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是社会主义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与公办高校不同,如何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积极推进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党组织 改善对策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编号11JDSZ1011)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周丹,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4-0007-03
一、调研方法及问卷基本情况
為了解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的情况,课题组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对吉林、上海、辽宁、陕西等地部分民办高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机制。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是以部分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党员、党外群众、入党积极分子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4126份,回收4015份,有效问卷4014份,有效率为97%;个案访谈是以部分民办高校的董事会成员、校级党政班子成员、校级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干部、教师和学生为访谈对象,共访谈62人。
二、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党组织的工作机构多为合署办公,党务工作人员多为身兼多职。在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方面,从调研的几个地区来看,民办高校绝大多数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有的建立了校级党委,有的设立了党总支,有的设立了党支部,基本实现了组织建设的全覆盖。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2年6月, 吉林省15所民办高校均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其中建立校级党委的有13个,建立党总支的有2个。同时,多数党组织设立了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但多数是合署办公,且普遍存在党务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以陕西省为例,截至2012年6月,陕西省18所民办高校均设立了办公室,而独立设置组织部的学校仅有11个,独立设置宣传部的学校也只有11个,独立设置统战部的学校有8个。
二是部分地区积极探索校级党组织负责人选派机制,但此工作在大部分地区没有启动或处于工作开展的初始阶段。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有23%的民办高校校级党组织书记是上级委派,兼任教育督导专员,其它77%则由学校自行产生。据了解,只有福建、河北、辽宁等地先后研究制订了选配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方案,挑选德才兼备、熟悉教育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兼任政府派驻学校的督导专员。其余地区,选配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大部分地区无政策规定。
三是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党政领导体制,但健全民办高校党委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仍需逐步深化。校级层面,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董事会和院长办公会,学校董事会和院长办公会中的党员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院系级层面,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兼任院系行政管理职务,政治面貌为党员的院系行政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则进入院系党组织领导班子。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校级、院系级基本建立了党委书记与校长沟通机制、党政领导联席会议机制,直接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招生收费等重大事项以及院系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党组织负责人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部分民办高校对于党委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仅仅局限于文件中,停在口头上,缺乏实质性的制度和机制。
四是党务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待遇保障制度已逐步推进,但部分地区在人员队伍、财政支持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目前,从调研的各个地区来看,民办高校一般都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党务干部和党务工作人员队伍。从党委委员、党委各个工作机构到各基层党总支(直属书记党支部),大都配备了在公立高校有多年党务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同时选拔部分优秀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从校内情况看,党务工作者的岗位级别和工资待遇都与学校同层次管理岗位人员基本持平,不存在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岗位津贴或补助。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视同仁,有的甚至更多看重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身兼多职、任务较重的特点,在职务晋升、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面积极完善扶持政策。这种态度和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对于稳定和建设包含党务工作队伍在内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五是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务工作全覆盖得到推进,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各民办高校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建的基础性工程,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多数严格按照教学、科研、管理为基础设立基层党组织。此外,少部分发展历史较长、规模较大、党建基础较好的民办高校,在按照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设立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还能创新工作方法,在学生和教职工集中学习、生活、工作的区域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
六是多数民办高校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工作条件有所保障,但仍有发展和提升空间。从调研走访情况来看,多数学校董事会、行政领导班子都很重视党建工作,并在保障人员、场地等工作条件外,将党建工作纳入学年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考核。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民办高校对党建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七是民办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和思想状况整体良好,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不足。第一,党员队伍年龄两极分化。民办高校教职工队伍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老教授,另一部分则是民办高校自行培养的青年教师,中年教师所占比重则较小。第二,大部分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和宗旨意识较强,但也有部分党员受“雇佣”、“打工”思想影响,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教书育人责任感淡化。第三,大部分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品德修养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但部分党员对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认识存在偏颇,有些同志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品德修养,重业务素质提升、轻作风建设等倾向。第四,部分民办高校能够针对自身特殊性及建设发展规律,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但存在方法简单、载体陈旧等问题。
三、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的改善对策
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的现状,课题组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这项工作。
(一)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作用发挥的科学内涵
民办高校党组织在民办高校中具有政治核心地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阵地。二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的保证作用,要围绕中心积极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在参与决策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并落实到学校的育人工作中。三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在依法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有效控制民办高校投入资金所具有的资本的逐利性,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管理之中,渗透于办学环节中,建立保障机制和工作制度。四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协调作用。通过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参与决策这一制度,充分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对群、团、工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广泛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协调民办高校举办者、管理层和广大教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在严格按照中央和上级组织要求的基础上,应该紧密结合“一个核心地位、四个突出作用”的中心要求,科学分析民办高校中党的执政规律,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法,科学构建体制机制,更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从而促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扩大执政基础、确保教育领导权,满足民办高校规范办学、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创新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与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1. 外部环境改善方面
(1)建立工作机构。成立专门协调指导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联络民办高校党组织及上级党务部门,对民办高校党的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检查、指导,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2)加强政策领导和指导力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政策领导和指导力度。一方面,要着力于政策办法的制定和出台,形成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制度体系,促使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建立调研机制,深入民办高校,研究其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反馈问题,敦促改进。
(3)探索和完善民办高校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董(理)事会、行政机构、党组织各层面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的落实,学校管理层面要保障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学校决策机构参与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地位和权力,要建立和完善党政联席会制度。院系层面要比照校级层面落实具体要求。
(4)健全人员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机制。应切实加强对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的选任和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师生满意的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同时要加强教育管理和考核监督,使民办高校党组织负责人恪尽职守,敢于坚持原则,廉洁自律。
2. 民办高校自身建设方面
(1)提升认识、支持党建工作。民办高校的举办者、董(理)事会要提升认识,要从民办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党在各项事业的核心领导地位这一立足点出发,提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认真落实以“坚持参与决策、坚持党政协调、坚持党要管党”为原则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党政领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董(理)事会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分管负责,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紧密配合,学校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学校党委、系党总支、教师和学生党支部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要健全各级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的理论学习制度,努力在学习内容的“深度”、“力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深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坚持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和全校性主题学习活动不断线,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效果。要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学校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節,切实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教育培养。
(3)加强组织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发展程序上,要始终坚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程序严格规范。在抓教育上强调抓启蒙、抓培训。要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按照有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原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二要加强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按照“选优配强”原则,将业务骨干、行政部门负责人调整为支部负责人。三要加强教育培训,要提要求、下任务,加强培训力度和强度。四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培养和管理,从制定方案到健全制度、从发掘典型到培养指导和树立宣传等环节,都要有章可循,切实推进典型选树工作的深入开展。
(4)积极推进工作载体建设。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工作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作用。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内涵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党建工作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党建工作在服务社会中的价值导向作用。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党建工作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服务作用。
责任编辑:赵春燕