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慧娟
摘 要:针对财政逐年增加的专项拨款,加强和规范高职院校专项支出项目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是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政专项 项目管理
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或财政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专款专用的资金,用于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体制,做好项目设立申报阶段的管理—合理规划科学论证、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位、项目验收阶段的管理—有效驗收考评体制。在此基础上,强化专项支出项目管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现状及分析
1.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沟通
预算的编制工作只是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单独来做。涉及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总务后勤部门或者图书馆未参与预算的编制工作,缺乏有效的衔接、协调、沟通,缺乏完善的系统制度支撑。这样造成预决算的基础数据不准确,专项支出安排不合理、随意性较大。财务部门在决算工作中只起到了汇总作用。
2.专项资金的预算与资产管理脱节,设备购置重复
专项资金的预算与资产管理脱节,缺乏统一的调控和规划,不同部门和课题组重复购置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忽视现有资产的合理配置,盲目购置,没用正确预测设备的需要量,使得资产闲置浪费,资源不能共享,使用效率低。有的教学部门或科研单位,片面追求设备的“高、精、尖”,脱离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实际,导致高能低用、高价低效,造成严重浪费。项目完成后,部分大型精密设备闲置,没有人使用。
3.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
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或到位率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配套资金是上级主管部门作为立项的条件,很多单位为了申请到科研项目,做了不切合实际的配套预算,挤占、挪用另外一些专用经费,弥补项目配套资金的不足,势必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从而制约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专项资金批复后,项目按照计划启动,由于财政拨款没有及时到位,影响了学校正常经费的运转,势必加重公用经费支出。
4.项目结余资金过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项目结余资金过大的问题较为突出,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管理意识淡薄,财务核算不够规范,形成资金长期结余。另一方面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不能及时开工建设,影响项目进度和使用效益的发挥。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同时,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监督不力,挤占、浪费现象严重。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1.科学的预算管理
科学的预算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有效措施的前提。严格把控项目立项关口,对预算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费用标准、预算的额度、控制比例等要有明确规定,把收支预算细化到具体支出科目和项目中来。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协调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手段促进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有机结合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利用现代技术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规范相关的工作流程。改变以往重增量、轻存量,盲目、重复购置资产的倾向,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用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加强学院批复项目和财政批复项目的管理,明确职责,确保项目从立项申报、批复、招投标、项目实施、验收总结到资料归档过程规范化落实到位。对专项资金收支情况、各个阶段的支出结构、工程进度、基建项目等进行分析,对影响专项结余过大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改进工作,以此提高专项支出项目管理水平。
4.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根据专项资金特殊的管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决不流于形式。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必须贯穿始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责任,考核项目资金使用部门的管理情况,其规范性和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和绩效管理内容,实现权责统一。
参考文献:
[1]任彩英.浅淡加强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2(1).
[2]李树超,李视友,贾宪文等.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1).
[3]胡奎,钱酉山.高等学校应重视“211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1998(1).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