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栋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加”指的是:新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旧版教材比较增多了许多;实验教学内容格外丰富;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过于“高大威猛”。其“减”指的是:教学课时少;实验场所明显不足;教学实际同新课标的要求严重脱节。辩证的解决之道是:提高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大投入,增加实验场所,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实验需要;加大对初中物理教师贯彻执行新课标的培训。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减 加 辩证法
按理说,“加”与“减”是数学中的常用术语,然而,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着令人深思的“加”与“减”的辩证法。
先说“加”。本人所指的“加”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旧版教材比较增多了许多
旧版教材的内容迎合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为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版教材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几乎占据了50%的版本。换句话说就是:新版教材的内容,比老版本的教材几乎增加了一半的内容。
二、实验教学内容格外丰富
细细翻看新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发觉里面的演示实验比旧版教材增加了27个;过去没有的探究实验却如雨后春笋;学生实验虽注重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及环保因素,但实验的比重却比旧版教材“沉重”了许多。
三、初中物理的新课标的要求过于“高大威猛”
初中物理新课标的总要求如下所述——物理学科教学应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领会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此细细揣摩,感觉这一要求特别“高大威猛”,初中学生年幼的身心难以唾手可得。
再说“减”。本人所指的“减”,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课时少
尽管新课标和教学大纲中对此安排了详细的周课时数,但各地各学校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几乎全部侧重了语数英三门重点学科,而本应该作为重点学科予以侧重的物理,却沦落成了边缘学科。于是,这类学校在安排课时时,就出现了相对减少的状况。内容增多,课时反而减少,“死板”的教师往往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活泛”的教师在追赶进度的过程中则只注重了“数量”,却忽视了“质量”。
2、实验场所明显不足
得益于国家对基础教育的仪器更新工程,目前,各地各学校的教学仪器已经能够满足学生各类实验的需要了,但是,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又摆在了学校领导及初中物理教师的面前——实验场所明显不足。比如:各地各学校目前只有一口初中物理学生实验室,按新课标的配备标准,必须得有两口学生实验室。并且,这仅有的一口实验室还都是48座的,达不到新课标及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所规定的54座的要求。除此之外,各初中学校,还必须配备一口54座的学生实验探究室。
3、教学实际同新课标的要求严重脱节
新课标的要求过于“高大威猛”,而教师在运用新课标进行教学实践时,往往由于个人对此的理解不同;或因各种条件所限无法彻底地贯彻执行,所以,就索性将此“删繁就简”。于是乎,就出现了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行新课标进行教学时出现了“删减版”的状况。
那么,如何将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加”与“减”运用辩证法进行矫正呢?本人认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解决问题之道。
三、提高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应以提高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之道來协调解决这对矛盾。首先,教师应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精炼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目前大行其道的“三五X教学策略”。有了精炼高效的教学模式,繁琐的教学内容就能变“难”为“易”。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独立学习、研究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如此,这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四、加大投入,增加实验场所,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实验需要
学校领导应多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反应本校的物理实验的窘况,争取支持,在各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财力日益雄厚的今天,增加实验场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五、加大对初中物理教师贯彻执行新课标的培训
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采取网络远程研修或集体备课以及开门办学、外出取经等形式,加大对初中物理教师贯彻执行新课标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大考核力度,督促教师自觉认真地严格按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