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取芳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来源于娴熟的交往技巧和合作意识,而在交往和合作中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交流。”语言是反映一个人风貌的另一面镜子,是人类在交往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对其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更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及时地鼓励和引导幼儿,将能够大大地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应从点滴抓起,为孩子打好语言基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创造轻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勇敢地说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教师和其他成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勇敢地说出心里的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目的。但小班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差,而且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多小朋友表现得拘谨、胆怯,不太愿意和同伴、教师交谈。“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们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
平时要注意给幼儿的心理创造良好的环境,经常与幼儿谈心,说说自己的家庭成员,谈谈自己的开心事和伤心事等,逐渐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感情,让幼儿觉得老师和家人一样,是可以信任和亲近的人,从而慢慢放松心情,能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谈。
语言区角是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的专用区域,教师可以把语言角布置成一个动物书店,给幼儿创设一个特定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说话。移动黑板经过巧妙改装变成一面图书墙,装上“小动物书店”的招牌屋顶,仿佛身临其境,幼儿取放方便,可随时翻阅、互相介绍,同时又增加了语言角的立体效果,扩大了空间感。另一面的墙上挂了许多彩色的图片牌,牌上的图案清楚、形象、鲜艳,给幼儿直观的视觉冲击,幼儿很感兴趣,经常三两成群地聚集在那里,翻翻、看看、说说;或拿在手里,和好朋友做猜图游戏。教师还可在区角放置小动物手指玩偶、食物的配对卡片等,供幼儿边玩边说,鼓励幼儿积极与小动物打招呼、自我介绍、假想情景对话等,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放松幼儿心情,使幼儿能勇敢地说话。
二、教给正确的语句形式,帮助幼儿连贯地说
小班幼儿刚从学说简单的单词过渡到学习完整的语句,对语句形式还不熟悉,导致幼儿无法连贯、完整地表达意思,教给幼儿正确的语句形式,可以帮助幼儿连贯地说话。如有的幼儿想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会说成“天上下雨怎么?”“小鸟是怎样飞的?”说成“小鸟飞怎么样?”“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却说成“兔子快?乌龟快?”,一些疑问词不会正确使用,问句的结构混乱;有的在回答问题时断断续续,只说到了几个关键的词,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这时教师就马上教给他们正确的语句形式,引导幼儿跟着学说几遍,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学说,帮助幼儿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教师在与幼儿的对话时要耐心、细心地倾听幼儿,发现语句上的问题及时帮助幼儿更正。教师的语速要放慢些,以便幼儿听清和模仿,千万不能因幼儿表达不清而否定他们的能力,相反,要多肯定、多鼓励,从简到难,逐步完善幼儿的语言结构。
三、纠正个别的发音问题,教会幼儿正确地说
小班幼儿的发音也是语言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客观和主观的两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发音问题。其中客观因素是指幼儿自身的发音器官和听音器官还没发育完善,发音不到位,有的音特别是舌根音发不出来,如声母“G”“K”开头的音,发音位置比较靠后,幼儿很容易发成舌尖音,所以常常会把“哥哥”说成“的的”“故事”说成“肚事”“西瓜”说成“西八”“裤子”和“兔子”“卡车”和“塔车”“开门”和“胎门”分不清等,这是由于生理原因所造成的阶段性发音不准现象。也有的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如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的普通话发音不准,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正确分辨,有的家长甚至觉得孩子这样讲话才可爱,不但不及时纠正,还故意去学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在不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了不正确的引导,逐渐形成了俗话说的“刁嘴巴”。我们教师要耐心引导,指出幼儿不正确的发音,及时纠正,让幼儿反复跟读,直到改正为止。
四、渗透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经常地说
《纲要》指导我们:“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园语言教育应以一日生活为途径,渗透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1)在教学活动中说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引导幼儿讨论、回答时说话外,还要在观察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话。如在观察兔子时,让幼儿和同伴互相说说看到的兔子是怎么样的,从而让他们在物体对眼睛产生直观刺激的第一时间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当小兔子活蹦乱跳地展现在幼儿眼前时,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小兔子真可爱!”“小兔子的毛是白色的!”“两只耳朵真长!”“眼睛红红的!”“走路跳跳跳!”……这时教师如果顺势教幼儿学说新词和完整的描述性语句,幼儿就会很感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也使幼儿的各种感官功能得到锻炼。
(2)在游戏操作中说话。 幼儿在游戏时,不论手中在操作什么东西,常自觉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声音,或自言自语,或与他人对话,这些声音大都与操作内容有关,而且教师也制止不了。教师可抓住幼儿这个特点加以诱导利用,把操作过程编成儿歌,让他们边做边说。如在玩泥工时,看到幼儿做棒棒糖,就编一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插插插,插上一根小木棒,甜甜的棒棒糖真好吃。”又如在数学游戏“给小动物排队”时,幼儿边操作教师边念:“小动物,来排队,一个一个排整齐,不抢前,不落后,个个都是好孩子。”幼儿自然跟着教师一起念,这样幼儿既掌握了操作要领,也练习了说话。
(3)在生活小环节中说话。在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细小的环节不能忽视。如在进餐时让幼儿欣赏儿歌:“小朋友们来吃饭,饭菜营养真正好,牙齿就像两把刀,切烂以后送进肚。”睡觉时引导幼儿学说:“中午休息时间到,快把门窗(嘴巴、眼睛)关起来,做个甜甜的美梦,头脑清醒身体棒。”散步踩小脚印时,边走边念:“小脚印,真有趣,一前一后,一前一后,走得快。”……洗手时、排队时、课间谈话、塞衣裤时、上下楼梯时、玩大型玩具时等,都有各自的儿歌辅助语言,这种儿歌形式的语言朗朗上口,幼儿十分容易学说,不仅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说话,也使各个环节的常规井然有序。
总之,教师只要认真研究幼儿,真正从幼儿出发,了解幼儿的所需所想,抓住时机,从点滴抓起,为幼儿打好语言基础,就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江苏省昆山市北珊湾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