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娣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好动,他们学习时间不能过长,没有顽强的意志力,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控,而导致低年级课难上(特别是低年级数学课)。那么如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心理特征上好数学课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儿歌”“手语”“游戏”等带进课堂,效果较好。
一、“儿歌”教学能给学生树立信心,调动积极性
(1)信心的树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刚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刚刚接触数学,心中一片茫然、焦躁不安,充满了陌生感和畏惧感,显得非常紧张,这时只要教师适时利用儿歌的词语简明、节奏明快、韵律响亮、短小活泼的特点,上述缺陷就会消除。并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如记得小学一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时,下面的学生都静悄悄地望着我,我微笑着面对他们,用和蔼的声音对他们说:“同学们,学习数学很重要,因为数学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数学知识,并且数学的作用很大,祖国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数学;学数学并不难,只要大家勤学,一定能学好。”听了我的话以后,他们紧张的情绪很明显地放松下来。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我给孩子们编了一首儿歌:“眼不离老师,脑不离问题,勤动脑多开口,聪明智慧属于你。”学生跟着教师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态度得到了端正,课堂教学也步入了正轨。
(2)运用儿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经常运用儿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习潜能,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当小学生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和缺乏学习方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五心”歌:“小朋友,要记清,上课千万要专心,作业千万靠细心,考试千万防粗心,纠错千万有耐心,补差千万别灰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鼓励,对他们的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运用儿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传授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如何把教学重难点讲深、讲透、讲活、讲懂是任教者努力追求的境界。实践证明,巧用儿歌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教学第一册“比较两数大小”时,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比较两数大和小,要用大于小于号,尖尖脑袋对小数,开口望着大数笑。”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在第一课时就掌握得非常好,而且在以后很长时间也不容易忘掉。所以,只要教师平时灵活运用儿歌教学,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重难点,就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明晰、识记更加牢固、眼前豁然开朗,收到“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二、通过手势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达到抽象思维的学习,而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学习为主,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手势对知识进行讲解。如在低年级“数的比较”学习时,出现了大于号或小于号,这些符号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知识,我让小学生举起右手,中指和食指张开,形成一个“V”字形状,开口朝向较大的数,口对哪一个数,哪个数就大。大于号与小于号相似,学生会混淆,为了区分开来,让学生举右手表示“>”号;举左手表示 “<”号。这样,手势的参与教学,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意义,而且能使用“>”和“<”较正确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再如在“加减法”的学习时,我还用手势帮他们理解知识,两手掌合拢表示加起来,表示加法计算,如果用右手一挥则是减去,用减法计算。
三、巧用“游戏”帮助学生练习巩固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一中娱乐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通过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做游戏中“玩”数学,在“玩”数学中做游戏,从而使学生充分享受游戏给他们带来欢乐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和挑战性。
如练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进行“猜一猜”游戏。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每桌准备几个扣子,先由一个同学随手抓上几个,请另一位同学看着桌上剩余的扣子,快速猜出手里抓了几个,若猜对了,还必须写对加减算式。多次游戏后,可变换规则;如让猜者闭上眼睛猜猜对方抓了几个,猜对后算算桌上有几个并写出算式。
再如练习加减计算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教师让一些学生戴上标有数字的头饰,其他学生每人写一个加法或减法的算式,拿算式的学生找到戴对应(能使算式成立)头饰的学生就算找到朋友,看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确。这样,同学们情绪高涨,学习热情被激发,在既轻松又激烈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