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的教学意义

2014-05-30 23:28:15宋学东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主体教学模式

宋学东

语文课程,是高中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意义一直被社会所重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使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教学效果不强。新课标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那么如何做到“少教多学”学呢?“少教多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呢?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他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教学办法,老师传授了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造成了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的减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手段都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开展而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领导者而不是接受者。那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的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的做到“少教多学,以学论教”呢?我们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考虑。

一、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尝试使用并且初见成效。通过实践表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下,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例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桥镇中心小学也是积极应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典型范例。该小学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是教育的引导者”为口号,积极实行“少教多学”的教育机方針。引导学生加大对于课前预习的投入力度,课上积极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程讨论,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引导归纳。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加强,在学习末的测验中,学习成绩有了普遍提高。“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有了有力的证明。

二、如何做到“少教多学,教学互动”

1、任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2、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课内外的独立学习时间

高中学习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此时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4、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弱点和缺陷得到强化提高,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时刻明确自身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得初中语文课程变得互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顺畅。

1、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内在因素。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都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他不能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导向,促进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质量的好坏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培养。

2、明确学习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是我们攀登到知识的顶峰。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他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满载着我们的理想。作为语文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将来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不管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将来自身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3、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创作性思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这门学科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发散思维,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能力便体现于此。创新是进步的推动力,知识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新教学模式的使用,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缺点与不足。使得语文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使得它充满了乐趣性与创造性。这项极具成效的教改实验,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逐渐改进完善的一项创举。作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投身教改道路中来,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主体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