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理念下的音乐基础教育

2014-05-30 04:44:50王传钰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目标音乐教师

王传钰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我认为“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活动是课改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归宿,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现就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点滴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开放的音乐教学目标

开放的音乐教学目标是指音乐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当然我们决不排斥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指在关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又能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中某一方面。纵观我国目前的音乐实践,就不难发现这一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基础知识和认知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他们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来看,该学段的學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音乐教育,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这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该成为其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音乐耳朵”才是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音乐家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到: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的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的更旺。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提高不断的接触、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教育是这一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我充分发挥“生生合作”功能,诱导创新。

1、共同交流,丰富音乐的形象

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想像,发挥主观能动性,互为补充,形成更清晰、更生动、丰富的形象。例如:在欣赏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中的《狮子》《大象》时,学生听完后,小组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大象在散步。”有的说:“狮子在吼叫。”有的说:“狗熊在跳舞。”等等,这种经过想像和讨论而得出的美丽画面,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2、共同创造,拓宽思路

“创作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创造能力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更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想像力,激活学生思维,在歌曲拓展时可以重新组成一首歌汇报表演,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创作的歌曲。在音乐创作的合作活动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利用小组间的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想像、构思和创造。

三、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过去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化,或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唱,或者先学读谱再依谱唱歌等。使得学生感到音乐学习比较沉重,单调乏味。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让学生在读中学、唱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内容比以前的教材要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走进学生中间,唱着走向某一个同学“你的名字叫什么?”,他就 回答“我叫××”,接下来 我们互相拍手问好。这样既熟悉了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乐学、想学、自主学习的境地。

四、激发学生兴趣来开展教学活动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斯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激发培养兴趣是各学段的共同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每节音乐课的开始我都会说:“欢迎大家和老师一起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这样,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让学生觉得音乐课是快乐的体验过程。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好动是天性,模仿是本能。利用他们的年龄和生理特征,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动作,模唱旋律,让他们在听一听,想一想,动一动,唱一唱的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比如在聆听音乐时,引导学生学会耳听、脑想、口说三者的结合,设计问题,让学生安静的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巧妙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接着让学生选择动作参与音乐作品,根据音乐说自己的感受。这样无意中感受音乐,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学校的音乐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抓好音乐课堂教学,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训练贯穿教学,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步骤的实施,都做到以推进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目标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我们的目标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