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会军
[摘 要]提问能力是小学生一种重要的基本素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人类因为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提问能力
提问能力是小学生一种重要的基本素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人类因为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很差。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少之甚少。多数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二是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又不敢问。结合课堂实际反思我们的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否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创设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敢于提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内心深处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首先,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其次,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要认真分析、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首先要给予表扬,然后再进行分析,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最后,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指路人。教师要是把课堂作为自己的一言堂,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比如:我刚开始接班的时候,班内气氛沉闷,有部分学生胆子小,课堂上很紧张,不要说让他们主动提问,就是叫他们回答问题,他们都很发怵。我先了解了原因,他们以前跟的教师特别严厉,属典型的封建家长作风,从而造就了他们恐惧课堂,没有心理安全感,不敢提问。针对这种情况,我先和蔼地做了他们的工作,给他们以鼓励,又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即使不对,也从不讥讽,而是先表扬他们勇于提问,再分析他们提出的问题。经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变的勇敢了,敢于提问了。班内的气氛活跃了,我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使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景可激发学生乐于创新的兴趣,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由中产生听中有所想、想中有所问、问中有所解、解中有所获,增强想象力。
如在讲“小数性质”时,我向同学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故事中来)动物园里开“数学比赛”大会,大象爷爷出了三个数,1.5、1.500000、15--……00。问大家这三个数比较哪个数大,小猫说:“1.5大,小猪说1.500……00大,小猴子边摇头边摆手说“你们谁说的都不对,这三个数一样大。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听的很认真,老师激情的问同学们,你们说谁说的对呀,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热情的发表意见“我不同意小猫的意见,1.5不大,它后面没有0”,“小猪说的对,1.5后面有100个0呢”?“小猴子为什么说这三个数都一样大呢?”借题发挥,老师点出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由于童话故事接近他们实际,从中使他们萌发出了对新问题的追求,通过听、想,促使他们能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内涵和调动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想问、要问。
多年的一线教学使我总结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心得:1、问题情境的情感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在启发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教学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2、问题情境的适宜性,情境的設计要体现数学的特征,要与学生的智力和水平相适宜,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问题情境的发展性,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可预见的发展,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
三、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趣问法、追问法、反问法、类比提问法、联系实际提问法。
总之,新课程强调了知识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以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性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其实质就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互动、自主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革除陈旧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以激发学生想问的兴趣,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问”转化为“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