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乐兴
摘 要:本文对“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背景与意义、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和目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职业院校基于“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实施的四大原则、“四个相结合”的途径和“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就业导向 创业教育 内涵目标 原则 途径 措施
职业院校应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原则”,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支持和组织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背景与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日渐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教育引导的根本要求,更成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已经从知识教育升级到素质教育,把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以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正涵盖了当前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所需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而对职业教育来说,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转化成果就是落实到创业上去,创业素质应该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基本的必备的素质。因此,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正是符合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趋势。
2.“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伴随中西社会多种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同样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尤其是,他们相对于老一辈人,在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更关注自我价值实现与否。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完全能帮助中职学生事业走向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
3.“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开展择业就业教育的需要
当前,我们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好好读书—拿个好学历—找个好工作”这一传统意义中的“最佳出路”已成为“第二选择”。随着时代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80后、90后的学生认为,“老路子”已经不适应这个开放、自由、独立的社会,也不适应活跃、百变的市场经济。因此,“创业”也成为当代中职学生更青睐的“就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念,了解就业与创业的有关知识,掌握必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增强参与竞争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培育健康的就业与创业心理,正确地择业就业或自主创业,从而成功地走向社会。
4.“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创业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技能,这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就业竞争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和学会适应,一方面培养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和激烈人才竞争的新形势下,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竞争。
二、“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
1.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所谓创业,是指创造、创设或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创业能力,就是创造、创设或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的能力。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学会正确择业,顺利谋职就业,还要敢于面向市场去自己创业,即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他们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创业教育,要在已有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学生创业教育,不断变革“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内涵和形式,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服务。
与其他教育相比较,特别是与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和能力培养相比,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第一,契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即服务地方企业,接轨区域发展,对接行业经济,培养适应企业生产一线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就业是学校办学导向,也是创业教育的第一守则。第二,“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观和质量观,有利于校企合作,走“产、学、研”联合体道路。校企共建、联合培养的人才对市场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够迅速适应市场,迅速找到创业方向。第三,创业教育重实践,重过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校要主动搭建多元的教育平台,支撑学生的创业点子,实现有效创业。
2.创业教育的内容和主要目标
第一,重在专业教育和专业拓展。如果创业者没有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创业就无从谈起。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在原来教育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其他的创业基本素质教育。因此,实施创业教育,首先要做好专业教育和专业拓展工作。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上,进行专业拓展,如教育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明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产品质量要求及其检测手段,教育学生学习专业产品的设计技巧与思路方法及手段,教育学生市场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产品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渠道与分析处理方法等。
第二,重在创业心理品质和素养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和素养主要包括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克制性、坚韧性和使用性六种因素。这六种个性心理品质和素养的核心是意志特征和情感特征,是从特定的角度反映意识和情感要素的。学生有了这良好的六种心理品质和素养,就具备了基本的创业“基因”。
第三,重在创业技能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创业技能主要指从业和创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也包括交往、公关与协商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揮、监督和调节的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驾驭变化的能力等,它是一种对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综合开发和运筹的能力。
三、“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内容十分丰富,实施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建设。
1.打造一支队伍——“就业导向”的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水平,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推进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责任。基于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好创业教育课、做好创业活动的指导,还应深入企业了解熟悉企业的运行管理,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更应做好创业咨询工作,实施个性化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的从教人员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师一般的职业素质要求,更应具备创业教育特有的对任课教师的特殊要求。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首先应坚持专兼职队伍相结合,专职队伍主要包括讲授创业或就业指导相关任课教师、辅导员,兼职队伍则包括从事专业课教学特别是科研方面能力比较强的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文化素质基础课的校内教师。同时,通过引进和聘请校外专家,壮大教师队伍。
2.构建一套体系——“就业导向”的完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也是一项全面体现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课程改革是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创业教育应有一套融创业精神培育、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一体的3大板块课程体系。创业精神可以催生出不懈的创业动力,创业知识是顺利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在创业精神与创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创业过程的设计与模拟。
根据3大板块课程体系设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首先,在校本教材建设上适应创业教育的需求,与当地经济建设相一致,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纳入到教材之中,体现创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创新性。其次,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程性质、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这样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的基础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创业实践活动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营造一种氛围——“就业导向”的浓厚创业教育环境氛围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需要不断创造有利的制度化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寬松和谐与机制保障有力的良好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管理环境、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等。
首先,应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有关制度。学校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如《学生科技活动和创业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等,各部门形成合力,推进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应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创业场地建设。学校要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增加设备投入。
再次,应给予人力支持,提供队伍辅导。学校要选拔创新意识强和创业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
另外,应建立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学生奖励机制和教师指导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给予重奖。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作为年终工作考核时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搭建一个平台——“就业导向”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活动平台
学校应积极搭建一个“就业导向”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广泛地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活动,应把开放式的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应将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业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积极扶持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如开设一条学生创业长廊,故名创业街。创业街将结合专业及学生生活可以为学生开设如下内容。
(1)电子商务专区。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等手段开展代购团购活动,充分迎合当代学生的消费习惯,既可以解决学生课余活动难题,又可以通过对专区的管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养成节省的良好习惯。
(2)物流专区。在物流专区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运输等实训设备实现校内的自给自足。可以组织自己的物流队伍,对每天学校的邮件发送与接收给予有力的支持,既方便了师生,也让参与其中的同学感受到物流的实质。
(3)格子铺专区。学校可以有更浓的商业气氛,建立格子铺专区,尽可能地让学生实现格子铺创业、珍珠奶茶创业、旧物交换创业等更多成本小但平日必需的商业活动。
(4)生活配套服务。学校引导学生开展以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提供便利为主的实践活动,比如洗衣代办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商机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5.开辟一条路子——“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之路
学校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企业是就业的载体,学校培育出来的人才,能否有效就业和创业,最终要看培育出来的人才是否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学校应提高校企合作、做好就业和创业指导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调动校企双方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改革职教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举办诸如“校企合作走进课堂,联手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巩固“企业冠名班”的办学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冯峰.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
[2]郭扬.关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创业教学[J].职教论坛,1998(7).
[3]舒涛,李军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就业指导教育中[J].教育学术月刊,2009(3).
[4]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8(5).
(作者单位:衢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