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黎
摘 要: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手段。在大学阶段,如何实现双语教学的衔接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事实上,随着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逐渐实现,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双语教学;衔接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双语教学实现了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在高校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结合中,存在一定的难题。基于大学英语的性质,英语教学应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是大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下文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衔接
1.大学英语的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教育改革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因此,英语教学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化背景、语言结构分析、语言蕴含的价值观等方式的讲授。目前,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以公共英语为主,英语专业学生以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为主。公共英语与商务英语分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而职业英语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专业领域还有学术英语。英语作为我国大学阶段必须的第二语言,其学习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2.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现状研究
大學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同属于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而设立的语言教学科目。双语教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要求教学以英语为载体。经济全球化要求高校更加重视英语实践教学。双语教学作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但高校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受到教学任务和学生能力的影响,往往出现大量使用汉语或是学生无法接受英语教学的情况。数据显示,在大学英语中采取双语教学方式获得学生认可的占极少一部分,多数学生无法承受全英文教学,这与高中阶段的传统教学方式具有直接关系。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但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无法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就双语教学本身而言,学生无法认识到语言表达对其日后工作的重要性,而仅仅是具有一种模糊的概念,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虽然认识到引导作用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作为教学目标,显然不符合经济时代英语教学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实际上双语教学依然难以执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学习策略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弊端,制约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衔接的策略
1.建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
基于双语教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实施较晚的现状,应在高校内部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以促进教学目标规划的合理化。基于此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改革,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双语教材使其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运用双语教学方法,确保高校双语教学能够有秩序的进行。
2.加强英语教师培训,拓展其专业知识
高校扩招导致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并且部分教师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高校应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自身也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正确的判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教师在采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接受双语教学。
3.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合理
学生在英语基础上存在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基于这一问题,可对学生进行分班处理,并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合理的英语教学内容。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选择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教学方式。而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选择全英文的教学方式。以使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人才。英语教学应具有明确的规划,以使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及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三、总结
双语教学是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教育改革要求高校实施这一教学模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学生语言能力和教学环境的制约,英语教学效率无法提高。高校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发现其在双语教学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适应双语教学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现教育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帅,刘亚玲.基于CLIL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比较和整合初探[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01).
[2] 魏华,马艳,苟凝霞.CLIL理论指导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性探讨[J].考试周刊,2013(09).
[3] 苗媛.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策略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