出走,从此家中少有欢声笑语;1939年二战的爆发更让赫本饱尝人间苦难。比利时沦陷后,赫本母女辗转来到荷兰,在纷飞炮火笼罩下的地下室里度过整整五年。轰炸的威胁、饥饿的难挨、纳粹的入侵成为赫本从儿童时期走向少女时代的主要记忆。后来让赫本引领全球时尚风潮的高挑纤瘦身材就是拜战争时期物资匮乏所赐。

但对于命中注定要走向辉煌的人来说,再艰苦的条件也无法阻挠她的绽放。赫本从小就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而芭蕾则让赫本痴迷。她的芭蕾舞训练从战前就已经开始,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挨的木制舞鞋也没有关系。从此之后持续多年,即使是战火蔓延也没能断绝赫本对芭蕾的热爱。严格的舞蹈训练塑造了赫本亭亭玉立的身材,也赋予她隐忍谦和的性格。

公主的诞生

二战结束后,为谋生计,赫本与母亲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去了伦敦。已经出落得光彩照人的赫本开始当摄影模特并参与一些歌舞剧团的演出。她天生的镜头感和纯美气质也让她有机会在几部电影中担当小角色。在英国影片《天堂里的笑声》中,赫本说出了自己的第一句电影台词,吸引了英国电影界的注意;稍后她又被选为舞台剧《金粉世家》女主角,登上美国舞台。《金粉世家》在百老汇引起轰动,而赫本也由此进入好莱坞的视线。正在为《罗马假日》遴选女主角的威廉·惠勒在观看该剧后被赫本深深打动,她迥异于传统好莱坞肉欲性感美女的清纯打动了惠勒,他说:“终于找到我的公主了!”

此后的故事全世界都耳熟能详:赫本以完全的本色演出打造了好莱坞最迷人的形象之一,成为当年年度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双料影后;她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并掀起了全球性的时尚潮流,玛丽莲·梦露的丰满性感从此不再是美的唯一标准。她在电影中的短发发型被命名为“赫本头”,在世界各地受到效仿。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赫本激动地说:“这真让人有点受不了。”的确,《罗马假日》不仅煊赫一时,更完全改变了赫本今后的人生轨迹。从此赫本走上了通往伟大演员和超级偶像的康庄大道。

璀璨星光

《罗马假日》为赫本开启了辉煌的道路。之后赫本主演了多部大获成功的优秀影片,巩固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在《莎宾娜》中,赫本与巨星亨弗莱·鲍嘉合作演绎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在《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又与著名设计师纪梵希合作,塑造了令世界动容的优雅造型,《月亮河》的旋律也被赫本唱响世界;而《甜姐儿》中清纯可爱的模特,《偷龙转凤》中冰雪聪明的女贼,《谜中谜》中优雅迷人的少妇,以及《窈窕淑女》中麻雀变凤凰的贵妇人都令赫本的偶像地位日益巩固,无人可及。

赫本作为明星和时尚偶像的身份如此煊赫,以至于人们忽视了她在表演领域所具有的才能和付出的努力。事实上,赫本自始至终都致力于挖掘自己的表演潜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开拓戏路,她丝毫不担心损害“玉女”形象,大胆尝试各种角色,在《双姝怨》中出演同性恋,在《修女传》中出演朴实无华的修女,在《盲女惊魂记》中扮演盲人。所有这些尝试都可圈可点,后二者还为赫本带来两次奥斯卡影后提名。

赫本不仅是电影明星,还是时尚缔造者。紀梵希曾经笑言:“赫本即使只是披着一个装土豆的口袋,也能够显露出高雅的气质。” 她崇尚朴素简洁的穿衣观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她的平底鞋、三分袖、紧束腰身、立领套头毛衫、夸张黑色太阳镜……都曾是时代的焦点,使赫本成为时尚的象征。

赫本对待电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摄工作中从来都相当地刻苦、认真。她说:“我从来不是拥有什么天赋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尽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确是这样做的。在为拍《美人鱼》试装时,为了使服装达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制作过程中一连几个小时地站着,纹丝不动。在拍《修女传》时,她突然患上肾结石,但仍强迫自己起床,继续工作。她曾在大雨中一连淋上好几个小时,也曾为骑马而摔断椎骨;她曾因戏学车而撞了别人的车被推上法庭;还曾因拍摄需要花几个月耐心驯养一只小鹿,做它的代理妈妈……因为她的天赋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纯熟精湛,也越来越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评家也对她推崇备至。

慈善之路

迷人的银幕形象和对时尚的完美把握使奥黛丽·赫本成为传奇,而她的爱心使传奇也成为了永恒。

赫本一生都关注慈善事业,这可能与她的童年经历有关。在困苦环境中度过的童年,让赫本对缺乏关爱的儿童的痛苦有深刻体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赫本虽然逐渐淡出影坛,但仍然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

1988年,她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

赫本曾说:“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它正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接触也不得不越来越频繁。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些富有的人就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赫本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关注源自内心深处的真诚,这不仅占用了赫本晚年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就是在弥留之际,赫本也未曾忘怀。赫本之子西恩回忆赫本去世前一天的情景:我问她有没有什么遗憾的。她说:“没有,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缅怀天使

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在瑞士家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几步。赫本一生留下20多个经典银幕形象,更以巨大的人格魅力赢得全世界的喜爱。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了人们美好的印象。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

她终其一生保持着谦和温厚,优雅高贵的性格,以仁爱之心应对整个世界。在国际巨星的光芒下,她朴实而高贵,她关心别人,心怀博爱,把满腔的慈爱献给了全世界的儿童。晚年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的活动,使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编辑 李天骄)

猜你喜欢
奥黛丽赫本
赫本离世三十载:耗尽一生的爱与伤
赫本 被爱辜负,不辜负爱
奥黛丽·赫本与书
奥黛丽赫本
澡缸里的国王
赫本 真正的优雅,从来与年龄外貌无关
九旬瑜伽老太冲刺中国版奥黛丽·赫本
赫本的回信
痴情彩票
痴情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