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

2014-05-30 09:51:55熊传庆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熊传庆

【摘要】目的根据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接种百白破疫苗产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此情况发生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接种百白破疫苗共6597人,其中包括基础免疫5720人和加强免疫877人,出现不良反应共108例。多为发热和皮肤红疹等,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为了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在接种前注意多项要求,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保证计划免疫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74-02百白破疫苗是由破伤风类毒素、精制白喉以及百日咳疫苗按照适当的比例再加以佐剂配制而成的,分为全细胞吸附以及无细胞吸附两大类制品,可以用来有效的预防三种疾病:破伤风、白喉以及百日咳,因此又被称为百白破三联疫苗。百白破疫苗是在我国的计划免疫中规定的免费疫苗,儿童在接受基础免疫三针以后,被接种的血清中的抗体均可以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的程序规定,满3个月以及4个月的儿童应该给予免费的接种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对于满5个月以及18个月的儿童,应该优先给予免费的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对于预防破伤风、白喉以及百日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百白破疫苗也经常会引发预防接种以后的很多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儿童在接种计划免疫的疫苗制品之中,百白破疫苗引发的不良反应率最高。这些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例如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脑病以及神经炎,此外还有血管的神经性水肿,低张力低应答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热,皮疹以及局部出现的硬结现象等[1]。反应的时间通常是2-3天,如果出现惊厥、高热以及局部硬结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应该停止接种百白破疫苗。为了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我们需要对接种后引发红肿以及硬结等不良反应的相关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且给予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共接种6597人,其中包括基础免疫5720人和加强免疫877人。以年龄在3个月到4岁之间没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并且没有禁忌证的儿童为观察对象。

1.2疫苗以及接种剂量百白破疫苗的来源均出自于武汉生物制品的研究所,并且都在有效的使用期内,所有的疫苗都是由广西省的疾病控制中心进行逐级发放,以0.5mL/人次(单人份)为接种剂量。

1.3接种方法接种的年龄,部位,方法以及疫苗的冷链都是严格的根据疫苗操作规程的要求以及免疫程序来实施接种。并且告知各个观察对象的监护人有关百白破疫苗适用的对象,作用,用法,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其处理措施等相关注意事项。

1.4观察内容及其方法在接种之前必须了解清楚接种对象的近期健康情况,是否感冒发热,是否有过过敏史以及上次接种百白破后是否不适等情况。在接种以后必须叮嘱观察对象在接种点停留观察30min以后如果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再让其离开,叮嘱家长在回家后对孩子多进行注意观察,如果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必须及时与医院联系,并且将其不良反应的情况详细登记在接种监测调查表。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变态反应、局部反应以及全身反应。其中变态反应包括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以及荨麻疹等;局部反应包括注射后出现的局部红肿、局部硬结、疼痛、压痛以及发痒等;全身反应包括寒戰、皮疹、发热、哭闹、头痛、烦躁、疲倦、呕吐、恶心以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1.5结果在所有的接种对象中,基础免疫5720人和加强免疫877人,其中不良反应共108例,有红肿、皮疹、发热以及硬结等症状。并没有出现有威胁生命安全的严重不良反应,除了局部硬结以外,其它的不良反应均在72h以后全部消失。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仅与受种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有关,而且与接种人员的操作技术等同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引发不良反应原因的分析

2.1疫苗的性质百白破疫苗本身对受种机体来说就是一种异物蛋白质,且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因此可能使得受种机体会出现一些接种后的反应。百白破疫苗中具有很多有害的成分,例如氧化铝的吸附剂,而且这种吸附剂很容易形成沉淀。而且注射以及疫苗的毒性刺激,使得注射部位会出现急性的炎症反应,其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成分会渐渐增多,进而会形成硬结,加上百白破疫苗中含有的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剂会增进受种机体自身体内的特异性的IGE合成,如果氢氧化铝的浓度过高或者是使用不当,则会增加注射部位的硬结。

2.2疫苗使用不当百白破疫苗必须在2-8℃环境中进行运输储存,而且在接种时必须要严格的掌握接种过程中的禁忌证,按照无菌的操作要求规范对受种者进行接种。过大的百白破疫苗接种剂量、过浅的注射,不正确的接种途径以及每次接种前如果没有充分摇匀或曾经冻结形成铝盐结晶等均可能引发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无菌性脓肿情况。

