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凯强
摘要:近年来,食品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所谓的食品营养强化即是指在事物中添加人体缺乏的必需营养素,再通过这些被强化的营养食物,将营养物质传递到人体当中,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该方法可以归类成营养补充的一种方法或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营养强化剂在国内研究的进展,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食品营养 强化剂 营养补充 研究进展 借鉴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8-0072-02
1 引言
食物是人体营养最重要的来源,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多种多样,任何一种食物也无法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元素。当前,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了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它为社会食品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食品的烹制、贮存、运输等环节无法避免的会导致食物的营养成份流失。在我国,针对食品强化剂,政府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营养强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更是被国家明文规定[1]。以下就主要分析了常见的营养强化剂的功能和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2 食品营养强化的重要意义
食品强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人体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和各种劳动环境中能够得到全面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满足人体对营养在生理、生活、劳动中的各项需求,从而保证人体能够健康发展。食品营养强化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弥补身体中营养素的缺失,维持食品的天然营养性;二是弥补食物天然性的营养缺失,满足身体对各营养要素的需求;三是预防营养不良;四是增加方便的程度,简化食物处理过程;五是支持特殊人员的营养补给[2]。
3 目前主要的营养强化食品和发展
(1)加碘盐。“碘”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我国又是全球碘缺乏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碘元素的补充主要是通过食物来获得,如海带、一些海生物等,如果食物中缺乏碘元素,通过食物链来推断,植物和动物都会出现缺碘的症状,这样会出现各类的缺碘病症,而食用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元素,每天仅需要5~6g的食用盐就可以满足人体每天对碘元素的需求,加上食用盐经济实惠,这种补碘的方法是最为常见、最容易让大众接受的办法[3]。
(2)强化大米。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最多的食物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在对大米进行日常加工时,经常会发现大米中的营养元素有所缺失,甚至严重的缺失率能够达到50%,还有在对大米的烹制时发现大米中的核黄素、硫胺素、锌等元素的含量都很少。在国际上,有的学者将淀粉类物质作为基础再混以营养素制作出面团,然后再对面团进行干燥从而得到营养的米粒,最后将普通的成品米粒和营养米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强化的营养大米。与其它保健品或营养药品相比较而言,强化营养大米可以通过人们的日常三餐来平衡膳食,对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也正在致力于研究强化营养大米。
(3)强化面粉。有了食用盐中加碘成功的案例,又通过在面粉中加入营养元素来平衡大众的膳食,产生了一种强化面粉。所谓的营养面粉即是通过一定程序的加工,在普通面粉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B、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实践证明,在试点区域进行强化面粉的推广,对该区域人群的贫血现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缺锌、缺铁等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并且人体其他方面的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也在提高。
(4)强化食用油。目前,在对食用油进行强化时主要是在食用油中添加酯溶性强的維生素,如维生素A,但是在食用油中添加维生素A需要在包装、贮存、运输等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这是因为光照会使食用油中的维生素A损失掉,所以避光处理对强化食用油来说尤为重要[4]。
(5)强化铁酱油。由于我国的人口大约有3亿人存在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的现象,所以国家推行了酱油补贴的强化策略,并将贵州地区作为了强化试点,通过对试点内的儿童进行调查,在试验前,贵州地区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比例占了42%,试验过后下降到7%。吴浩浩等人还从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从铁营养强化剂的发展历程对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发现蛋白质类的铁营养强化剂对人体的作用明显,副作用也较小。目前这已成为了重点的研究方向。
(6)强化辅助食品。辅助食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如奶粉,通过对鲜牛奶进行干燥处理形成的粉末乳制品被称为普通的奶粉,而强化奶粉在普通的奶粉中根据人群的需求不同,按比例添加营养成分,如强化维生素A、B、C、D、E、钙、铁、锌、硒等。刘东敏等人就研究出了集鲜奶、核桃和多种益生菌为一体的乳制品,加上其口感酸甜并带有核桃香,从市场的反映来看,影响比较良好,是一种具有良好社会市场和经济效益的乳制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前景。
4 结语
食品营养已经成为了全球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食品营养强化是一种针对视频营养问题而寻求的解决方法,同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公共营养方面,食品尤其是主食的营养强化对大众的营养缺失补充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针对我国当前的国情,利用食品强化对我国公众的营养改善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我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但是在对食物的强化技术上还需要进步,公众认可上还需要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群,赵元,张锐等.新型营养强化剂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2):152-156.
[2]朱媛媛,庄红,张婷等.血红素铁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0,(5):18-23.
[3]胡小明,代斌.β-胡萝卜素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C].//中国科协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分会场--现代农业工程与自然资源高效利用.117-121.
[4]刘奕博,任国谱.乳制品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3,41(3):37-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