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外科伤口感染的预防作用

2014-05-30 12:53王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外科手术室

王英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外科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25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29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伤口感染率和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甲级愈合82例,乙级愈合42例,丙级愈合6例,感染率4.6%,对照组护理后甲级愈合65例,乙级愈合41例,丙级愈合23例,感染率17.8%,两组在甲级愈合、丙级愈合及感染率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手术室理干预对外科伤口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明显降低感染率,提高伤口愈合率。

【关键词】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01-01

外科手术后比较容易出现伤口感染,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延长了住院时间[1]。严重时还可引起机体器官功能障碍及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故有效预防手术后伤口感染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的关键[2]。本研究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259例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

察组130例,男70例,女60例,年龄10-73岁,平均(41.6±12.3)岁,其中普外科35例,骨科28例,胸外科18例,妇产科26例,泌尿外科17例,其他科室6例;对照组129例,男71例,女58例,年龄10-76岁,平均(41.9±12.1)岁,其中普外科34例,骨科27例,胸外科19例,妇产科27例,泌尿外科16例,其他科室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外科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1)成立健全感染监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器械打包护士、总务护士、维修技师和感染监控护士组成,负责制定工作制度和质量标准,使管理有章可循,质量评价有量化标准。(2)术前准备:术前知道患者进行消毒沐浴,使皮肤表面细菌数量减少。对于手术部位的毛发可不予剔除,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干扰,降低伤口感染率。若患者进行无菌操作较高的手术时,术前可预防性的使用广谱抗生素。若是四肢手术,可在止血带前应用抗生素。(3)手术室环境:保持手术室空气流通,并根据手术级别、手术无菌要求情况合理安排手术室,定期将手术室通风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符合无菌要求。(4) 对手术室内物品及各类手术器材进行严格消毒,并及时检测手术室夜里蒸汽消毒的效果,有护士长专门负责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管理。手术室内每周彻底冲洗门窗、地面,并用福尔马林作密闭消毒,消毒时间应在20h左右,每日术后进行清洁打扫,并用紫外线照射40min。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罩、帽、鞋,并进行严格消毒。手术室内应保持肃静,禁止吸烟。(5)由于手术室内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钩,传递较频繁,极易造成误伤,医务人员应尽量小心使用各类手术器械,避免因个人过失造成的感染。(6)养成科学洗手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洗手液,并定期检测手部消毒效果。(7) 每月做1次空气、物表、无菌物品、医务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培养。每2个月进行回次紫外线强度监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伤口感染率和愈合率。疗效判定:甲级愈合: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乙级愈合: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不佳,切口处出现硬结、红肿、积液、渗出、血肿等炎性反应,但无切口化脓者;丙级愈合:患者术后切口处有化脓,需敞开或切开引流。丙级愈合即为伤口感染。总愈合=甲级愈合+乙级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甲级愈合82例,乙级愈合42例,丙级愈合6例,感染率4.6%,对照组护理后甲级愈合65例,乙级愈合41例,丙级愈合23例,感染率17.8%,观察组甲级愈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乙级愈合例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丙级愈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护理后感染率为4.6%,对照组为1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手术后伤口感染是降低手术治愈率的常见原因,也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加重了患

者经济负担[3]。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了患者痛苦[4]。部分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严重可引起全身炎症、败血症等导致患者死亡。提高对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了解和防治是目前医务人员学习的重点[5]。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应用,使得术后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抗生素的使用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且抗生素的过多使用对机体自身免疫力有害无益[6]。因此,降低手术后伤口感染率还需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采用科学的消毒方法,使感染率降至最低。手术室是实施手术的唯一场所,手术室内环境质量和手术室护理水平对预防术后感染影响重大,故提高手术室内护理质量是降低术后感染率的重点[7]。

本研究对我院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从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内部器材的消毒及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消毒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后甲级愈合82例,乙级愈合42例,丙级愈合6例,感染率4.6%,而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护理后甲级愈合65例,乙级愈合41例,丙级愈合23例,感染率17.8%,两组在甲级愈合、丙级愈合及感染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加强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可明显加快术后患者愈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列香.加强手术室管理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l,17(18):95-96.

[2] 王素佳路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71-872.

[3] 梁思华,王洁贞,周建苗,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伤口感染效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5):391-392.

[4] 张小霞,舒光雅.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29-30.

[5] 黄亚敏.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0-31.

[6] 徐雯.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303-304.

[7] 衛红,陈云志,曾其强,等.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5.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外科手术室
骨外科知多少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