2.3接种的针次由于百白破疫苗中含有百日咳菌体的成分,因此初免成功以后,一般为30d左右,受种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百日咳抗体,于是当受种者再次接种疫苗时会与抗原发生相应的中和作用,因此受种机体因为年纪较小免疫功能不够完善容易引起一定的发热或者局部红肿现象。与此同时,因为机体局部被反复刺激,其对于相应的抗原或者吸附剂的敏感性大大增加。

2.4接种的部位因为婴幼儿三角肌的不良发育以及皮下组织比较疏松的原因,而注射器针头相对较短,很容易将疫苗注入到皮下组织,因此不容易被机体吸收。有时在婴幼儿躁动哭闹时,家长并没有合理配合,致使针头上下移动而固定不牢,因此部分疫苗被注入到皮下。

2.5受种个体的状况由于每个受种者身体的健康状况与否、免疫功能的强弱以及精神状况等因素都会使得接种反应受到相应的影响。受种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也会对接种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过敏体质的受种者会倾向于出现变态反应,而肥胖的受种者会更容易产生局部的不良反应。

2.6其他的因素注射部位如果在酒精消毒后立即进行注射会因为酒精的刺激作用从而造成皮肤红肿现象,此外,不良反应的产生也和接种者的进行接种的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3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3.1严格查对受种者以及疫苗认真核对受种儿童的姓名,年龄以及健康状况。严格检查百白破疫苗的名称、标签、批号、生产单位以及有效期,同时需要检查药物是否出现异物、发霉、变色、凝块或冻结等情况,如果检查出现以上现象则该疫苗不能再被使用。此外百白破疫苗必须在2-8℃在避光下进行存放,并且每天将冰箱内的温度以及它的运转情况进行记录,温度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疫苗的效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疫苗进行存放时必须按照疫苗的有效期进行排列,对于同一批号的疫苗必须以“先入库、先出库”为原则进行存取。

3.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接种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戴好帽子以及口罩,严格执行无菌的操作,并且每天对消毒液进行更换,对于开包后的棉签必须注明日期、时间以及相关的责任人,如果超过24h则不能再使用。

3.3选择疫苗以及接种部位对于疫苗的选择最好使用吸附无细胞的百白破疫苗进行接种,因为吸附无细胞的百白破不良作用比吸附全细胞的百白破疫苗小。在使用疫苗前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摇匀,如果在疫苗中发现有沉淀物的出现,则该疫苗就无法再使用。在接种时,通常在上臂外缘的三角肌中间部分,注射部位需要使用酒精进行消毒而且注射深度决不能低于针头本身的3/4或是2/3[2]。连续多次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应注意更换接种部位,可在两上臂三角肌轮换注射[3]。

3.4加强接种人员的岗前培训为了避免出现有些接种人员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情况临时顶岗,必须加强接种人员的责任心,遵守生物制品使用的说明以及操作的规程,并且对百白破疫苗的注射技术有熟练的掌握。在注射之前必须对疫苗进行充分的摇匀,最好是使用注射器进行反复的抽吸并且沿着瓶的内壁进行旋转冲刷以使吸附剂被充分的溶解。如未用完的多人份疫苗经放置以后再使用时,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反复的抽吸,并且最好在30min以内用完。4结语

总而言之,对儿童进行百白破疫苗的注射,需要优良的技术,正确的操作,较强的责任心,并且严格的掌握注射特征以及相关的禁忌症,同时嘱监护人注意觀察受种儿童接种后的精神状况,出现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和危害。参考文献

[1]夏宪照,罗会明.实用预防接种手册[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颜素琴,陈沛芬,刘红霞.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9).

[3]单金华,袁满,袁钦发,等.89例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21).

猜你喜欢
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1-09 11:15:07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猪场免疫程序的设计与接种注意事项
基层医院应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5:02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一类带有预防接种的禽流感模型分析
科技视界(2015年33期)2015-12-02 10:10:51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