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设多样化初中数学教学情境

2014-05-30 09:35:14凡东阳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凡东阳

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为了充分开发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进而取得成功。因此,如何创设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当时刻关注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多样性的,具体归纳如下:

一、趣味性情境创设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

如讲九年级《随机事件》,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擲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侬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的故事,接着又设问:听完故事是不是还为狄青捏着把汗?狄青真的有把握100枚铜币全朝上吗?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学生听完后,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

另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回答各种问题时,设计用两个骰子撒出点数,用面朝上的点数之和来确定哪一小组回答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很新鲜,又觉得很公平,体现事件的随机性。

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这样的情境创设随着情境慢慢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又创设情境,并不失时机的渗透强化随机概念,可谓边学边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生活式情境创设

从实际生活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教师可引导学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现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金融问题:储蓄的学问、怎样存钱本息多、买保险和存款哪一个更合算、定期存款与国债的比较;消费购物:打折问题、打折与返券促销方式的比较;电信、网络:全球通与神州行哪个合算、上网包月卡与储值卡的比较;交通:出租车计价问题、怎样出行省时省钱;最佳方案问题:花坛设计,房屋的布局和装修,旅游租车、购票;等等。

如果教师引用这些例子,使学生体会到这些问题只有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说明数学应用之广泛,感受到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数学,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要使学生真正明确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不能光靠教师说,要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经验。

三、质疑式情境创设

孔子说过:“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的矛盾,学生的直观表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对新事物的疑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先处在一种矛盾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心弦,再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讨论、归纳,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乘法”时,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3+3+3+3=3×4,3×4就是4个3相加,接着提出问题:3×(-4)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4个3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于是产生疑问,教师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考,逐步诱导。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如向东走7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一共向东走3米,即7+(-4)=3,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这样一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与欲望,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学科整合式情境创设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乘法”时,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3+3+3+3=3×4,3×4就是4个3相加,接着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使学生在古诗的诵念中体会出蕴含的数学原理,明白了为何要画三视图,并产生强烈的画三视图的求知欲。这样的情境创设,将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以问题情境和文化与生活情境的形式进行创设,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有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数学历史故事式情境创设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欧拉、高斯、笛卡儿、牛顿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杨辉、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动人故事可以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利用历史上笛卡儿午休时梦见到蜘蛛在窗上爬动,受其启发发明解析几何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

六、现代信息式情境创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这一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学习情境: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黄金分割”,大家通过上网、查资料、问询等方式,看一看是谁查得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资料最多?通过查阅和询问同学们了解到了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黄金分割”现象,如许多著名的建筑一律采用0.618的黄金数,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生理学家认为当气温为23度时人感到最舒服,这时人的体温(37摄氏度)与气温之比正好是1: 0.618;教师在讲台上的最佳位置,是教室宽度的0.618处;一些名画的主体部分大都在画在长度的0.618处;乐曲中较长的一段等于总长度的0.618;有些书籍、报纸、窗框、相架等都是黄金矩形。顶角为36 o的等腰三角形会使人感到稳定、调和;正五角星会使人产生庄严、和谐的美感,缘由也是这些几何图形的线段间存在着黄金分割;再如华罗庚的0.618法(优选法)广泛运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造福于人类。这不但使学生们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更重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说教中解放出来,使之投身到生动具体的现实世界中去学数学。

总之,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既能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的从面对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