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华
《西南印象》是笔者2006年参加江苏省中小学音乐优秀课比赛获一等奖,并又于2007年参加江苏省中小学音乐优秀课展示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秀课评比二等奖所上的一节初中音乐课。2012年至2013年,该课又续两年被南通市暑期教师全员网上远程培训项目组选作视频课程,供大家观摩,收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就教师们针对《西南印象》观后发表的一些评论,及音乐课改中的一些问题作点滴探讨。
一、关于音乐课的导入
音乐课如同其他课一样都存在导入的环节,其方法众多:故事导入法、图画导入法、猜谜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复习导入法……但无论是何种导入法,它都应该服务于接下来的音乐教学,而非其他。
《西南印象》的导入,以多媒体呈现秀美的西南风光,配以浓郁的西南风情背景音乐,由教师向学生抛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贵州、云南、广西位于祖国的哪里?”这个导入实际融合了情境导入、问题导入两种方法,为下面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了时空及情感上的铺垫。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多媒体的呈现正是起到了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西南情境中的作用。而且,教师所提的问题简单易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能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亲近老师、亲近课堂。
有教师点评说:“在导入的时候,教者用提问的形式,问云南、贵州等地是我国的哪个地区,我觉得如果播放一些西南地区的有名的山水以及有代表性的服饰,可能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常态课乃至评优课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了营造所谓的氛围、体现学科综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者会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量的无关于本课音乐内容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图片、录像,一晃四五分钟甚至七八分钟就过去了。如此,学生的眼球是抓住了,课堂也一下子被“炒热”了,但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音乐课的音乐性,演变成了地理、历史、语文课的导入。不少课例证明,过了这段热乎劲儿,待回到正题时,学生的兴趣则是一落千丈,前面的“热炒”导入变成了画蛇添足。记得听过一节以“水”为主题的音乐公开课,导入部分大约有近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听、看通过不同方式倒水时所发出的声响和呈现的形态,与后面所教授内容完全“皮肉分离”。这样的导入设计意在何处?无论从与课的内容结合来看,还是从导入的时长来看,都算不上好的设计。
二、关于多声部歌曲教学
2012年南通市暑期教师全员网上远程培训,笔者作为基层管理员和辅导员,曾经发起“关于多声部歌曲的教学”的活动,得到许多教师的响应,大家讨论热烈跟帖积极,但近99%的教师认为较难。教师们说:“我也尝试过在课堂上进行多声部的歌曲教学,但是花了好长时间最后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多声部歌曲的教学比较难……”“在课上,简单的可以和一和,难的都以失败结束,达不到和声完美统一的效果……”“合唱的确是大部分音乐教师遇到的麻烦问题,刚刚唱的各自声部很好,等到一起唱的时候就全部变成了高声部……” 由此,多声部歌曲教学历来被教师们视作雷池,教学中总感到学生不能唱好,于是避难就易只教一个主旋律声部彼彼皆是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更不用说在展示课、比赛课中进行多声部合唱教学。
笔者所上《西南印象》一课,重点内容便是进行《赶圩归来啊哩哩》第二课时的合唱教学。该歌曲合唱部分曲谱如下图:
从谱例上可以看出,两个声部节奏型相同,上下方两音的音程大多数相距纯四度,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便利。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首曲子合唱部分同一小节的两个声部的曲调似乎是一种“问答”式的对应关系。于是,在教学中可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两个声部分小节的“接龙式”的演唱办法训练。
训练曲谱如下图:
如此演唱熟练后,再分声部将各自的曲调连唱,然后再严格要求控制各自音量的前提下进行合唱,果然事半功倍,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轻易地掌握了。最后一步将整首曲子完整地演唱,一首齐唱加合唱的作品在短短的音乐课上顺利完成,达到了有效教学之目的。
有教师点评说:“×××老师上的《西南印象》,两声部歌曲的教学通过巧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再通过力度、速度、情感的渲染,最后形成了和谐美妙的歌声……”
诚然,这种训练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合唱。就像有的教师跟帖说:“合唱训练应从轮唱学习开始,有了轮唱的基础,再进行合唱训练……”这也不完全正确,因为涉及到声部间的和声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可以进行轮唱的。
笔者认为,多声部歌曲教学不妨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培养兴趣感受美。让学生多听多看,让其觉得这个有意思,虽然大家唱的曲调不一样,但是那么的和谐统一,进而感受到美,至少对多声部的演唱不那么反对。听听通俗音乐里的多声部演唱,调动起学生学习多声部的演唱兴趣是一个不错的办法。②克服畏难心理。实际工作中,教师避难就易只教主旋律,这首先从心理上就给学生一个暗示:多声部的歌曲演唱,真难,还是算了吧!如果教师是这样的心理,那何谈学生呢?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打消这种心理,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语言激励——你能行,能唱得像录音里的那样美;小试牛刀——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学生极易获得成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③技术训练层面。关于多声部合唱训练,众多的专家高手已给出了答案。笔者以为音准训练方面应该让学生多做听音练习(单音——形成固定音高、音程——培养旋律感),多做模唱训练;节奏训练方面,可以由易到难,分组进行不同节奏型的合作练习。如果说合唱训练仅仅解决了音准、节奏的问题,那还远远不够,因为那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后期还有声部合成、歌曲整体处理等。
三、关于整合与综合
教材资源整合、学科综合不等于上课内容的拼凑、叠加。合理的整合、综合是有筛选的,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反之,则可能演变成融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杂烩”课。如学唱《春晓》前,开展竞赛看谁背诵的有关“春”的诗词歌赋多;欣赏《羊肠小道》,则先把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理知识讲上一长串……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西南印象》一课,让学生了解西南少数民族的器乐、常见的演唱形式等是仅次于合唱教学的一个环节。在介绍乐器巴乌时,笔者整合资源果断舍去凄美动人的巴冲与梅乌的故事的讲述,而是实地演奏将要欣赏的《渔歌》片断,既让学生领略到乐器柔美的音色,又为欣赏做好铺垫。欣赏《什么结籽高又高》时,始终抓住其“对唱”的演唱形式这一音乐要素,富有传奇色彩的“刘三姐”传说一带而过。而侗族大歌,则是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让学生自主寻找其有关音乐方面的特征,如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等。关于风雨桥、鼓楼等教材上有所介绍的,本课例丝毫未涉及,因为它们并不在音乐之列,但引导学生将其当作课外延伸阅读,丰富知识,未尝不可。
总之,音乐课改时至今日,其理念日臻成熟,模式更加合理,拙文抛砖引玉,期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音乐课改之路愈发宽广,不再崎岖。
(江苏如皋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